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190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82篇
地质学   147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不同平衡堆载条件下桩基承载特性的原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会元  戴国亮  龚维明  朱中发 《岩土力学》2015,36(11):3063-3070
沿海吹填围垦地区土质较差,淤泥软弱土层较厚,在后期填土作用下土体会产生很大的固结沉降。后期不同堆载填土方式对桥梁基础影响较大,可降低基桩承载力,同时平衡堆载主要增加基桩的沉降,而不平衡堆载则对基桩水平位移影响较大。结合台州湾大桥工程建设,选取3根基桩进行了平衡堆载(围载)试验,另外,选取了3根基桩进行了不平衡堆载试验,研究不同堆载条件下对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平衡堆载条件下主要引起桩侧产生负摩阻力,堆载高度达到4 m,堆载面积为24 m×16 m时,负摩阻力总和达到2 687 kN左右,中性点深度约为29.5 m,约为0.36倍桩长,且负摩阻力的发展是随时间而变化的;不平衡堆载条件下主要产生土拱效应,使桩基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试验中不平衡堆载对吹填区的影响主要在距离地面20 m范围之内,土中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距离地面4~5 m左右位置,而桩身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桩顶。  相似文献   
102.
基于ANSYS LS-DYNA建立桥梁的墩-承台-桩-土有限元显式动力学模型,模拟桥梁的桩基础在承台上表面施加冲击荷载后完整桩和有断裂缺陷桩的竖向速度响应,分六桩-承台和八桩-承台两种桩基础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所要检测的基桩对应的承台上表面施加冲击力,产生的应力波通过承台到达下方的基桩后沿桩身向下传播,类似于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的原理,应力波在到达桩底桩土交界面或者断裂面等阻抗变化较大处会发生应力波反射,在桩头处的竖向速度响应波形曲线中能识别出反射回的应力波,进而判别桩是完整还是存在断裂损伤;数值计算同时记录承台表面的竖向速度响应,发现承台表面的竖向速度响应波形比桩头处的竖向速度响应波形由于应力波在桩承台界面的多次反射而更加复杂,难以准确判断反射波。  相似文献   
103.
液化场地桥梁群桩基抗震分析简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已完成的液化场地土—桩—桥梁结构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利用两步法、等效单桩法,建立了液化场地群桩基础抗震分析的动力非线性文克尔地基梁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首先,按照等刚度原则将群桩简化为等效单桩;其次,选用弹簧元件和阻尼原件并联的宏单元模拟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然后,计算地震作用下自由场地的土体位移和孔压比;最后,将地震作用下自由场地土体位移和孔压比作为模型的外部激励,计算桩的动力反应规律。将简化方法计算结果与液化场地桥梁桩基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吻合较好,验证了简化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4.
在国内外众多破坏性地震中,几乎都有程度不等的桥梁破坏,如倒塌、桥墩倾斜、偏移或沉陷等.本研究的是改进和完善多通道强震动数据采集器的软硬件功能,研发拥有自主技术、价格便宜的多通道数字采集设备;在对国内外桥梁数据分析和结构健康诊断、损伤识别方法综合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及实际桥梁检验4个方面对运营桥梁展开研究;基于实桥实验及观测数据,研发一套可视化的有限元分析与评价软件系统,提供强震监测实际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可视化对比显示,提出符合现行规范的桥梁抗震性能评价结果,为业主决策提供技术支持;研究桥梁监测数据实时接收、汇集与显示技术,及数据分析、有限元分析等子系统与数据库连接的方法与调用技术,开发桥梁监测、安全评估与可视化技术集成的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05.
铁路连续梁拱组合桥基于摩擦摆支座的减隔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铁路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的支座减、隔震设计.针对该桥梁的特点提出了摩擦摆支座减、隔震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建立全桥计算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摩擦摆支座的减、隔震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摩擦摆支座可以显著地减小结构顺桥向的最大地震弯矩及拱顶变形,横桥向的减、隔震效果受输入地震动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6.
基于IDA的高墩大跨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我国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仅适用于墩高40m以下规则桥梁的现状,以一常见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采用IDA方法分析了桥梁结构在15条地震动下的动态响应,得到桥墩各截面在所有地震动作用下的曲率包络图。以高墩最不利截面的材料损伤应变所对应的截面曲率为损伤指标,结合能力需求比对数回归分析,计算了高墩在不同损伤状态下的破坏概率,建立了墩柱易损性曲线,同时还建立了梁端支座的易损性曲线。基于联合失效概率分析方法,形成了桥梁系统易损性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薄壁空心墩连续刚构桥在强地震作用下高墩发生破坏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墩顶和墩底区域;墩柱发生完全破坏的概率极小,但桥台处梁端活动支座的地震损伤概率较高;桥梁系统损伤概率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高墩大跨桥梁的真实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07.
以某城市立交工程匝道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软件建立了全桥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反应谱方法研究了不同的曲率半径及地震激励方向对曲线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曲率半径对曲线桥梁前3阶自振频率影响比较明显;不同曲率半径及地震激励方向对曲线桥梁各墩地震反应的影响较大;应用0.~ 180.旋转激励法输入反应谱可以获得各个桥墩的最不利地震反应,且与《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中规定的输入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8.
基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根据大跨高墩桥梁的结构特点,利用水平和转动弹簧单元建立了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大跨高墩桥梁的有限元计算分析模型,并结合现行的《铁路工程抗震规范》,合理地选取强震记录作为地震动输入,进行了大跨高墩桥梁的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较软的土质条件会导致大跨高墩桥梁弹塑性地震响应的增大;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则是影响数值计算结果增大的重要因素;土结构相互作用并没有改变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对超高桥墩弹塑性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大跨超高桥墩的抗震设计和验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凌贤长  唐亮  苏雷  徐鹏举 《地震学刊》2011,(5):490-495,500
评述了我国液化场地和侧向扩流场地桥梁桩基抗震设计规范。总结了中日两国液化场地和侧向扩流场地桥梁桩基的抗震设计方法与技术细节,阐述了日本规范中液化场地和侧向扩流场地桥梁桩基抗震设计中的液化地基土反力折减系数的确定方法,以及土体液化侧向扩流对桩作用力的计算模式。指出我国规范中在液化和侧向扩流场地桩的抗震分析方法、不同土层分界处桩的抗震措施、桩的竖向承载力及桩的屈曲稳定性分析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给出了亟待改进的初步建议。这对我国桥梁工程的抗震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供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0.
新型FMCW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在大桥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变形监测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监测手段,该方法拥有高精度,覆盖面大等优点。基于FMCW技术的Fast-GBSAR系统采用调频连续波技术,相较于国内已有的基于步进连续波技术的类似系统,该系统处理速度提高30倍,并拥有更高的可靠性。Fast-GBSAR在国内已对多座大桥进行了公开测试,监测结果表明Fast-GBSAR测量精度能达到0.01 mm,在变形监测领域极具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