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253篇
大气科学   115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123篇
海洋学   96篇
天文学   110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通过确立半积分算子的概念,得到了精密时钟噪声中全部5种噪声分量与白噪声的时域联系,并建立了精密时钟噪声的与幂律谱模型完全等价的半积分-半微分算子模型,从而为分析和处理包含5种噪声分量的精密时钟噪声提供了新的、更有效的数学手段。  相似文献   
92.
三种验潮方法水位观测性能比较与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尺、压力式验潮仪与验潮井验潮仪是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和水位观测的主要手段。通过6日6个时间段的同步比对试验,计算了三种方法获取水位观测数据之间的潮时差和潮高差,分析了三种观测手段的水位观测性能以及产生差值的可能原因,提出了使用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3.
编队卫星InSAR系统的相位同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队卫星InSAR系统属多基雷达系统,依靠编队卫星构型形成干涉所需的基线。一发多收工作模式下的编队卫星InSAR高程测量系统,协同工作的雷达间必须建立时间同步、相位同步和空间同步,其同步精度将影响InSAR系统的功能与性能。三大同步中,相位同步误差直接影响SAR复影像的相位误差,从而影响系统的高程测量精度。本文根据编队卫星条件下SAR成像的要求,对相位同步的要求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由于相位不同步所引起的相位误差对InSAR高程测量精度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编队卫星InSAR系统对于相位同步的要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为保证被动雷达能够对回波实现相参成像,在整个合成孔径时间内,主动和被动两个雷达在载波相位上必须保持确定和可知的关系,且其差值随系统距离向分辨率的不同必须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二是在整个干涉数据的录取时间里,主动和被动两个雷达载波相位同步误差不能超过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所允许的误差。  相似文献   
94.
针对围岩地层中盾尾管片易发生大上浮的问题,基于自主研发的浆液浮力测试系统,得到浆液浮力的非线性变化规律,并基于等效连续梁理论建立能综合考虑浆液时变性、浆液上浮力的非线性分布特征、施工步累加效应的精细化盾尾管片纵向上浮模型,最后结合广州某地综合管廊盾构施工上浮实测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浆液所受压差与所处地层渗透性的增大,浆液浮力消散速度呈现增大趋势,盾尾管片上浮量呈现减小趋势;盾构在强风化含砾砂岩地层中掘进时,上浮特征曲线满足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的规律,并且在20 kPa压差作用下,最大上浮量达151.74 mm,该位置距离盾尾39.2 m,最后在距离盾尾70 m附近上浮达到稳定,此时上浮量为145.2 mm;建立的盾尾管片纵向上浮模型进一步地揭示了浆液固结规律对其上浮特征的影响机制,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成果可用于盾尾管片上浮变形预测,为相似工程提供设计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5.
长期以来针对CO2-ECBM已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然而有限的工业试验没能达到预期目的,使得这一煤层气强化技术推广应用欠缺。近些年随着各国碳中和路线的制定,CO2封存逐渐受到重视,煤储层可否作为CO2的封存空间、可否实现CO2驱替CH4和封存同步进行,又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为此,以新疆准南区块目标煤层样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CO2与CH4混合比例气体进行煤的吸附/解吸实验,探索混合气体比例对CO2-ECBM和CO2吸附封存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气体CO2比例减少,CH4驱替效果降低,其中40%CH4+60%CO2混合气体的CO2残余量最多,在解吸至0.7 MPa时已有83.05%的CH4产出,而83.62%的CO2吸附残余在煤中,表明其C...  相似文献   
96.
为了解决分布式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同步授时问题,本文研制了一套高精度时间同步授时系统。该系统在通信过程中周期性地发送同步授时秒脉冲,并通过授时秒脉冲传输实现实时传输延时测量及时间校正,从而实现多通道高精度同步授时。基于此设计原理,采用高速硬件可编程器件研制了同步授时系统,并通过测试证实该系统在2 km通信距离时同步授时精度优于200 ns,表明该同步授时系统稳定、可靠并具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97.
为高精度识别定点潮汐形变观测中干扰信号的时频响应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解和同步挤压变换的形变干扰数据分频时频分析方法.首先,选用合适的小波基和分解层数对原始数据做多尺度分解和重构,提取出目标异常干扰分量信号;其次,基于分频策略采用高频分辨率较好的同步挤压广义S变换处理高频干扰分量,采用低频分辨率较好的同步挤压小波变换处理中低频干扰分量,同步挤压变换可以在传统方法结果基础上进一步“挤压”瞬时频带,获得更高精度的时频谱结果.利用该方法处理分析2016—2020年西昌小庙台形变观测中受调零标定、人为进洞、道路施工交通、抽水、降雨、地震波等因素影响的典型干扰数据,得到各类形变观测手段在不同干扰因素下的时频响应特征,为准确识别干扰及异常特征提供时频谱特征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98.
郑源 《北京测绘》2015,(3):28-32
随着北京市房屋全生命周期平台建设的深入,各区县在市房屋平台现有基础上,全面整合各业务系统,简化、再造业务流程,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实现"以图管房"、"以房管业"、"以房管人",打造区县级房管数据中心的需求日益强烈。空间数据ETL同步技术是指基于数据库层的一种编程技术框架体系,为了解决跨网段(非局域网,能通过互联网或政务网访问)的空间数据共享同步问题的技术,通过空间图层序列化、空间数据推送、空间数据抽取、空间数据标准化及脏数据处理、空间图层属性表和房屋空间CLOB表反序列化实现空间数据同步。目前,已经应用于海淀房屋平台房屋空间数据建设,是海淀房屋平台与市房屋平台之间房屋空间数据落地,并动态更新的关键技术和手段。空间数据ETL同步技术是纯数据库层编程技术,不受前端开发架构影响,很好地解决了房屋空间数据异步同步和数据共享问题。随着市房屋平台"1+16"市区两级模式的推广和应用,空间数据ETL同步技术也将继续应用在其他区县房屋空间数据中心的建设中。  相似文献   
99.
通过我部近年来执行三级GNSS大地控制网GNSS静态测量任务中出现的同步环闭合差超限情况做以分析,通过比较探讨发现,凡是闭合差不满足限差要求的点组,测站间高差都很大,点组间这种过大的高差使基线解算质量明显受到对流层改正残差的影响,从而增大了环闭合差。  相似文献   
100.
高轨卫星轨道预报中神经网络模型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轨卫星是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该类卫星的轨道预报精度有利于用户定位精度的提高。提出了一种改进高轨卫星轨道预报精度的新方法。该方法避开了精化动力学模型的困难,尝试从轨道预报误差的规律中寻找突破。利用神经网络作为建立预报模型的工具,将某历史时刻的轨道预报误差作为训练样本,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补偿当前时刻的预报轨道以提高轨道预报精度。对影响神经网络模型补偿效果的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制定了适应于高轨卫星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报的神经网络最优模型。利用实测数据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预报8,15及30 d应选择的训练步长分别为10,20及25 min;轨道预报8~30 d时,训练噪声均选取0.01。神经网络模型有效地改进了高轨卫星的轨道预报精度,预报4~30 d,轨道精度提高幅度为34.67%~82.37%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