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383篇
海洋学   121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13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柴达木低品位固体钾矿溶解转化率与品位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缺钾大国,探明的可溶性钾盐十分有限,柴达木盆地是我国盐湖钾盐的聚集地,含水层骨架中含有数亿吨低品位固体钾矿,开发出这些低品位固体钾盐对增加国内钾肥供给,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历经十年开发出低品位固体钾盐的浸泡式溶解转化方法,试验表明,固体钾盐的溶解转化率随固体钾品位的增加而增加,累计溶解转化率为56%~98%。该技术在柴达木多个盐湖得到推广应用,察尔汗盐湖保有固体钾盐达2.96×10~8 t,平均品位KCl为1.24%,根据试验数据回归分析溶解转化率77%,可溶解转化出钾盐(KCl)约2.28×10~8 t,柴达木盆地盐湖保有3.43×10~8 t固体钾盐,平均品位KCl为1.25%,溶解转化率78%,可溶解转化出钾盐(KCl)2.68×10~8 t,大幅度增加了钾盐储备量。  相似文献   
42.
麻痹性贝毒PSP在紫贻贝体内的累积、转化与排出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于1998年9月在青岛鲁迅公园附近礁石区采集紫贻贝(Mytilus edulis),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初步研究了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HK)产生的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在其体内累积、转化与排出的规律。结果表明,在累积实验阶段,紫贻贝内脏的和肌肉中的PSP毒素含量均随实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累积实验结束时,平均每只贝体内的PSP毒素含量为13.40nmol,毒性水平为12.24ugSTXEq/100g,紫贻贝内脏中的毒素含量远远高于肌肉,内脏中PSP毒素占贝体内PSP毒素总量的97.5%。在8天的排出实验阶段,贝体内的PSP毒素总量呈下降趋势,实验结束时,PSP毒素共排除了约50%,每天排除率约为9%。  相似文献   
43.
以苜蓿转化细胞系和对照细胞系为材料 ,利用同位素标志方法研究了 3种大分子物质——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动态。结果表明 ,与对照细胞系相比 ,转化细胞系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 ,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旺盛 ,合成速度显著提高。同时 ,转化细胞系 DNA、RNA和蛋白质出现最大合成速度的时间均相应地延迟。  相似文献   
44.
1Introduction The ocean covering more than 70% of theearth’s surface represents a less explored environ-ment for microbial diversity(Yu etal., 2005). As agreat promising source for new natural productswhich have not been observed from terrestrial micro-o…  相似文献   
45.
为推动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文章论述国内和国际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在资源量、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现阶段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未来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在顶层规划、关键核心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技术示范应用、成果转化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发展建议,从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和海洋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46.
基岩水与平原水转换关系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岩水与平原水转化关系的研究是搞清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途径、方式及流量进而进行水资源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河西走廊地区为例,分析了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对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结合该地区地质地貌特点,选用了EH-4电导率成像系统、自然电位法技术组合进行了实例勘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前人的假说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该内容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7.
7月23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通报电视电话会上,国土资源部确定下半年八项重点工作。一是继续扎实推进“双保行动”;二是要切实做好“大讨论”成果转化:三要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相似文献   
48.
Earthworms are the important constituents in the decayed food web and the main ecological conditioners in the process of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mineraliz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organic carbon (C) and total nitrogen (N) in the broad-leaved litters ingested by earthworms was researched by means of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Experimenta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broad-leaved Korea Pine mixed forest in Liangshui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 (47°10′50″N, 128°53′20″E) in the northeastern Xiao Hinggan Mountains of Northeast China. The contents of organic C and total N in earthworms, leaf litters and earthworm faec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ganic C content was in the fol- lowing order: leaf litters>faeces>earthworms, while total N content was contrary to that of the organic C. The organic C contents in the different leaf litters were in the following order: Tilia amurensis>Betula costata>Acer mono, whereas the total N contents in the different leaf litters were: Betula costata>Tilia amurensis>Acer mono. The contents of organic C and total N in the faeces from the different leaf litters were almost consistent with the contents of the leaf litters. After the leaf litters were ingested by earthworms, the organic C, which was transformed to increase earthworms' weights, ac- counted for 3.90%-13.31% of the total ingestion by earthworms, while that in the earthworm faeces accounted for 6.14%-13.70%. The transformed organic C through the other metabolism (e.g., respiration) of earthworms accounted for 75.04%-89.92%. The ingested organic C by earthworms was mostly used for metabolic activities. The N ingested by earthworms was less than organic C. It is estimated that 37.08% of total N was transformed to increase the earthworm's weight, 19.97% into earthworm faeces and 47.86% for the consumption of the earthworm's activities. The earthworms not only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organic C and total N in the soil, but also decreased the values of C/N in the soil and leaf litters. Earthworms play a major role in the leaf litters' decompo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49.
倾斜平面内的渗流问题在倾斜岩层与裂隙岩层地区,特别是在这类岩层地区开凿隧道、巷道等地下工程时是常见的。但是,这类问题的系统基本理论则很少见到,特别是将这类问题与隧道涌水量计算相联系的理论则更罕见。就此问题,给出了这类渗流问题的坐标系的选取与各种基本方程、定解条件、数学模型、隧道在倾斜剖面中的形体变态理论和两类隧道单宽涌水量的转化等较系统、较完整的一套基本理论。这些理论对实际工程和理论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含油气盆地内可以存在多个油气成藏动力系统,相应地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驱动机制也不尽相同。驱动机制转换是油气穿越不同成藏动力系统发生运移的动力学纽带,也是进行系统与系统间能量传递和油气运移规律的研究。基于地层流体压力、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油气显示和钻测井等资料,经过对济阳坳陷牛庄洼陷及其南缘地区古近系的油气成藏动力系统分析,发现在异常流体压力系统边缘存在着油气运移由超压驱动向浮力驱动的转换过程。在驱动机制转换过程中,烃类物质首先从超压驱动的油、气和水混相流体中分离,在油源断层附近的输导层内经历了短暂停留和聚集后,然后在自身浮力驱动下发生继续运移,相应烃类物质经历的地质色层效应增强。对成藏动力系统间油气驱动机制转换的研究将加深油气运移过程中关键环节的认识,从而更加精细追踪油气运移路径。另外,驱动机制转换过程揭示出在成藏动力系统边缘具有复杂的油气成藏动力学条件和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