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比较不同气水比下各类型人工湿地的除污效果,选取火山石、炉渣和牡蛎壳作为人工湿地构建基质,研究两种人工湿地(表面流和潜流人工湿地)在不同气水比(0,2,4,6,8)下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潜流型人工湿地对COD、NH_4~+-N及TP的去除率均高于表面流人工湿地;尤其是在COD的去除过程中,当气水比≥4时,潜流式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高于表面流人工湿地。此外,适当曝气可显著提高人工湿地对COD、NH_4~+-N及TP的去除率,气水比为4时,表面流和潜流人工湿地对COD及TP的去除率显著高于气水比为0和2时的去除率。对NH_4~+-N而言,表面流和潜流人工湿地分别在气水比为8和6时达到最大去除率。气水比和人工湿地类型的交互作用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影响不显著,在实际工程中可以忽略组合效应,致力于确定湿地类型及气水比各自对湿地除污效果的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22.
联系1982~1983年El Nino事件期间的太平洋赤道潜流逆转事件,研究了1976~1977年和1986~1987年两个El Nino年中137°E和165°E断面上出现的相同现象。认为赤道潜流运动逆转并非1982~1983年El Nino期间的偶发事件。西太平洋赤道海域是监测赤道潜流变异及其与El Nino事件关系的关键地区。  相似文献   
23.
从化学动力学及热力学、流体动力学和弥散动力学角度,建立了接近实际地质条件的古风化壳储层岩溶斜坡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对模型的承压流、潜流模式流体-岩石系统进行了动力学模拟研究,得出岩溶斜坡剖面上孔隙发育带和孔隙充填带的 利区和古风化壳储层孔隙演化分布规律,并探讨了相关非构造圈闭模式及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24.
堵塞是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运行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难题,影响了人工湿地使用年限。为了进一步研究潜流人工湿地基质堵塞机理,查明流场分布与基质堵塞的关系,在查阅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人工湿地堵塞成因及其受流场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同时探讨了流场分布与水力负荷、基质材料、不同粒径基质的分层填充、植物根系分布的关系,并对流场分布的研究方法(示踪及数值模拟)、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5.
赤峰沙漠区是一个农牧业基地,其地下水量较丰富,井涌水量一般100-500t/d。主要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并以地下潜流形式排入西拉木伦河和达来诺尔,水化学类型复杂,且含铁量普遍超标,一般1-5mg/L,最高达60ng/L,水中铁量与pH值基本上呈非线性负相关关系,与总硬度、耗氧量、矿化度呈线性相关关系,基岩和第四系中含铁矿物是水顺铁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6.
王召进 《海洋信息》2012,(2):37-40,44
赤道潜流在1952年由克伦威尔发现,并命名为克伦威尔流。随后许多海洋学家对赤道潜流进行了研究,但其研究的重点是潜流与渔业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之后,El Nio和La Nina事件不断出现,对全球气候带来严重影响,人类对赤道潜流进行的研究开始增多,并深入探索赤道潜流的异常变化与El Nio事件的关系,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本文根据国内外对太平洋海域赤道潜流的主要研究成果,评述了有关赤道潜流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7.
印度洋赤道潜流(equatorial undercurrent,EUC)是赤道流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印度洋物质输运和能量交换有着重要意义.基于SODA 3.4.2海洋再分析数据,对印度洋EUC的三维空间结构和年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揭示其年际变率与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的联系.结...  相似文献   
28.
玉泉山泉九龙山-香峪向斜的水文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泉山岩溶水是北京市城市用水的主要水源。玉泉山泉水的补给,多数人认为来源于鲁家滩区、河北镇区以及军庄区岩溶水共同补给。岩溶水从军庄区(含永定河水的渗漏量)到达玉泉山要越过中间九龙山-香峪向斜。目前其向斜内钻孔所揭露的奥陶系碳酸盐岩顶板最大埋深1 669 m。就军庄区岩溶水是如何穿越九龙山-香峪向斜并补给玉泉山泉的,目前存在以下两种认识:岩溶含水层导水观点、军庄(永定河)断裂导水的观点。本文通过地质结构、地下水流场、岩溶发育机理以及水质组分含量的分析认为,军庄区岩溶水通过岩溶含水层越过深陷向斜到达玉泉山一带的径流路径存在较大的疑问,进而提出了首先通过上覆永定河松散层潜流过向斜轴部,而后在南部岩溶含水层隆起的红庙岭—八大处背斜轴通过断裂破碎带二次进入岩溶含水层并向玉泉山补给的另一种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29.
以北京汉石桥潜流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14-2015年水体中总溶解固体(Turb)与浊度(TDS)的去除率,研究潜流湿地对水中总溶解固体与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①潜流湿地对浊度(TDS)和总溶解固体(Turb)在全年均具有一定的处理效果,1-12月去除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6%和6.4%;②温度成为制约潜流湿地污染物去除的重要因素,其中总溶解固体和浊度与温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9和0.489;③对总溶解性固体和浊度的比较发现,在估值背景浓度下,面积速率常数均高于零背景值时的面积速率常数,当污染负荷较低时,潜流湿地对总溶解性固体和浊度去除的面积速率常数随进水污染负荷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30.
热带西太平洋潜流模拟:(Ⅱ)潜流结构与输运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积分30 a的准全球HYCOM(HYbrid Coordinate Occan Model)模式结果,研究了热带西太平洋潜流结构与输运及其季节变化.在年平均状态下,新几内亚沿岸潜流流核位于约175 m、2.8°S附近,最大流速超过45 cm/s,约110 km宽;棉兰老潜流流核位于离岸处,约400~800 m深度、127.5°~128.5°E范围,最大速度超过3 cm/s.在季节时间尺度上,新几内亚沿岸潜流流核位置比较稳定,海流强度与体积输运表现出夏秋季强、冬春季弱的季节变化特征;棉兰老潜流流核位置、流速强度都具有较大的时空变化特征,棉兰老潜流的体积输运约2.5~11.5Sv,其季节变化规律不够明显,2~7月份,体积输运较弱,8~1月份,体积输运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