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5篇
  免费   662篇
  国内免费   905篇
测绘学   245篇
大气科学   323篇
地球物理   642篇
地质学   3608篇
海洋学   391篇
天文学   141篇
综合类   177篇
自然地理   1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591篇
  2001年   612篇
  2000年   414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356篇
  1997年   329篇
  1996年   381篇
  1995年   371篇
  1994年   394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80篇
  1991年   222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6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从南海细枝竹节珊瑚Isisminorbrachlasta及柔软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molle中各分离得到一固体化合物Ⅰ与Ⅱ,经光谱数据分析及化学方法分析鉴定Ⅰ为一个含有三个双键的N-酰基神经鞘氨醇(首次是从柳珊瑚中分离得到的含多个不饱和键的N-酰基神经鞘氨醇);Ⅱ为一个新的含有两个双键的N-酰基神经鞘氨醇。  相似文献   
52.
53.
1996年6月初,对福建省平潭县真鲷网箱养殖场发生的弧菌病进行研究,并确定该病病原菌为最小弧菌(Vibrio mimicus)。采用硫酸铵沉淀、DEAE-纤维素层析及Sephadex-G100层析等方法对最小弧菌产生的外毒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外毒素为单一的多肽,分子量为30.456kD,对真鲷的LD50为4.48μg,对真鲷等养殖动物的溶血性最强,对Vero细胞的CD50值为0.48μg,肠毒性弱阳性。该外毒素与最小弧菌产生的其他毒力因子相比,性质独特,是一类新的毒力因子,建议命名为Vm-Pm毒素。  相似文献   
54.
微电阻率扫描测井技术对储层中风化壳和裂缝的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电阻率扫描测井技术与常规数控测井技术相比较,是测井技术上的一次飞跃,它以扫描图像来反映井壁岩层的成分和结构,并能得到岩层和裂缝的产状等。本文用其测试辽河断陷海南一月东潜山区海南20井,测得潜山储层震旦系和寒武系-奥陶系顶部有一层厚30-35m的古风化壳,具有网状裂缝结构。并测得储层自上而下碳酸盐岩中各种类型的裂缝及其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55.
报道豹皮菌(Amanitapantherina)中两种氨基酸成分KI-Ⅰ、KI-Ⅱ对NMDA(N-Methyl-D-Aspartate)受体的活性研究。KI-Ⅰ和KI-Ⅱ对NMDA受体的作用是通过大鼠大脑皮质和脊髓突触部分的受体结合实验进行的。实验结果指出:KI-Ⅰ是一种高活性NMDA受体激动剂;KI-Ⅱ是NMDA受体拈抗剂。  相似文献   
56.
57.
58.
3种海带新品系含碘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50年代起 ,我国海带养殖业迅速发展 ,从北到南广泛开展了人工养殖。70年代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曾做过高碘海带新品系的培育工作 ,培育出两个既高产、含碘量又高的新品种860和117。但在长期推广过程中 ,这些品系的优良性状都不同程度地有所退化。因此 ,重新筛选、培育具有优良形态性状和高碘含量的海带品系 ,已成为一个较为迫切的问题。1材料和方法1.1实验材料作者对生长于青岛太平角海区的3个品系的海带进行了筛选 ,它们是SD2 8,82J L.g.,AD 2 8 2,其中前两种是较纯的品系 ,…  相似文献   
59.
60.
EEA——一种新的、重要的海洋生态学参数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天凌  徐美珠  张瑶  王斐 《台湾海峡》2001,20(4):453-461
细菌胞外酶作为海洋环境中有机物与细菌相互作用的中介,其活性高低反映了细菌对相关有机组分的改造程度及该有机组分对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贡献。胞外酶活性(extracellular enzyme activity,EEA)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胞外酶活性特性、影响因素及调控机制;台湾海峡胞外酶活性研究原理,现场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了台湾海峡β-葡萄糖苷酶与细菌产量、生物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