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6篇
  免费   734篇
  国内免费   694篇
测绘学   395篇
大气科学   645篇
地球物理   1013篇
地质学   1460篇
海洋学   575篇
天文学   181篇
综合类   286篇
自然地理   53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Q矢量理论在暴雨分析中的应用介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Q矢量理论的产生、应用发展和Q矢量的几种常用形式以及Q矢量理论在暴雨中尺度诊断分析中的应用和Q矢量分解在天气分析中的应用;分析不同类型暴雨过程Q矢量研究结果,表明Q矢量可以很好地揭示暴雨天气过程中次级环流及一些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分布演变,为内陆地区暴雨中尺度分析提供更多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2.
抚顺城区段浑河断裂现今活动性研究的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以往关于抚顺城区段浑河断裂现今构造活动性的主要文献所采用的地壳形变测量资料及其结论的科学性作了述评,认为得出的抚顺城区段浑河断裂现今构造活动明显或不明显的结论尚缺乏充分的依据,提出了进一步研究该断裂现今构造活动性的建议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3.
丽江7.0级地震重力前兆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申重阳  李辉  付广裕 《地震学报》2003,25(2):163-171
为了研究1996年丽江MS7.0地震前地震孕育过程或前兆表现,利用滇西地震实验场内高精度重复重力观测数据,结合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推断结果,并考虑到观测数据和模型粗差, 采用稳健或抗差-贝叶斯最小二乘算法和多断层位错模型,首次初步反演获得了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滑动的时间变化分布.结果表明,1990~1997年断层运动的时间变化,较好地反映了1996年丽江MS7.0地震孕育过程.其主要前兆模式图象具有主震余震型特征,遵循地壳内部密度和地壳形变耦合运动模式(简称DD耦合运动模式).   相似文献   
124.
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相干函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通过弹性半空间内位错源的数值解法研究了曲岩地震动相干函数,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一些典型场地的地表地震动相干函数,两的对比结果表明:复杂场地对地震动相干函数的影响强烈。  相似文献   
125.
郑魁香 《地震研究》2003,26(2):112-119
在北纬 2 1°~ 2 6° ,东经 119°~ 12 3°内 ,依据板块运动、地体构造界线、活动断层分析和强震震中分布四个因素 ,绘制台湾地区的地震地体构造区分图 ;将台湾地区分成东西两个地震区 ;E1~E4、W1~W4等共八个地震带。根据强震幕式分析、地震活动性水平分析、地震频次与缺震异常分析和空区与条带分析四个地震趋势分析步骤 ,分析 2 0 0 1年和 2 0 0 2年台湾地区的中强地震趋势。实际地震结果表明 ,这种地震趋势分析方法在台湾地区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6.
"2001.9.18"华西突发性强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利用地面、高空和卫星观测等资料,分析了2001年9月18~20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侧的强暴雨天气过程,揭示了暴雨的激发机制和若于中尺度特征.主要结果是(1)导致本次突发性强暴雨天气的中尺度系统是在一天内,在同一区域重复新生的2个中-β尺度对流云团.(2)边界层东南低空急流的不断加强和非地转变化对强降水天气起积极作用.(3)在强降水天气发生的每一时段,散度变化均较涡度变化对强降水天气的指示性好,前者与暴雨的关系更为密切.(4)大气运动非平衡强迫激发气流辐合增长是强降水天气的主要激发机制,未来12 h强降水发生的区域、降水强度、中心变化与非平衡强负值区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7.
1前言由于大气运动的多尺度特征,因而我们可以利用尺度分离技术将我们所关心的波动从其它波动中分离出来。暴雨、强对流等剧烈天气与中小尺度系统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利用中尺度带通滤波器从常规资料中分析出中小尺度天气系统,进而分析其分布特征及活动情况。滤波器可以看成是一个吸能器,它能有效地吸收某些波长的波动能量,却几乎不吸收其它波长的波动能量。对于某一谐波分量,滤波后的波振辐A′与未经滤波的波振幅A之比即R(k)=A′/A,称为响应函数,它是一个与波数有关的函数。一个优良的滤波器应当使被保留波动的响应函数R趋…  相似文献   
128.
热惯量法在监测土壤表层水分变化中的研究   总被引:95,自引:2,他引:95  
余涛  田国良 《遥感学报》1997,1(1):24-31,80
利用遥感方法监测一定层水深土壤水分变化,关键是建立卫星数据与地表水热变化关系,该文地遥感定量反演土壤水热变化的数值模拟系统及热惯量在其边界,初始条件确定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的简述,并介绍了热惯量法求解表层水分含量的发展概况,为进一步提高定量化监测方法的地必琢计算精度,该文发展了地表能量平均方程的一种新的化简方法,经过这样的处理,可从遥感图象数据直接得到真实热惯量值,进而得到土壤水分含量分布,通过野外实  相似文献   
129.
数字地震数据的处理研究—真实地面运动的复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讨论了在频域中真实地面运动的复原问题,借助于一个稳定的六阶带通滤波器可使地震仪反演系统趋于稳定,最后由关分方程递归求出真实地动位移,结果表明,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仪器其原始响应不同,但由其复原的真实地面运动结果却有相当好的一致性。这证明了所采用的复原方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30.
利用国家攀登计划所属的重大项目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课题所布设和施测的GPS网的高精度观测结果,研究了中国西南地区构造块体的运动模型.认为目前高精度GPS观测资料已可以提供有关中国大陆构造块体水平运动的可信信息.得到的运动模型的初步结果为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动力学机制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复测区域的运动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地震活动、地震危险性的关系.认为初步的观测结果是令人鼓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