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8篇
测绘学   2篇
海洋学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前NAVTEX和EGC接收机无法实现船舶航行安全信息可视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的船舶航行安全信息可视化方法,研究并解决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经实践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报文信息存在的效能低、标绘难、非图形化显示等弊端,同时可推动海岸电台进一步发展基于新型通信手段的海上安全信息播发业务。  相似文献   
2.
众包测深能够有效利用航行在世界各个水域的船只采集航行水深,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共享,为船舶航行提供航行参考,弥补官方航海图书覆盖低、更新慢、现势性差等不足。众包测深作为一种新兴的海道测量模式,其发展策略、管理机制、行业标准、运行模式等正处于研究完善中,面临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众包测深的发展现状和与研究其发展模式,以推动我国"众包测深"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国沿岸水域存在大量水深测量空白区和我国全球海道测绘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对IHO"众源测深"理念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国家众源测深体系的基本思路。通过设计国家众源测深体系结构模型,从政策和技术两个层面归纳体系建设的关键内容,并给出首选示范建设水域建议,提出了一条有效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4.
S-121标准是基于IHO S-100标准建立的关于海洋界限和边界的产品规范,发布官方S-121产品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有效手段。为促进我国官方S-121产品的生产,从数据结构、几何模型、应用模式、要素目录、编码等方面分析了S-121的数据模型,介绍了S-121产品国际生产试验的主要内容和数据处理流程,论证了在我国开展官方S-121产品生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分析S-121标准的局限性和国内能力建设情况,总结出了在我国开展S-121产品生产会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该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开展官方S-121产品生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沿海地区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永军 《海洋测绘》2004,24(1):23-26
在GPS/水准网点的基础上,利用重力资料确定网区的高程异常走向,再利用各点的大地高和正常高求得高程异常,借此精确确定沿海地区局部的似大地水准面。  相似文献   
6.
高精度动态差分定位要求利用正确求解整周模糊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在恶劣的环境中,如可能发生失锁的情况下,将会从单历元模糊求解中受益。本文详细介绍了单历元解模糊型及算法,并列出了静态数据的单历元求解结果,结果证明实时求解模糊度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启用对海洋测绘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永军 《测绘工程》2013,22(1):1-3,15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对于各种测绘工作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结合目前海洋测绘中采用的各种坐标系,研究已有海洋测绘成果在CGCS2000坐标系下的使用方法;给出在不同情况下,采用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测制海图的方案,对海洋测绘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前言 我局海测大队1990年引进美国ASHTECH公司两台M—X Ⅰ型GPS单频接收机,分别在大连、山东、深圳等地进行了控制测量的试验与应用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出不同精度要求梯次的GPS观测方法、数据处理和作业规程,充分发挥了GPS在海道测量定位领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平面控制测量成果可达到国家Ⅳ等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重点介绍了针对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对接过程中水下精密定位及姿态监测技术方法,采用了水上RTK定位与水下姿态监测技术相结合,并实时监测测量塔挠度,通过三维坐标转换实现了高精度的对接定位及姿态监测,开发可视化仿真模拟软件,指导沉管水下对接。简要介绍了安装定位过程的实施步骤、关键工序和定位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多波束测深外业实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主要研究和探讨多波束外业测量的实施,针对多波束实施过程中影响多波束测量成果质量的海况因素、船速控制、布线原则、参数设置和声速改正等因素从理论、规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