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484篇
测绘学   181篇
大气科学   384篇
地球物理   229篇
地质学   857篇
海洋学   293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336篇
自然地理   23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珠江口盆地西部珠三坳陷近年来一直未获得商业性油气的重大发现,古近系是坳陷内主要的勘探层系,但对其自下而上的物源体系、沉积充填演化规律认识不清。在层序地层划分基础上,以古近系沉积时期三级层序为基本单元,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古地貌、周缘水体分布、重矿物组合及岩石薄片等资料,并利用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等分析方法,开展了珠三坳陷古近系沉积时期的物源体系演化及其对大型碎屑岩储集体分布的控制影响研究。认为珠三坳陷古近系存在两大物源区,一是南部神狐隆起,其母岩构成以岩浆岩、浅变质岩及前古近系沉积岩为主;二是北部海南隆起、粤桂隆起及相关河流体系组成的综合物源区,母岩构成以岩浆岩为主。确定了始新统文昌组断陷沉积时期,主要形成了湖泊-(扇)三角洲体系的构造沉积充填格局,且沉积了巨厚的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为本区的主力烃源岩;下渐新统恩平组—上渐新统珠海组断拗沉积时期,主要沉积充填了恩平组湖泊-(扇)三角洲体系以及珠海组滨海潮坪-(扇)三角洲体系。以上研究成果为珠江口盆地西部珠三坳陷下一步寻找优质大型储集体并获得油气发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2.
本文利用睛空大气辐射传输分光参数化模式,讨论了到达太湖水面太阳总辐射中光合有效成分所占比例的日变化状况。辐射传输计算所涉及的气象参数采用无锡地区气象站资料;水体反射仅考虑有风浪状况下的水平Fresnel反射。两次湖面实测太阳总辐射日变化曲线与计算值对比分析表明,计算结果基本上能反映晴空条件下太湖水面辐射状况。本文结果对利用总辐射值估算水体生态研究中感兴趣的光合有效成份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73.
赋存于皖南—浙西的固体碳沥青分为古油藏裂解碳沥青和古油藏破坏次生充填碳沥青两种类型,阐明了两类碳沥青的不同成因机制。重新认定了浙西“康山沥青脉”为碳沥青而不是泥岩。论证了皖南、浙西碳沥青的烃源为下寒武统、中—上奥陶统至下志留统、中—上寒武统等。认为加里东运动—广西事件期间是下扬子盆地相区以下寒武统黑页岩为烃源的油藏形成和部分破坏的主要时期。针对南方的油气勘探,提出了只有在晚期成藏中作出贡献的源岩才是“有效烃源岩”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974.
锑是湖南省的优势矿种,但近年来锑矿的保有储量却在连续下降。一方面单一硫锑矿经百年采挖濒临枯竭;另一方面广泛分布于湘南、桂北地区的脆硫锑铅矿,由于选冶技术难度大而被长期呆置。针对脆硫锑铅矿的处理,近年来提出的可行的生产方法分为火法与湿法两大类,但以火法炼锑为主,此法主要问题是:流程长,锑铅回收率较低,直收率不到50%;铟、银等元素未有效回收,综合利用效果不够好;锑酸钠中Sb 3含量高,产品白度较差;特别是对设备及管道腐蚀较重,停机维修时间多,常被迫停产。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尚无一个较为理想的流程处理复杂锑铅矿。为了充分开…  相似文献   
975.
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第六次评估报告 (AR6) 第一工作组 (WGI) 报告第七章的内容,详细介绍了AR6最新定义的有效辐射强迫 (ERF)及其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自工业革命以来 (1750—2019年) 各气候辐射强迫因子ERF的最佳估值。根据AR6的最新评估,工业革命以来总人为ERF的估值为2.72 (1.96~3.48) W·m-2,相较于AR5 估计结果 (1750—2011年) 增长了0.43 W·m-2。2011年后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及其辐射效率的修正是造成总人为ERF增加的主要原因。自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浓度变化造成的ERF为3.84 (3.46~4.22) W·m-2,二氧化碳仍然是其中的最大贡献因素 (56%±16%)。而气溶胶的总ERF (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 (ERFari) 与气溶胶-云相互作用 (ERFaci) 的总和) 为-1.1(-1.7~-0.4) W·m-2,其中ERFari贡献20%~25%,ERFaci贡献接近75%~80%。AR6中气溶胶的总ERF的估算相较于AR5在数值上有所增加,而不确定性有所减少。但由于没有考虑部分重要的调整过程,ERFaci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76.
我国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利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准确估算内陆河流域蒸散发与农业灌溉效率,对研究内陆河流域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基于地表能量平衡方程的SEBAL模型,对2017—2018年疏勒河流域蒸散量进行定量估算与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并结合降水量与净灌溉水量数据,对疏勒河流域昌马灌区的年内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 疏勒河流域2017—2018年日均ET呈单峰变化趋势,最大值为6月的5. 03 mm·d–1,最小值为12月的0. 55 mm·d–1,并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2) 疏勒河流域四季ET差异显著,夏季ET达到最高的201. 83 mm,春秋次之,冬季最低为53. 92 mm;ET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流域上游ET明显高于中下游地区。(3) 昌马灌区各灌溉时段不同的灌溉水量造成了各灌季蒸散量的差异,灌区ET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部与东南部,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灌区边缘。(4) 昌马灌区年内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下降趋势,其中春灌、夏灌、秋灌和冬灌分别为0. 76、0. 71、0. 69和0. 55,年均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 67。  相似文献   
977.
基于1998年12月—1999年1月德克萨斯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UTIG)航空地球物理研究支持办公室(SOAR)对南极洲玛丽伯德西部区域航空调查获得的冰盖表面高程数据,研究了该区域表面粗糙度分布。通过分析,同时考虑表面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变化,使用有效坡度可以有效地表征玛丽伯德地西部区域的表面粗糙度特征,文中给出了该区域表面的有效坡度分布,并简要探讨了其分布成因。从结果中可知该研究区域的98%地区的有效坡度分布小于10°,最小值为0.0126°;有效坡度在10°以上的位置主要分布在靠近海岸地区,爱德华七世半岛、谢里斯海岸附近的部分地区有效坡度值达到30°以上,最大有效坡度为39.9736°。结合bedmap2的高程数据,对罗斯冰架附近、福特山脉附近以及爱德华七世半岛附近的粗糙度和地形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8.
远航  曾宇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178-178
由林凤蕾编著的《体育地理学》一书是当代地域文化研究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的差异化资源供给产物,全书共包含8章25小节内容。其中,第一章为基础体育地理学的概述研究,分别针对研究对象、起源经过、学科属性、研究法则4个问题进行总结,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中国各大高等院校体育地理学课程的弊端性问题。  相似文献   
979.
结合东北太平洋浮标资料,使用神经网络模型对WAVEWATCHⅢ海浪模式模拟的有效波高进行训练模拟,并与增加风场作为输入项的神经网络模型作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浮标观测资料、WAVEWATCHⅢ数值模式和神经网络模拟的海浪有效波高大小,可以看出使用神经网络结合数值模式能够较好地提高有效波高的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980.
MS-222麻醉圆斑星鲽成鱼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同水温(15℃、20℃和25℃)下、不同质量浓度的MS-222对圆斑星鲽成鱼的麻醉效果不同。根据鱼体在最终麻醉状态和复苏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分别把麻醉和复苏过程分为6个和4个时期。15℃、20℃和25℃时MS-222麻醉圆斑星鲽成鱼的有效质量浓度分别为180~300 mg/L、160~280 mg/L和150~230 mg/L。实验结果表明:高水温条件下成鱼进入麻醉状态所需麻醉剂浓度较低;15℃、20℃和25℃温度下在各自的有效质量浓度(180~300 mg/L1、60~280 mg/L和150~230 mg/L)范围内,浓度越高鱼体达到A4期的麻醉时间越短,但复苏时间无明显差异。随着水温的升高,同等麻醉浓度的麻醉剂对圆斑星鲽的麻醉效果逐渐增强。MS-222麻醉圆斑星鲽的效果好,鱼体入麻时间短、复苏快,安全边界宽,是一种理想的鱼用麻醉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