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77篇
  免费   3975篇
  国内免费   4363篇
测绘学   272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3586篇
地质学   18305篇
海洋学   867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106篇
自然地理   253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447篇
  2022年   583篇
  2021年   607篇
  2020年   487篇
  2019年   619篇
  2018年   436篇
  2017年   511篇
  2016年   565篇
  2015年   647篇
  2014年   993篇
  2013年   759篇
  2012年   967篇
  2011年   926篇
  2010年   776篇
  2009年   840篇
  2008年   878篇
  2007年   701篇
  2006年   772篇
  2005年   654篇
  2004年   774篇
  2003年   755篇
  2002年   799篇
  2001年   832篇
  2000年   727篇
  1999年   754篇
  1998年   742篇
  1997年   712篇
  1996年   724篇
  1995年   705篇
  1994年   672篇
  1993年   566篇
  1992年   602篇
  1991年   509篇
  1990年   472篇
  1989年   383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23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4篇
  1954年   6篇
  194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使用氧同位素方法 ,测试了西太平洋马里亚纳岛弧、马里亚纳海槽、冲绳海槽和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裂谷的海底热液烟囱和硫化物全岩样品。结果表明 :马里亚纳岛弧上的埃斯梅拉尔达破火山口的热液硫化物的形成温度最高 (达 2 75℃ ) ,而成为高温产物的代表 ;冲绳海槽和加拉帕戈斯裂谷烟囱 ,表现为中高温类型 ,其氧同位素温度在 1 5 0℃左右 ;马里亚纳海槽以蛋白石为主要矿物的烟囱物 ,则显示出典型的低温热液类型 ,少量黄铁矿砂试样则表现出中温类型特征。但上述区域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等中高温热液矿物 ,说明研究区除马里亚纳海槽明显有中低温热液活动类型外 ,其它区域皆具备中高温热液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153.
马里亚纳海槽热液烟囱的显微构造及形成温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世迎 《海洋学报》1994,16(2):78-85
本文通过对马里亚纳海槽海底热液烟囱体试样进行的扫描电镜(SEM)观测和δ18O值测定,研究了以蛋白石为主的中低温热液矿物类型和形成温度.表明纯硅质烟囱的氧同位素温度低于40℃,与黄铁矿、白铁矿和重晶石共生的热液烟囱氧同位素温度接近100℃,反映了马里亚纳海槽海底热液活动的产生条件和性质.  相似文献   
154.
东海陆架前缘斜坡北部的滑塌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4年对东海陆架前缘斜坡北部实测的8条浅地层记录中,我们发现这些测线上都有滑塌构造,并形成了一条平行于陆架转折线的滑塌带,滑塌带呈NNE向展布,平均宽约7.5km,它们是沉积物流从陆坡上部向下移动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5.
台湾岛位于沿菲律宾海西缘展布的琉球岛弧和吕宋岛弧的结合处.台湾岛以南,南海岩石圈向东俯冲到吕宋岛弧之下.台湾岛以东,菲律宾海板块向北俯冲到琉球岛弧之下.晚新生代,由于吕宋岛弧与亚洲大陆的碰撞,形成了台湾山带,台湾山带的构造走向为NNE-SSW,其弧凸向亚洲大陆.台湾岛内,西缘一系列的叠加精皱和推覆体很好地显示了造山构造特征,这些造山构造特征被认为向南延伸至台西南近海地区.然而,由于它们被较厚的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台西南近海地区的构造模式多数尚属未知.据最近的一项海洋地球物理调查,马尼拉海沟沿NNW向…  相似文献   
156.
东海西湖凹陷是一个新生代含油气构造单元,晚中生代末期以来,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的裂谷盆地阶段,渐新世-中新世的盐地反转阶段上新世-第四纪的区域沉降阶段。发育断块型、挤压背斜型。民推覆型等多种局部构造。为西湖凹陷大中型油气田的形成提供了必备的圈闭条件。  相似文献   
157.
158.
159.
根据地质、地貌及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探讨展布于云南边陲哀牢山两侧的北西向断裂组成的红河断裂构造带,在东南亚的延伸特征。提出在该延伸带两侧沉积建造、构造活动,地球物理场和大地构造发展上均有显著差异。并进一步探讨该断裂构造带在大地构造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0.
南沙群岛海域构造地层及构造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实验2”号调查船1987—1991年测得的反射地震剖面的解释,论述了南沙群岛海域的构造层划分、时代属性与分布发育特征。提出本区自白垩纪中期以来发生过两次重大的构造运动,形成两个裂谷作用构造旋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