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0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382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108篇
地球物理   104篇
地质学   1050篇
海洋学   282篇
综合类   143篇
自然地理   65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0年   4篇
  1949年   3篇
  1948年   3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4篇
  1945年   2篇
  1944年   6篇
  1943年   5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7篇
  194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11.
卫林 《自然资源》1993,(6):22-28
本文依据任何一个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影响都存在3个基点,通过必要的简化假设,推导出一个简单适用能反映各种植物性状特征(如单产,材积量,平均胸径等)与水热因子关系的W-T模式,经检验拟合效果好,并可进一步用于植物分布。配置,产量分析以及气候变化对农林影响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2.
辽宁本溪早石炭世植物化石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相似文献   
113.
114.
本文对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毗邻地区近20个剖面(点)的黄土沉积进行了孢粉分析表明,自晚更新世以来,研究区黄土剖面中古土壤层的孢粉种类、数量以及木本植物花粉成分均比黄土中多得多,反映了该时期研究区的气候条件比现今要温和湿润,植被较繁茂,以后逐渐旱化,但并不连续。此阶段研究区主要植物群的演替规律是:针叶林→森林草原→草原。  相似文献   
115.
作者研究了北京十三陵雾迷山组微体植物化石,认为这些微体植物均具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性以适应不同的微环境,构成不同的生物群落,包括藻席群落和非藻席群落。两种群落的份子保存为化石时有时相互混合,共同构成一个微化石组合。识别和区分同一组合不同群落份子对恢复其生活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6.
117.
118.
新疆昆仑山乌斯腾塔格—喀拉米兰地区晚三叠世植物群Drepanozamites nilssoni-Otozamites indosinensis-Thinnfeldia nordenskioldi-Glossophyllum sheisense等的首次发现,揭示了该地区中国南方型晚三叠世植物群的面貌.对研究新疆南部地区晚三叠世地层、中国地层区划及晚三叠世植物群地理分区、以及板块构造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9.
古植代陆地维管植物的多样演化和绝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中明 《地质论评》1994,40(3):237-244
本文描述了石炭-二叠纪陆地维管植物在物种,生态和遗传方面的多样性,并根据古生代末这些植物在时空上的演化过程和数量统计数字,确认二叠-三叠纪集群绝灭事件同样在植物中存在,进而还探讨了植物集群绝灭事件发生的原因,笔者认为其直接外部原因,可能是局部地质事件(如:构造活动,火山爆发)引起热带雨林大面积消失,使气候变干埋所致。又根据当今对化石植物生殖生物学的研究结果,认为当时大部分植物(即古植代植物)的生殖  相似文献   
120.
适宜于盐碱地的植物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