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238篇
测绘学   160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157篇
地质学   546篇
海洋学   271篇
天文学   58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1925年   1篇
  1923年   2篇
  19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选择典型岩溶地区广西大石围天坑群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2008年同期采集的大气干湿沉降、空气、土壤、地下河水和沉积物样品测试数据,运用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成分谱、分布特征和特征比值,结合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对比分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全年大气干湿物/土壤/地下河沉积物均以屈(Chr)、苯并[b]荧蒽(BbF)、苯并[k]荧蒽(BkF)、苯并[a]芘(BaP)4种4~6环PAHs为主;同期天坑空气/秋冬季于湿沉降物/地下河水以萘(Nap)、芴(Flu)、菲(Phe)和蒽(Ant)4种2~3环PAHs为主;各组介质中的PAHs存在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也有一定的差异.利用这种方法初步解释了岩溶地区土壤、地下河水和沉积物中PAHs污染的来源(或输入);同时证明了大气干湿沉降物是偏远岩溶地区土壤和地下河中PAHs的主要来源.因此建议在污染源调查过程中应把大气干湿沉降物列为PAHs污染源.  相似文献   
962.
东海多环旋沟藻的形态特征和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首次对分离自我国东海海域的多环旋沟藻(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 Margalef)藻株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学报道。通过运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扫描电镜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多环旋沟藻的形态和显微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其核糖体大亚基序列(LSU rDNA)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该藻以单细胞或链状细胞形态存在。通常链状包括2、4、8和16个细胞。横沟宽且深围绕细胞近2圈,内含鞭毛。纵沟窄并浅紧挨着横沟延伸。具有U形顶沟,细胞核大而圆,分布在上锥的前端。叶绿体棒状,数量较多并呈簇状分布。测序获得核糖体大亚基D1—D3区序列为870bp,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和Jukes-Cantor遗传距离矩阵可知东海多环旋沟藻藻株为东亚型。  相似文献   
963.
针对格型钢板桩结构的三种建模方法(考虑板桩间铰接特性,用壳体单元模拟板桩的有限元模型;不考虑板桩间铰接特性,用壳体单元模拟板桩的有限元模型;将格体看做一个整体,用实体单元模拟板桩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对各种建模方法得出的关于稳定性、破坏模式、格体环向应力、格体内外土体压力的相关结论进行比较,得到适合工程应用的建模方法。结果表明:三种有限元模型中,考虑板桩间铰接特性的壳体单元模型,因其考虑因素全面,是最准确的模型。对于重要工程,应采用考虑板桩间铰接特性的壳体单元模型进行计算。对于一般工程结构,在稳定性分析方面,三种有限元模型都很适用,由于壳体单元模型收敛性较差,建议采用比较成熟的实体单元模型进行简化;对于破坏模式和板桩间环向应力,建议采用不考虑板桩间铰接作用的壳体单元模型进行简化;对于结构背浪侧格型钢板桩结构格体外侧土体最大被动土压力和格内土体压力,采用不考虑板桩间铰接特性的壳体单元模型进行估算。结论对工程数值建模运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4.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3种多环芳烃-菲、芘和蒽对3种赤潮微藻-赤潮异弯藻、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菲、芘和蒽处理使3种赤潮微藻的光合速率有所提高,而较高浓度处理则降低了藻细胞的光合速率。3种多环芳烃-菲、芘和蒽胁迫对赤潮异弯藻光合速率的96h·EC50分别为0.089、0.110和0.124mg·L-1,对中肋骨条藻的96h半抑制剂量分别为0.103、0.127和0.138mg·L-1,对亚历山大藻的96h半抑制剂量分别为0.116、0.131和0.141mg·L-1,说明3种多环芳烃对赤潮微藻均表现出一定的毒性效应,其中菲的毒性作用最强。UV-B辐射(0.3J·m-2的辐射剂量)和多环芳烃的联合作用一方面增强了菲、芘和蒽对3种赤潮微藻光合效率的抑制作用,导致光合速率明显降低,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3种多环芳烃毒性作用的强弱,使芘的毒性作用变得最强。  相似文献   
965.
基于Fabry-Perot的中高层大气风速反演数据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高层大气风速反演需要精确的确定法布里-帕罗干涉仪(Fabry-Perot Interferometer,FPI)干涉条纹的圆心和半径.本文针对FPI非闭合式干涉环条纹,提出了新的条纹圆心和半径确定方法:首先对所得到的条纹强度分布进行噪声去除预处理:包括均值滤波和自适应滤波;然后初步确定圆心,以该圆心为中心作n条射线得到n条干涉环剖线,利用高斯函数拟合得到干涉环峰值位置,再利用所得峰值位置进行圆拟合得到新的圆心和半径;最后以新的圆心为初始圆心重复上述计算过程直到圆心坐标收敛.利用上述方法对FPI仿真数据进行处理,并用于中高层大气风速反演,得到风速值为96.9537 m/s(对应实际风速值约100 m/s)和7.528.2 m/s (对应实际风速值约10 m/s),将其与理论实际值进行比较,得到反演绝对误差分别为-2.977 m/s和-2.465 m/s,相对误差分别为-2.98%和-24.67%,表明上述方法满足中高层大气风速(一般为每秒几十米到几百米)的反演精度要求,初步论证了圆心和半径确定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6.
基于水准网的特点,结合广度优先遍历的思想,实现了生成树算法,并简化了Dijkstra算法在水准网中搜索最短路径时的应用,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967.
瑞典是欧洲重要矿产品生产国,矿业在瑞典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项目工作基础上,简要讨论了瑞典的矿业管理与矿业投资环境,包括地质与矿产工业概况、主要矿业管理机构、主要矿业管理法律、主要矿业权类型、主要矿业管理活动、矿山环境管理等,并在此基础上,对瑞典的矿业投资环境进行了初步评判。  相似文献   
968.
黑碳和燃烧源多环芳烃作为大火燃烧的产物有很强的化学惰性及生物惰性,能够在地层中长期稳定地保存,所以成为恢复古代大火历史的最常用指标。近年来世界各地二叠系—三叠系(P-Tr)界线地层中相继发现了黑碳(木炭等)和燃烧源多环芳烃等记录,特别是在煤山P-Tr界线地层,黑碳和燃烧源多环芳烃含量在生物灭绝线附近(25~26层)出现极高的峰值,据此首次明确地提出了P-Tr界线大火事件。P-Tr界线大火的规模、性质如何,与P-Tr界线生物灭绝有什么关系等,值得深入讨论和研究。大火事件发生在陆地上,通过其燃烧及排放的烟尘等,把陆地、大气和海洋密切联系起来,有利于通过系统的整体观来研究当时的气候环境变迁。因此,在回顾和总结P-Tr界线地层中的大火燃烧记录基础上,评述了大火事件与生物灭绝及相关地质事件和环境变化之间的联系,以期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为P-Tr界线生物灭绝及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69.
小柳沟钨钼多金属矿区位于北祁连多金属成矿带的西段,矿区褶皱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地层岩石变形强烈,变质深。对矿区水工环评价至关重要,对矿床的开采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970.
对锚索梁支护及组合构件耦合支护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锚索梁支护系统组合构件耦合支护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以“先控后让再抗”支护理念为指导,研发出高强让压型锚索箱梁支护系统。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支护系统各构件权重值,提出了支护系统构件整体性能利用率、耦合效率和围岩控制效果3个指标,进行的13种数值试验对比方案结果表明:Ⅱ12c+? 22锚索、Ⅱ12b+? 22锚索和Ⅱ12a+? 17.8锚索方案对应的支护系统均具有较高的耦合效率;锚索型号对支护系统耦合效率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增大预紧力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构件整体利用率、耦合效率,改善围岩控制效果。设计制作了测力箱梁,选择Ⅱ12b+? 22锚索方案对应的锚索梁支护系统进行了现场试验,测站监测结果显示,支护系统在掘巷期间的整体性能利用率为54.51%,构件耦合效率达到75.61%,系统各构件达到了同步承载的效果,巷道顶板沉降量和两帮移近量分别为148 mm和180 mm,较好地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