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反射测量(GNSS-R)技术中,观测几何计算不仅涉及GNSS反射信号的在轨实时处理,而且与观测值的地理位置计算直接相关,对其进行精确计算十分重要。当前GNSS-R技术逐步向陆地场景拓展,已有几何计算方法难以满足多场景(海洋、陆地、冰川等)应用的需求。针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地球曲率和椭球高的几何计算方法。该方法同时也集成了一种镜面点初始估计模型,在不同轨道高度(300~900 km)和观测几何条件下,初始估计误差精度可降低至5 km以内。本文方法可基于WGS-84椭球面和顾及反射面椭球高精确计算镜面反射点,精度可控在1 mm以内,计算效率相比已有方法有显著提升,可对未来考虑地形高度的高效计算需求提供借鉴。本文方法通过变换迭代方程可进行反射信号的几何路径计算,实现从反射信号延迟观测到镜面反射点和椭球高的一体解算。与已有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考虑了地球曲率及反射点随椭球高度变化的空间偏移误差,可避免测高应用中测量值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2.
李桂宣  薄天利 《中国沙漠》2011,30(3):661-664
 采用FLUENT软件对沙丘迎风坡风速加速过程进行计算,研究沙丘高度、来流风速、迎风坡角度和曲率对迎风坡加速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来流风速和沙丘高度对加速因子的影响不明显,迎风坡曲率和迎风坡角度对加速因子有明显的影响,并给出加速因子随曲率和迎风坡角度变化的拟合公式。  相似文献   
173.
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提高数据采集密度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地震信号的信噪比及纵横向分辨率,为解决复杂地区的精细构造解释及煤矿瓦斯预测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在淮南某煤矿采用了5m×5m小面元、64次覆盖、纵横比为0.8的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及叠前去噪、保持振幅、提高分辨率、叠前时间偏移等处理技术,获得了高质量的地震剖面。在解释工作中,将方差、曲率等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有效提高了解释的准确性。该研究区的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实例表明,沿煤层的方差体切片,可以有效识别断距2~5m的断层;方差属性和曲率属性能够清晰显示20m左右的小陷落柱,且不受附近大陷落柱等地质体的影响;而利用叠前道集数据得到的煤层泊松比与煤层气呈负相关关系,即低泊松比区为煤层气(瓦斯)的相对富集区,并与断层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4.
本文面向建筑物变形监测,设计并开发了一整套可对远距离、室外成像的标志中心进行精确定位的新技术,其重点在于整像素边缘定位和数据质量控制。提出了最大梯度投影概念,以最大梯度投影替代传统梯度算子计算标志的整像素边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边缘细化算法,同时引入曲率筛选方法,形成一整套整像素边缘定位新技术,规避室外成像环境的不确定干扰,以获取完整、准确的整像素细化边缘。在亚像素中心定位后,以统计理论为框架设计了一套数据质量控制机制,筛选并保留满足统计限值的定位结果参与最终的定位计算,有效控制了相机拍照时轻微晃动给中心定位引入的误差。在不同的自然环境、背景及摄程下进行实测,结果表明,该图像定位方法具有定位性能稳定、定位精度高、处理速度快、对成像设备要求低、对室外环境适应性强等优势。使用标配镜头的主流单反相机,200 m摄程内的标志中心定位精度在3.5 mm内,可应用于建筑物变形监测。  相似文献   
175.
丁佳波 《测绘学报》1994,23(2):155-158
本文探讨了墨卡托海图上大地线表象的曲率及其有关应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6.
177.
本文推导了低纬子午环采用CCD测微器观测时所得测定值的各种星径曲率改正公式。针对云南天文台具体的地理位置(纬度为25°),在不同观测天顶距情况下,给出了CCD视场中不同位置的天体通过参考平面(子午平面或卯酉平面)时,星过记录时刻和天顶距测定值的星径曲率改正模拟运算结果。结果表明:对于偏离CCD芯片相对中心的天体,其星径曲率改正值比较大,且随天体偏离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8.
对于配置光子计数探测器的低纬子午环,在其观测数据的归算过程中应该加以考虑的星径曲率改正包括三种改正量:卯酉方向记录时刻的星径曲率改正;卯酉方向天顶距的星径曲率改正;子午方向天顶距的星径曲率改正。结合测微器的新视栅形式,本文给出了一种旨在解决星径曲率改正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9.
Synchro-CurvatureRadiation──弯曲磁场中一种新的、更普遍的辐射张家铝(中国科技大学天体物理中心合肥230026)郑广生(香港大学物理系)关键词同步辐射,曲率辐射,脉冲星磁层在脉冲星的辐射模型中,同步辐射和曲率辐射占有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0.
位场数据处理中的最小曲率扩边和补空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频率域中进行位场数据的各种处理和转换时必须对网格数据进行扩边或补空处理,而扩边和补空结果的精度直接影响到位场数据处理和转换结果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精度较高的位场数据扩边和补空方法——最小曲率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迭代格式,讨论了相关的技术措施.理论模型的补空试验表明,最小曲率方法补空结果的精度高于余弦方法7倍以上;而扩边和补空结果对位场数据处理和转换结果精度的影响试验表明,最小曲率方法比余弦方法平均提高2倍以上,甚至可以达到一个数量级.将最小曲率方法应用到实际资料的扩边和补空计算表明,最小曲率方法明显优于余弦方法.上述研究表明最小曲率扩边和补空方法效果好、精度高,可用于任何连续且光滑的数据的扩边和补空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