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115篇
地质学   1121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松辽盆地边缘石炭-二叠系地表石油显示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龙江地区野外实测剖面的岩石裂缝中发现了二叠系的石油显示,在单偏光镜下颜色呈黑褐色,在荧光镜下显示棕黄色或绿色;油源追踪研究证明,野外发现的二叠系干沥青是由石炭-二叠系岩石本身生成的,而不是来自于盆地上部的其他生油气岩层,这一发现和研究对松辽盆地深层的油气勘探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松辽盆地侏罗系地层放射性元素产热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松辽盆地侏罗系地层的分布特征,并在测定松辽盆地三肇凹陷侏罗系地层放射性元素含量及地层密度的基础上,计算了侏罗系地层现今及地质时期放射性元素产热量,分析了放射性元素产热量变化特征,探讨了放射性元素产热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3.
利用断裂活动过程中留下的各种地质标记研究断裂发育史是比较困难的,已有的研究方法主要可归纳出七种,都存在局限性.岩层离距图法是以地震剖面为基础,将穿过断裂的各剖面上的标志层投影到沿断裂走向的铅垂面上,得到多组标志层的垂向断距数据,然后用下部各标志层的断距减去最上部标志层的断距,并作多轮次计算,直到最后的断距差近似为零或仅剩一个非零标志层.每一轮次计算代表一个活动期次,如果出现负值,则表示有构造反转.对松辽盆地敖古拉断裂作了实例计算,结果为该断裂发育经历了三个正断活动期和一个逆断活动期,与盆地区域性活动有些差别.岩层离距图法比起其他已有方法,可靠程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94.
松辽盆地北部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松辽盆地区域地质背景、松辽盆地北部蚀源区岩性及区域铀源特征、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化产出的层位及其特点,在讨论铀矿化形成条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含铀层的沉积相特征及与铀矿化的关系、古水文地质特征及氧化-还原地球化学分带对铀矿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995.
广西东南部近36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西东南部10个测站的近36年(1961-1996)的平均气温的变化的初步分析得出;(1)广西东南部近年来的年平均气温没有持续性偏暖现象。(2)广西东南部冬季平均气温中,秋、冬季有变暖趋势,而春、夏季有变凉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3)广西东南部部分季节的月平均气温在80年代后期出现了反相变化的现象,最明显的是夏季的7月和8月,以及秋季的10月和11月,表示广西东南部的季节有推迟的现象,并显示出海洋性气候特征逐渐明显。  相似文献   
996.
哈尔滨以北地区断裂构造和松辽盆地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训华 《中国区域地质》1994,(3):254-257,267
综合分析,研究了松辽盆地,尤其是滨北地区的各种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结合各种转换场和平面,剖面资料,通过对断裂的研究,探讨了松辽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其在滨北地区的表现。  相似文献   
997.
<正> 十屋组在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十分发育,分布稳定,界线清楚,含丰富的孢粉化石,岩性特征、沉积旋迴、厚度清楚。 建立十屋组是为了澄清松辽盆地深层“登娄库组”对比混乱局面,建立正确地层层序,以利于区域地层对比。由于登娄库构造远离松基六井,南北相差近180km,将松基六井  相似文献   
998.
松辽盆地西南隆起区发现晚白垩世嫩江组叶肢介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盆地西南隆起区高力板镇西南首次发现晚白垩世叶肢介化石4属6种,包括:EstheritesEuestherites)cf.pulcherrimus Zhang et Chen、EstheritesEuestherites)sp.、Estherites sp.、Halysestheria biformis Zhang et Chen、Glyptostracus sp.、Dictyestheria sp.,确定这套地层为嫩江组.该地区嫩江组的发现,为建立松辽盆地西南隆起区地层系列奠定了基础,为下一步开展松辽盆地油气地质调查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99.
通过松辽盆地东北缘蚀源区铀源条件、中生代构造演化、白垩系沉积建造研究,结合石油部门地震连井剖面等资料,综合分析了松辽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研究,认为盆缘的富铀花岗岩体提供了丰富的铀源,中生代后期反转构造形成的剥蚀天窗为含铀含氧水的渗入渗出提供了通道.研究结果显示,松辽盆地东北部绥棱地区为最有利的砂岩型铀矿找矿部位,主要找矿目标层为上白垩统泉头组兼顾浅部姚家组,找矿类型为层间氧化带型.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通过常规地质手段与测井解释相比较的研究方法。根据7个实测剖面和66口探井的沉积相研究成果,总结出松辽盆地内可被明显识别10种测井—沉积相类型:①大段齿化箱—菱形冲积扇相、⑦多阶梯状冲泛平源相、③中高幅齿化漏斗—钟形扇三角洲相、④连续进积或退积武三角洲相、⑤低幅背景或见中高幅指状峰的滨浅湖相、⑥低幅背景间夹中幅齿状峰的湖岸盐坪相、⑦大段低幅曲线偶见中幅齿—菱形峰的半深湖及深湖相、⑧中幅齿化箱—菱形水下沉积物重力流相、⑨低幅齿形沼泽相、⑩高幅似箱形火山(沉积)岩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