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505篇
海洋学   47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地球南北半球大小的波动变化,导致了板块运动。板块构造分板块移动构造、板块碰撞构造和板内构造。石油生成于板块前缘增生带,赋存于板块碰撞隆起带两侧的盆地中。板块的移动、碰撞和板内层间滑导致了地震,中国境内可以划分两个地震带。  相似文献   
222.
北祁连构造带是世界上典型的造山带之一,是研究板块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过程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223.
S.  Stein  E.  Klosko  顾瑾平 《世界地震译丛》2007,(1):66-78
引言在对固体地球多数大尺度过程的思考时板块构造概念框架的应用和我们对板块构造的现今理解深化中,天然地震学承担了重要角色。板块构造说神奇般的发展中,根据Uyeda(1978,2002)、Cox(1973)、Menard(1986)的观点,地震分布对板块边界和它们的运动提供了某些最强有力的证据(如,I  相似文献   
224.
225.
安达曼弧段强震与中国大陆西部强震相关性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安达曼弧段强震与中国大陆西部强震的活动特征,从强震的空间分布格局、板块边界动力学数值模拟、数理统计等方面讨论了两区强震活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区强震活动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近期安达曼弧段强震活跃态势将会对大陆西部未来1年及稍长时段的强震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6.
综合介绍了世界上几个典型蛇绿岩带中伸展变形构造的实例,如何形成辉长质或其它不同层次的糜棱岩,可造成辉绿岩墙群的倾斜旋转,可使得原始洋壳厚度变薄等,蛇绿岩中伸展构造记录了已经消失的洋盆的生成,拆离和消减过程中的关信息,研究蛇绿岩中伸展变形构造,有助于恢复古洋盆的规模的演化过程,也是蛇绿岩研究的新方向这一。  相似文献   
227.
大洋板块俯冲的加积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建波 《地学前缘》2000,7(2):554-554
加积楔 (accretionarywedge)是指板块俯冲过程中被刮削下来的沉积体残片 ,又称增生楔。大洋板块在俯冲碰撞过程中 ,俯冲板块上部的沉积体一部分随俯冲板块带入地下深部 ,遭受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 ,再经过后期折返而出露地表形成以榴辉岩相岩石为代表的超高压变质岩 ;另一部分岩石(主要为俯冲板块表层沉积物及少量混入的蛇绿质岩石 ) ,则未被俯冲板块带入地下而被刮削下来 ,这些被刮削下来发生强烈形变的构造残片堆积保存下来则形成加积楔 ,又称加积棱柱体 (accretionaryprism)。加积楔这一构造单元在现今…  相似文献   
228.
岩石圈板块的分形分其降维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志耕  盂表柱 《地学前缘》2000,7(1):109-121
根据分形理论和各板块的面积以及现代大陆各地块面积资料,分别进行了全球岩石圈板块和全球大陆地块自相似笥特征尺度与频度关系的研究讨论。结果表明,现代全球岩石圈板块在特征线度r=300~1800km的无标度空间范围内具有分形分布特征,其九D=0.72;现代全球大陆地块在特征线度r=300~1500km的无标度空间范围内具有分形分布特征,其分维数D=1.16,比现代全球板块0.72的分形值高出61%。进一  相似文献   
229.
根据分形理论和各板块的面积以及现代大陆各地块面积资料 ,分别进行了全球岩石圈板块和全球大陆地块自相似性特征尺度与频度关系的研究讨论。结果表明 ,现代全球岩石圈板块在特征线度r =30 0~ 180 0km的无标度空间范围内具有分形分布特征 ,其分维数D =0 72 ;现代全球大陆地块在特征线度r =30 0~ 150 0km的无标度空间范围内具有分形分布特征 ,其分维数D =1 16 ,比现代全球板块 0 72的分形值高出 6 1%。进一步讨论认为 :传统的“板块构造动力”应区分为岩石圈破裂形成板块动力的“板块构造动力Ⅰ”和板块水平运动驱动力的“板块构造动力Ⅱ”两个方面 ;全球板块总数为 18个左右、最小板块面积在 3× 10 5 km2 左右的板块分布 ,可能与板块的形成、演化有密切关系 ;原始岩石圈板块的分形分布 ,在地球构造演化过程中有一个降维演化趋势 ,其降维演化的速率约为 4 34× 10 -10 a-1;根据分维数反映分形客体复杂与不规则程度的物理意义 ,岩石圈破碎地块的降维演化意味着岩石圈地块的破碎状况及其分布 ,具有在总体上随时间演化而逐渐向简单、规则方向演化的趋势 ;原始岩石圈的破裂以及岩石圈破碎地块从古老大陆地块向现代板块的降维演化可能源于地球的膨胀 ,膨胀使各岩石圈块体面积以及地球总面积共同增长并从  相似文献   
230.
内蒙古锡盟——赤峰北部板块构造演化与金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的接合部位,是由锡林浩特“微板块”和一系列缝合线组成。构造演化经历了两次大的“开合”运动和两期“活化”。前者为金矿提供成矿物质;后者使之进一步富集成矿。根据其构造演化和成矿特征,提出本区主要有4类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