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2篇
  免费   585篇
  国内免费   720篇
测绘学   362篇
大气科学   715篇
地球物理   524篇
地质学   1166篇
海洋学   517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329篇
自然地理   28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本文讨论了用地震反射波的全部时间值求有效速度的方法,得出了四种计算有效速度的公式。经过实际运用,认为有一定的效果,同时可用来计算断层面引起的绕射波的有效速度,对识别绕射波提供了一些线索。本文仅作为地震勘探工作交流实际经验而提出。  相似文献   
932.
施雅风和李吉均(1994)在总结80年代以来中国冰川学研究的新进展中,提出了3个有待深化和争论的问题:1)不同地区最大冰期出现先后差别的原因尚不清楚;对是否存在一种与季风区相反的模式,即冰期与雨期同步;3)在冰期变化中"气候因素与构造因素何者为主".这3个问题也可以说是本世纪冰川学研究留给下世纪的3个问题.它的解决只有冰川学、气候学和地球动力学等的结合才有可能文章拟对此3个问题提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33.
张裕明 《地震地质》1993,15(4):375-380
对核电厂选址的工程地震工作中常见的术语:地震区、地震带、潜在震源区、地震构造区和地震危险区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并结合HAF0101法规对地震构造区最大潜在地震的评价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934.
应用1979年5-8月季风试验期间印度8个陆地辐射探空站资料,通过多种方案试验,得出适用于各种云量条件下各等压面大气有效辐射的气候计算式,并计算和讨论了全国104站500hPa大气有效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35.
对后山地区历年(1960-1990年)气候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夏季凉爽,舒适宜人,开发其旅游气候资源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36.
本文用最大相关时间的概念研究佘山台和仑坪台地磁场日变形态的位相关系。处理了1974年垂直分量和磁偏角的资料。用MEM分析了最大相关时间变化的功率谱,结果明显地揭示出它含有周期为14.6天的变化。对此现象,本文提出一种可能的解释,即部分海洋月相潮汐电流沿东海经台湾海峡(导电通道)时,在海峡两边产生的磁场变化存在差异,因而形成最大相关时间的半月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937.
本文叙述一个既有断裂也有软层的三维有限单元数值计算模型,其中断层面倾角为90°或60°,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变化的。特别着重研究中间主应力σ_2对断层端部的最大剪切应力的影响,也注意到软层的存在与否对整个应力状态和变形特征的作用。数值计算结果与现有的室内、室外实验结果非常相似,从而可以用来探讨复杂的地质体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化,以此评价地震发生的地质条件,可为中期地震预报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38.
地震勘探中应用地面爆炸,往往产生严重的声波、地面波和浅层的干扰,而有效波能量的強度常比較微弱。“地形爆炸”就是鉴于以上情况而作出的某些改进。它的基本特点是利用地形特点而使干扰的能量减少到最低的水平,尽量提高有效波能量水平。  相似文献   
939.
GNSS信号土壤衰减模型的试验验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牟田  杨毅  张波 《测绘学报》1957,49(9):1202-1212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信号在土壤中的衰减情况对于研究GNSS反射信号的有效遥感深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北斗信号与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信号在土壤中的衰减情况。在试验设计上将GNSS天线置入土壤中并不断改变天线上方的土壤厚度与湿度以采集GNSS信号的功率衰减数据,最后利用这些数据反演土壤湿度以对GNSS信号土壤衰减模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土壤能够使GNSS信号发生明显的衰减。土壤的湿度值与厚度值越大,GNSS信号功率衰减越严重。在黏土土质,土壤湿度为0.15~0.30 cm3/cm3的情况下,当土壤厚度达到21 cm时,GNSS信号功率已衰减至无法被GNSS接收机测出。进一步根据GNSS信号衰减模型反演土壤湿度,结果显示,模型在土壤厚度大于等于10 cm、卫星仰角高于50°的情况下较为精确,此时利用北斗B1信号与GPS L1信号反演土壤湿度的均方根误差分别小于0.04 cm3/cm3与0.09 cm3/cm3。  相似文献   
940.
結構应力的分析一般都屬於靜力学,而地震对於結構物所產生的影响乃屬於動力学,故每非土木工程師所熟詮;加之地震的動力作用十分複雜不定,而且的確有許多問題懸而未决,因此在設計者考慮地震应力分析時多少總有些躊躇。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探討的領域是十分寬廣的。本文試就地震应力分析一題作一扼要簡單的介紹,希望能引起工程師們对这一问题的興趣,因而進一步再作耐震結構的設計。在我國動力資源丰富的所在地,和有些重工業區域都有發生地震的可能,因此本文着重說明廠房結構和水工結構的一些有關問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