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196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海洋世界》2011,(5):11-11
海洋工程建筑业既是一个独立的海洋产业,又与其他海洋产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海洋工程建筑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二五"期间,大连市要完成长山  相似文献   
22.
利用AVISO提供的SARAL卫星杭州湾周年的WAVEFORM数据,通过对卫星波形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波形重定方法,该方法在顾及波形物理机制基础上,根据各波形的特征进行重定。对重定前后的波形数据进行粗差剔除、共线平均,分析了重定后数据质量。通过交叉点平差,结合验潮站数据建立杭州湾平均海面高模型,所建模型与验潮站平均海面高差值的平均值为0.006m,标准差为0.038m。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显著提高卫星测高数据的精度与质量。  相似文献   
23.
潮沟成因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潮沟是潮坪上最活跃的微地貌单元。从成因角度分出了滩面水流冲剧型、潮流辐聚侵蚀型、陆源水流侵蚀继承型和泻湖广海间潮流侵蚀型等四种潮沟类型。根据各地潮沟发育程度的明显差异,提出了影响潮沟发育的七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4.
25.
《浙江测绘》1982,(4):65-66
1、钱塘江河源调查 :钱塘江发源地在哪里?钱塘江与杭州湾的界线。  相似文献   
26.
杭州湾南北两岸岸线变迁遥感动态调查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以多时相遥感资料为基础,利用遥感数据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对杭州湾南北两岸的岸线进行了遥感调查,查明了岸线变迁规律及影响因素,为杭州湾合理开发、管理和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7.
刘祥光 《探矿工程》2007,34(2):25-27
介绍了杭州湾跨海大桥桩底压浆施工工艺,通过静载和动载两种不同的桩基试验方法,验证了桩底压浆施工对提高单桩承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封面图片     
刘守祺 《上海国土资源》2007,(1):F0002-F0002
金山三岛位于上海市金山区南部杭州湾,距北岸陆地最近点(金山嘴)6.2Km.由大金山、小金山、浮山三岛组成。  相似文献   
29.
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等级聚类和多元统计等方法对该海域游泳生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杭州湾北部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夏、冬季共发现40种游泳生物,隶属12目22科33属,鲈形目及十足目生物所占比率最高,分别为32.5%和35%,而鲈形目、十足目中又分别以石首鱼科(38.5%)和长臂虾科(28.6%)所占比率最高;夏季优势种为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和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冬季优势种为刀鲚(Coilia ectenes)、焦氏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髭缟虾虎鱼(Tridentiger barbatus)、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as)和狭颚绒螯蟹(Eriocheir leptognathus),两时期无共同优势种。等级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标序排序表明,杭州湾北部游泳生物群落可分为夏季和冬季2个组群,相似性检验(ANOSIM)显示2个组群差异极显著(R=0.881,P0.01)。BIOENV表明温度是影响杭州湾北部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的最主要环境因子,相关系数为0.773。杭州湾海域是棘头梅童鱼、凤鲚等多种游泳动物产卵和索饵场所,群落结构具有典型的季节特征。  相似文献   
30.
近50 a来杭州湾冲淤变化规律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使用杭州湾1959-2010年的水下地形图, 结合过去数十年来长江入海水沙量和钱塘江河口段冲淤变化状况, 分析了近50 a来杭州湾在长江入海泥沙量锐减和治江围涂等人类活动作用下的冲淤变化规律及其物理机理。结果表明, 乍浦以上区域近50 a来处于较显著的淤积状态, 且有自上向下发展的趋势, 这种淤积主要是由于钱塘江河口治江缩窄工程所引起的;湾内地形发生了局部调整, 部分小型潮流槽脊系统趋于消亡, 地形趋于平坦化, 湾口北部2003年以后有转淤为冲的趋势, 这与长江入海泥沙量锐减和该区域围垦工程等因素有关;1959-2003和2003-2010年两个时段, 湾内泥沙淤积的年平均值分别为0.91×108和1.66×108 m3。对于整个钱塘江河口系统而言, 即自杭州湾湾口至钱塘江河口段的闸口断面, 长江入海泥沙量减少所产生的影响尚不明显, 2003年以后泥沙淤积速率甚至有所上升。杭州湾近50 a的冲淤变化是人为强烈干预下的大流域-河口系统响应与中小流域-河口系统响应的调整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