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279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782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0年   2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邓泽之  王刚  金伟 《岩土力学》2023,(10):2921-2928
潜蚀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内部不稳定土中的可动细颗粒沿孔隙通道迁移的现象。在潜蚀的数值分析中,描述渗流作用下土中沉积细颗粒向流动细颗粒转化过程的潜蚀本构模型是数值分析结果可靠与否的核心。当前已存在不少基于恒定水力条件提出的潜蚀模型,但考虑水力波动作用的潜蚀模型还较为欠缺。首先,对不同水力条件下细颗粒迁移机制进行了归纳总结,强调了波动水力条件下细颗粒迁移机制的特殊性。然后,基于细观物理机制,利用沉积细颗粒向流动细颗粒的体积转化速率,建立了一个可同时考虑孔隙流速大小、孔隙流速变化速率以及水力作用时间的潜蚀本构模型。基于一套拟合参数,该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已有试验研究中多种波动水力路径下的细粒流失过程,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2.
在干热岩水力压裂中,低温水接触高温地热储层诱发热冲击会加速储层裂隙萌生与扩展,强化干热岩储层的压裂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热冲击效应的起裂压力预测公式,该模型将热应力作用和力学参数劣化作用耦合到起裂压力的计算中.建立了考虑热冲击效应的热-水-力-损伤耦合模型,开展Morris全局灵敏度分析,研究了不同岩石初始温度、弹性模量、均质性指数、初始渗透率对水压裂隙扩展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压裂隙的起裂是热冲击导致的抗拉强度劣化、冷收缩产生的热应力和孔隙水压力三者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岩石初始温度的升高,热应力和抗拉强度劣化的贡献越大,表明热冲击效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得更加强烈.弹性模量、泊松比、热膨胀系数和表面换热系数的增加会降低起裂压力.表面换热系数和热膨胀系数是干热岩水力压裂过程中起裂压力的灵敏参数,并且与其他参数的相互作用较强.在EGS项目选址时,选择初始温度较高、弹性模量较大、初始渗透率较大和均质性指数较小的干热岩储层,有利于构建更复杂的裂隙网络.  相似文献   
993.
为查明岩溶地下水径流特征及连通性现状,验证西南某潜在污染区突发岩溶地下水污染与养殖排废的关系,开展连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荧光素钠在峰值期的平均浓度是稳定期的119倍,养殖排废区开挖的落水洞与岩溶下降泉之间存在直接水力关系,地下水径流速度约为3.0×10-3 m·s-1,流速低,总体自东南向西北径流;径流通道形态单一,连通性好。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在区域开展地下水同位素、水化学取样分析,研究了平谷泃河和洳河冲洪积扇地下水循环演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本次所取水样pH值为7.6~8.1,为中性水;阳离子含量均以Ca2+、Mg2+为主,占70%以上,阴离子含量以HCO3-为主,占82%以上,所取水样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均为HCO3·Ca·Mg型。研究区浅层第四系松散孔隙水δ2H值和δ18O值分别为64.9‰、9.08‰,深层第四系松散孔隙水δ2H值和δ18O值分别为67.6‰、δ18O值,基岩岩溶水δ2H值和δ18O值分别为64.5‰、9.36‰。基岩岩溶水稳定同位素含量均值与浅层地下水比较接近;浅层第四系松散孔隙水14C含量为46.7%~93.1%,深层水第四系松散孔隙水14C含量为40.23%~61.13%,基岩岩溶水...  相似文献   
995.
水力压裂是实现深层油气增产的关键技术,压裂储层裂缝扩展监测对于油气田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电磁法在裂缝监测中优势明显,但传统反演手段依赖于初始模型和约束条件,且反演精度受限,难以准确表征裂缝参数.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海洋捕食者优化算法(Improved Marine Predators Algorithm, IMPA)的电磁监测裂缝参数识别方法.首先,采用Sobol序列初始化种群,提出阶段差异划分的寻优方式,改进了寻优参数,增加了边界自适应约束条件;然后通过Rastrigin函数测试,验证了算法优化的有效性;最后构建基于面积观测和剖面观测下的水力压裂单缝缝长模型与方位模型,分析了IMPA算法在不同噪声影响下对裂缝参数识别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面积观测裂缝参数反演效果更稳定,反演精度更高,缝长反演相对误差小于0.15%,方位反演绝对误差小于0.04°;剖面观测反演效果受噪声影响程度稍大,缝长反演相对误差小于0.2%,方位反演绝对误差小于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