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HYCOM(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数据,得出棉兰老流(MC)位于0~800m深度,紧贴岸界,最大流速发生在次表层。棉兰老潜流(MUC)位于400m深度以下,127°E以东离岸侧,最大流速发生在1 600m深度处。MUC的流核数目在12个月的分布不尽相同,大概在1~3个,其中存在2个流核的月份最多;MUC各个流核在不同月份的核心强度有明显变化,5月份流核核心速度最大,可达10cm·s~(-1);MUC各个流核的纬向剖面面积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2月份的剖面面积最大。从季节内变化上看,MUC与MC都存在较明显的季节内变化信号,周期在100d左右。MC的季节内变化是由海表面涡旋引起的,而MUC的季节内变化是由温跃层以下的涡旋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海流对于海洋渔业、海洋表层初级生产力分布、海洋物质输运等理化生现象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利用海洋再分析流场资料,简要分析印度洋海区和南海海区(20°S—30°N,30°E—130°E)的流场年平均以及季节变化特点,得出以下结论:1南海海区流场的季节变化显著,受到季风、黑潮和地形的共同影响作用,在东北季风期间存在沿粤东沿岸至海南岛南侧转向沿越南沿岸的一支流系,该流系的强度变化影响爪哇海等南海南侧海区流场变化。2苏拉威西岛东侧和加里曼丹岛西侧流系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流动强盛的时期这两支流系均是偏南向流动;从爪哇海流出的海流常年存在,夏季附近流速最大,最大流速分布在1.0m/s。3赤道印度洋海区和非洲东岸的沿岸流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上层海区流动的低流速区存在流向切变;沿岸流最大流速在5-9月出现,可达1.8m/s以上,而赤道流系则在11月,可达0.8m/s以上。  相似文献   

3.
哈马黑拉涡旋的季节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2年1月~2006年11月期间的ECCO2海洋同化数据资料,研究了海洋上层50m平均的哈马黑拉涡旋的季节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哈马黑拉涡旋在5月开始出现,7月达到最强,3月和4月消失,这主要取决于新几内亚沿岸流的季节变化。新几内亚沿岸流4~11月为西北向,从12月到次年的2月为东南向。随着西北向新几内亚沿岸流的增强,哈马黑拉涡旋开始出现并增强。而随着西北向新几内亚沿岸流的减弱和反向,哈马黑拉涡旋减弱并消失。同时棉兰老海流在夏季的增强也有利于哈马黑拉涡旋增强。旨在研究哈马黑拉涡旋的季节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为进一步探讨其垂向结构、年际变异等时空变化特征和该区域的环流特征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理  王琰  崔凤娟 《海洋科学》2017,41(3):113-121
基于HYCOM(Hybrid Coordinate Oceanic Circulation Model),以OFES(OGCM for the Earth Simulator)资料为参考,分析了KPP、MY2.5、KT三种不同混合方案对北太平洋西边界流系的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混合方案模拟的上层海洋平均流场与OFES资料相似,但在流向和流幅上略有差异,其中KPP方案模拟的流速与OFES资料最为接近,MY2.5方案次之,KT方案与其差别最大。通过代表性断面上流速的对比分析,对模式就北赤道流、棉兰老流、棉兰老潜流、黑潮的模拟效果进行比较,KPP方案模拟的效果同前人的观测和研究最为接近。分析了北赤道流,棉兰老流,棉兰老潜流,黑潮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KPP方案与OFES资料计算的棉兰老流和棉兰老潜流的季节变化特征与前人描述比较一致,表现为春强秋弱。KPP方案和OFES资料的计算结果表明,北赤道流和棉兰老流大致上是同向变化的,而在冬季棉兰老流同黑潮的变化基本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漂流浮标、ADCP和Argo等观测资料,对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和涡旋结构的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根据漂流浮标资料计算的北赤道流、棉兰老海流和北赤道逆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而且北赤道流/棉兰老海流和北赤道逆流在冬春、夏秋之间具有明显的反位相变化,这一特征造成了气旋式棉兰老冷涡强度的季节变化很弱,水团分析表明,该冷涡的水团特性主要是北太平洋热带水.反气旋式的哈马黑拉暖涡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水团特性主要是南太平洋热带水.给出了棉兰老涡和哈马黑拉涡强度的垂直结构,表明这两个涡旋的强度在0~30 m迅速减弱,在30~450 m近似线性减弱,在450 m以下涡旋消失.  相似文献   

6.
利用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建立了一套覆盖西北太平洋的涡尺度分辨率环流模型,并对吕宋海峡附近的环流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吕宋海峡120.75°E断面净流量季节变化显著,全年均为西向输运,6月份达到最小,为0.40×106 m3/s,然后逐渐增大,在12月份达到最大,为6.14×106 m3/s,全年平均流量为3.04×106 m3/s。在500 m以浅,秋、冬季都有明显的黑潮流套存在,并伴有黑潮分支入侵南海,而春、夏季黑潮南海分支减弱或消失,黑潮入侵不明显。在500 m以深,冬、春季,吕宋海峡以东有非常明显的南向流存在,流速约10 cm/s,而到了夏、秋季该南向流出现明显的减弱,黑潮与南海的水交换主要通过吕宋海峡以北的吕宋海沟进行。在垂向结构上,120.75°E断面浅层呈多流核结构,并且流核的位置和强弱受黑潮的季节性变化影响显著,深层流的季节变化不大。在年际尺度方面,吕宋海峡年际体积输运量异常与Niño3.4滞后6个月相关系数达到41.6%,吕宋海峡水交换与ENSO现象有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存在2~3 a和准8 a周期的年际变化。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分辨率的OFES数据,通过对中南半岛和海南岛沿岸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断面进行流速剖面分析和体积输送量计算,初步探讨了南海西边界流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南海西边界流的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夏季向北流,冬季向南流,且冬季强于夏季.在体积输送大小上,越南沿岸流的体积输送量大小为(7.4±7.0)Sv,紧邻海南岛的沿岸流大小仅为(0.57±0.5)Sv,112.0°E以东的海南沿岸西边界流体积输送大小约为(4.8±1.9)Sv,并且常年向南流动.夏季的南海西边界流在北上到达中南半岛的东南部以后偏离岸线向东流动.随着夏季风的盛行,离岸流的流速变大,主轴发生了明显的摆动,由14.0°N移动到了10.0°N.离岸流对西边界流有着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南海 18°N 断面 上的体积和热盐输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5—2008年4年中南海北部开放航次所获得的水文观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卫星高度计遥感资料,采用动力计算方法计算南海18°N断面的经向地转流,并与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ADCP)走航观测资料进行对比,进而计算出通过南海18°N断面1000m以浅的各站位以及断面上总的经向地转体积、热、盐输运量。结果表明,2005—2008年南海北部开放航次期间18°N断面上的经向地转流呈相间带状分布,各站位经向地转流流速垂向分布和ADCP观测的大体一致。从卫星高度计获得的海面高度场可知,经向地转流流向的空间变化与海洋中尺度涡旋的活动密切相关。2005—2007年航次期间南海18°N断面上1000m以浅总的经向地转体积、热、盐输运均为南向输运,其3年的平均输运量分别为11.8Sv(1Sv=106m3.s 1)、0.38PW、418.8Gg.s 1;其年际间差别较大,经向地转体积、热、盐输运量均为2005年最大,2006年次之,2007年最小。2008年110°—117°E之间1000m以浅总的海水地转体积、热、盐输运量分别为7.3Sv、0.22PW、259.4Gg.s 1。  相似文献   

9.
利用1958年1月~2007年12月的SODA资料,系统地研究了500m以浅索马里流系的结构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夏季风期间索马里流系主要表现为向北的沿岸流和准静止的双涡旋系统,垂向则以沿岸上升流为主,最强上升流位于8°N~11°N;冬季风期间则为向南的沿岸流和越赤道向北的潜流,且沿岸以下沉运动为主导。索马里流系具有较复杂的分层结构,这种复杂性尤其表现为1~3月赤道附近和6~10月3°N附近分别出现的"南-北-南"和"北-南-北"经向流三层结构。此外,沿岸流量具有明显的半年周期和年周期。究其原因,海面风应力是索马里流系结构季节变化的1个驱动因子,沿岸流向的季节性变化、大涡旋及上升流的形成都与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洋山港区动力泥沙过程研究—兼论北岛链汊道封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 2006 年 4 月 8 - 17 日、8 月 9 - 16 日和 2007 年 1 月 13 - 25 日在杭州湾口的洋山港海域一固定观测点(平均水深约 15 m)用"海床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观测了潮位、波浪、潮流、近底悬沙浓度等要素.结果表明:( 1)研究区波浪较弱,平均有效波高为 0.53 ~ 0.65 m,常风条件下波高受水深控制,而强风天气时波高受风速控制.( 2)港区潮流较强.最大流速为 238 cm / s,观测期间平均流速在中、上层均 > 80 cm / s,而在近底层<40 cm / s.潮流以离底 4.7 ~ 5.7 m 为分界层,分界层以上以落潮流占优势,分界层以下以涨潮流占优势.涨、落潮流流向分别在 310°~ 320°和 130°~ 140°之间,涨、落潮主流比洋山港工程前向右偏转约 20°.( 3)余流流速由底层向表层递增,上层和表层均大于 10 cm / s,中、下层为 4 cm / s左右;余流流向,底层约为 322°,2.7 ~5 .7 m 层为 56°~ 85°,6.7 m 以上为 103°~ 166°.( 4)2006 年 4 月小潮和 8 月大潮平均悬沙浓度分别为 0.81 kg / m3 和1.46 kg / m3.悬沙浓度涨潮大于落潮,涨急时悬沙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11.
菲律宾东部沿岸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宗信  白虹 《海洋科学》1993,17(2):48-51
根据1986~1989年间9~10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船在菲律宾东部海域获得的CTD调查资料,分析了菲律宾东部沿岸流。分析得出,菲律宾东部沿岸流是一支每年都存在的南向流,除个别海域外,流速均小于20cm/s,是一支较弱的流。但这支流有一明显特征,除在该流源地外,最大流速值是在200m水层或者更深的地方。它的最大宽度约为200km,主要水体集中在700m以浅的水层。我们认为岸形影响是该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6 ~ 2007年“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项目在台湾海峡西侧获取的大面水温、盐度走航资料,结合座底式海床基系统获取的海流剖面以及近海底水温观测结果,系统地阐述了台湾海峡西侧水动力环境在春、夏和晚秋初冬3个季节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春季台湾海峡西侧海水垂向混合比较均一,等温线和等盐线分布大致与岸线平行,盐度和水温呈现从北往南逐渐升高、自近岸向远岸递增的特点.福建沿岸海流具有明显的正压海流特征,且为逆风的东北向海流,其最大流速(约0.25 m/s)出现在泉州外海;与此相对应,浙闽沿岸水仅局限于泉州以北近岸海域的中上水层,其盐度小于32.4.夏季台湾海峡西侧局部海域呈现典型的上升流特征,汕头、东山和南日岛外海近海底存在着明显的低温(<25℃)高盐水(>33.8)涌升中心.福建沿岸海流流向与盛行的西南季风一致,除汕头外海10 m层流速(0.19 m/s)比25 m层流速(约0.15 m/s)略大,其他海域仍具有正压流特点,最大流速(约0.40 m/s)出现在平潭外海附近.晚秋初冬台湾海峡西侧海域盐度和水温的空间分布比较接近,整体呈近岸低外海高,并随纬度降低而增加.调查期间浙闽沿岸水在2007年12月26日左右开始出现在平潭岛外海附近,随后从2008年1月15日左右整个台湾海峡西侧被南下的浙闽沿岸冷水(<17℃)控制;厦门以南近海余流流速明显小于厦门以北海域,并存在着显著的垂向流剪切.  相似文献   

13.
丁宗信  白虹 《海洋与湖沼》1993,24(4):433-439
通过对1988年和1989年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船在菲律宾以东海域获得的CTD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在萨马(Samar)岛以东海域200m层下存在着一个东西跨度约为3个经度、南北跨度约为3个纬度的次表层暖涡,本文简称为Samar暖涡。这个暖流的强度、位置及其所潜在的深度范围均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这些变化与棉兰老潜流的变化是一致的。当棉兰老潜流强时,Samar暖涡也强;反之它也弱。由此可以看出,棉兰老潜流和Samar暖涡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流速20d振荡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凡  吴德星 《海洋与湖沼》1999,30(3):333-341
通过对1985年1月1日—1986年12月31日沿赤道5个锚定浮标站表层流速资料的分析,发现在140°W与108°W之间表层流速v存在一周期约为20d的显著振荡。该振荡是由波长约2000km、以1.15-1.23m/s的波速向西传播的波动引起的。该波动被推断为第二斜压模态混合Rossby惯性重力波。带通滤波和低通滤波结果表明,以110°W测站为例,20d振荡流速构方根为21.8cm/s(纬向)和22.1cm/s(经向);单一流速振幅的特征值为30-50cm/s,最大振幅可达70cm/s;u季节变化的均方根小于17cm/s,v无明显季节变化。年平均流速通常小于5cm/s。以上各统计量表明,20d周期波动引起的v振荡在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流速变化中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2018–2019年粤西阳江沿岸流海域多站点周年观测水文气象实测资料,发现2019年春季和夏季阳江沿岸流海域存在激流现象。研究结果表明:(1)2019年5月5日凌晨6时,观测站点2 m水深处流速达到164.7 cm/s,9 m水深处流速达到127.6 cm/s。2019年8月1日凌晨4时至5时,阳江沙扒海域2 m水深处流速达到161.8 cm/s,9 m水深处流速达到156.6 cm/s。(2)粤西沿岸流阳江20~30 m水深海域春夏季突发性强流具有典型的激流特征。激流在涨急时刻发生在海洋表层,持续2~4 h。(3)在西南风与东北风转换期间,粤西沿岸海域容易形成海水幅聚带,近岸海域海平面上升,外海海域海平面下降,强劲的自岸向外水平压强梯度力导致近岸海水加强向西运动,从而产生激流。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水东湾海域利用现状及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迫切需要,对其海洋水文要素开展野外调查,以清晰理解其潮流特征,并据此进行潮流三维数值模拟.调查结果显示,水东湾观测期间的实测潮差在2.6~2.9 m之间,平均潮差约2.8 m,湾口潮差最大,湾顶海域潮差最小,涨潮历时略长于落潮,属不正规半日潮;各观测站位的最大流速相差较大,最高值出现在湾口深槽,为134 cm/s,最低值出现在湾顶浅海海域,为31 cm/s,最大流速水平分布基本上呈现为从湾口向湾顶递减态势.模拟结果显示,水东湾内潮流基本沿潮汐通道呈往复流动,涨潮流向介于280°~300°之间,流速在0.28~1.36 m/s范围内变化;落潮流向介于128°~180°之间,流速在0.56~1.44 m/s范围内变化,流矢受地形限制显著.  相似文献   

17.
吕宋海峡纬向海流及质量输送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分析和计算了吕宋海峡PR21断面最近海洋调查的部分CTD资料和ADCP资料,再一次证明吕宋海峡常年存在纬向流。但对于天气尺度而言,该流型是多变的。根据高分辨率的海洋环流数值模式4a(1992~1996年)海平面高度(SSH)的输出值,运用地转关系估计了吕宋海峡纬向流的月平均值。研究表明;通过海峡流入、流出南海纬向流的深度一般达到500m左右,200m以上流速较大,平均流速为50cm/s,最大时达80cm/s以上。500m以下的纬向地转流流速较小,通常小于10cm/s.由大洋进入海峡的入流位置位于海峡的中部和南部,月平均入流最大值出现在11月,为50cm/s.位于海峡的北部和南部上层海洋的月平均出流,最大流速亦出现在11月,也为50cm/s,这与秋季北赤道流分叉位置最北(15°N),春季分叉位置最南(14°N)有关。上层流入、流出海峡的流量的月平均值分别约为10×106m3/s和5×106m3/s.当东北季风盛行时(从10月到翌年2月),流入海峡的流量远大于流出海峡的流量,两者的差可达8×106m3/s,而在其他季节两者的差仅为3×106m3/s.这说明东北季风盛行时,会有较多的水从南海南?  相似文献   

18.
热带大西洋表层环流及其月变化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云  胡建宇 《海洋学报》2004,26(6):1-12
应用1993年4月至2001年3月的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遥感资料,分析了8 a平均热带大西洋(15°S~25°N,5°~50°W)表层环流结构的月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热带大西洋表层环流中高纬度海区流速较小,赤道附近流速较大,表层环流系统大部分流系月变化不明显,部分流系月际波动较显著.具体来说,西南向的北赤道流下半年的纬向流速分量比上半年大.非洲沿岸流在5~11月流向为东北向,在其他月份主要为东南向.北赤道逆流可以分成两部分:25°W以东海区,北赤道逆流常年流向向东,到9月份前后流速达到最大值(约0.25 cm/s);25°W以西海区,7月至翌年1月流向向东,2~6月北赤道逆流减小,并有西向流产生.2°S~2°N,15°W以东海区的南赤道流在1~3月、9~10月流向向东,其他月份流向向西.南赤道流可认为是由南、北两支西向的海流构成,这两支海流的流轴分别位于6°S和1°N,在6~7月北支流速达到最大值0.6 m/s.南美洲纳塔耳东部西北向的北巴西海流流速月际变化不大,在5~6月份流速达到最大值0.3~0.4 m/s.相应的卫星风场遥感资料的分析表明热带大西洋表层环流结构的月变化特征与风场的分布及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用World Ocean Atlas 2001的月平均温盐数据反演出来的表层地转流场以及卫星跟踪ARGOS漂流浮标观测进行的对比验证表明,上述遥感分析的地转流场结果与水文数据以及海上观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吕宋海峡120°E断面水交换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7年7~8月吕宋海峡120°E断面(18.5°N~21.5°N)CTD观测数据,分析了该断面的温度、盐度和密度分布特征,并用动力计箅方法计算了断面的流速,得到了通过该断面的海水体积通量.计算结果显示,通过断面的海水主要由南海向太平洋输送,总的交换量为3.15 Sv.19°30'N~20°30'N之间,南海水通过吕宋海峡进入太平洋,而19°30'N以南和20°30'N以北至21°30'N之间.海水由太平洋进入南海.此外,流出吕宋海峡的表层流速最大可达1.3 m/s,流入南海的表层流速最大可达60 cm/s,位于19°30'N以南.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长江口外海域海流的特征及其季节和垂向变化规律,于2006年8月1日-2007年7月31日在长江口外海域(平均水深约46.0m)利用大型浮标进行了1年的分层海流流速流向观测。结果表明:(1)该海域海流为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流,在垂向上流向较一致,季节变化不显著。(2)长江口外海域水平流速总体较大,夏季表层最大流速为128.5cm/s,冬季最大表层流速为105.5cm/s;垂线平均流速相近(差异<8.0 cm/s),夏季流速最大为47.0cm/s,冬季为40.8cm/s。小潮的平均流速为26.5cm/s,大潮平均流速为小潮的2倍。(3)剖面各层流速垂向差异明显,最大流速出现在表层(春季和冬季)或次表层(夏季和秋季),最小流速均出现在底层;各层的最大平均流速为57.9cm/s,出现在夏季的18m层。(4)垂线平均余流为7.5~11.3 cm/s,春季最强冬季最弱;春季和冬季各层余流均为东向,夏季和秋季基本为东北向或北向。(5)观测海域海流受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季风、潮汐等动力作用的共同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