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0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943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为了有效地抑制与补偿平台运动误差产生的像质退化,针对机载激光雷达平台的运动特性研究激光雷达点云分布的变化规律。从理论上推导了平行扫描式激光雷达、Z扫描式激光雷达和圆锥扫描式激光雷达的点云坐标分布表达式;通过仿真讨论了机载激光雷达运动参数与激光雷达点云分布之间的规律;基于平行扫描式激光雷达,研究了5种运动误差对激光雷达点云坐标分布的影响,最终仿真得到根据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侧滚角误差、俯仰角误差、偏航角误差、机身上下抖动误差、速度瞬时变化误差。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机械补偿,以提高激光雷达系统成像的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982.
断层带上的高分辨率地形数据对描绘新近地表破裂具有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圣安德烈斯断层(sAF)中南部的乔莱姆段南15kin长的范围内保存着许多非常好的构造地貌现象,如阶地、槽谷、陡坎和线性山脊,这些都表明了地震的多次重复发生。近期获得的整个圣安德烈斯断层南段的LiDAR(Light Detectionand Range)地形数据(“B4”计划)的拍摄密度为3~4m。通过计算LiDAR反射数据,使用反距离权重插值计算(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的局部面元组合方法(LocalBinning)来获得0.25~0.5m分辨率、0.8m或者更大查找半径的数字高程模型(DEM)。通过该数字高程模型对构造地貌的解译足以对古地震场地进行评估。仅使用LiDAR数据对新近地表破裂进行填图的结果与航片解译方法和野外调查所得到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整个圣安德烈斯断层的宽度从数米到近lkm不等,且由许多长度为数米到数千米的雁列、叠瓦状的近平行的断裂组成。这些断裂所围限的运动块体运动方向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延伸方向与圣安德烈斯断层近于平行。对“活动的”的定义和地表次级断裂的重要性不同认识,影响着最终填图结果中断层的宽度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983.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已成为获取高精度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和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可以全天时、全天候进行数据获取.机载双天线毫米波InSAR不受失相关的影响,具有小体积、高分辨率、机动灵活等特点,可以实现大尺度、高精度成像.本研究利用机载双天线毫米波InSAR通过干涉批处理、区域网平差、地理编码、图像拼接镶嵌等步骤生成了贵州施秉试验区(丘陵、山地)和四川邛崃试验区(高山地)高精度的DOM与DSM,并利用地面控制点(GCPs,Ground Control Points)进行了精度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获取的DSM精度符合1∶5 000地形图绘制要求,表明了机载双天线毫米波InSAR具备生成不同地形的DOM/DSM的能力,为解决困难地区DOM/DSM数据缺失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84.
为优化机载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系统校准方案,基于天津、烟台和舟山3个标准检校场的试验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检校场地、不同飞行航高和不同飞行航速对激光扫描数据检校结果的影响.探索激光扫描器脉冲能量大小、激光扫描仪视场角、扫描频率等参数设置对激光扫描数据检校结果的影响,最终提供了...  相似文献   
985.
厘米级GPS动态定位的实现,加速了机载GPS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传统的测量领域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本首先评述了实现厘米级GPS机载测量的关键-运动中载波相位模糊度解(简称AROF动态技术)的最新进展;综合介绍了GPS在航空摄影测量、航空重力测量、机载激光地形断面测量、机械激光大地水准测量、机械激光水深测量、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测图等方面应用的实践与结果;评述了多传感器组合配置的机载平台与综合测量技术向着3S(GPS/RS/GIS)集成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86.
利用机载激光快速获取数字地形数据技术-机载激光扫描(ALS)发展迅速,引起测绘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该项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相似文献   
987.
传统的点云格网化方法采用纯数字拟合内插的方法,基本不顾及平面坐标和高程之间存在的潜在关系——语义信息。将语义信息纳入点云格网化生成的高程格网具有更高的语义一致性,更适合用于3维可视化和真正射影像的生成。以静态水体为例,研究了顾及语义的机载LiDAR点云格网化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8.
建筑物是城市环境中的主要地物类型,从高分影像等数据中自动提取建筑物对于提升土地利用变化检测、城市规划与土地执法等业务的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现有建筑物提取方法存在的边界提取不精确的问题以及采用手工特征表达图像信息的局限性,融合LiDAR数据与高分影像两种数据源的特征信息,提出一种基于SegNet语义模型的建筑物提取新方法。首先,对LiDAR数据预处理得到数字表面模型(DSM)、数字地形模型(DTM)、归一化数字表面模型(nDSM),利用高分影像NDVI值去除nDSM中部分树木点,得到结果影像nDSM_en;其次,分别获取LiDAR数据回波强度、表面曲率以及高分影像NDVI值 3个特征构建特征图像训练SegNet语义模型,利用训练得到的模型完成建筑物初始提取;最后,采用阈值法分割nDSM_en得到影像对象,利用影像对象约束建筑物初始提取结果,完成建筑物精提取。在以ISPRS 官方提供的标准数据集(数据采集的地理区域为德国Vaihingen,采集时间2008年7—8月)为样本的实验中,本文方法在像素层次的平均查全率、平均查准率和提取质量分别为96.4%、94.8%和91.7%;针对面积大于50 m 2的建筑物对象,上述3个指标均为100%。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与实现的建筑物提取方法更好地利用了反映建筑物与非建筑物本质差异的特征信息,有效地实现了2种数据源的相对优势互补,提高了建筑物的检测与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989.
机载激光雷达(LiDAR)测量系统是公路勘测设计所需数据获取的最佳技术手段,将轻小型激光雷达测量系统搭配无人机航测设备进行工程勘测,兼具效率、精度及勘测成果的多元化。以实际项目为例,对轻型机载激光雷达航测在公路勘测设计中的工程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0.
机载干涉SAR测绘制图应用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我国机载干涉SAR系统及测绘应用概况,介绍机载干涉SAR生成DEM、SAR正射校正、地形引起的SAR后向散射畸变校正、机载SAR图像解译、雷达图像与光学影像的融合、雷达"空中三角测量"等关键技术研究进展.最后,介绍机载干涉SAR系统在泰山试验区的测绘制图实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