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738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84.
为了便于开展冬季水泥混凝土施工气象服务,选用临河和海流图(乌拉特中旗)测站近10a的气象资料分别作为河套和后山地区的气象数据.选取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定时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降水量、定时风速,经过筛选、统计、计算,得出河套地区水泥施工适宜时段为4月上旬末至10月中旬,后n1地区水泥施工适宜时段为4月中旬末至10月上旬.这一研究结果町以提升冬季建筑施工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5.
一、工程概况位于嘉兴市中环东路的某花园北部为六幢地面以上高度为十八层、地下室为一层的住宅楼,建筑物采用桩基础,六幢建筑物的地下室相互连通,地下室基础底面标高为-2.25m.自然地面标高为2.00~2.15m,整个基坑长度为305m,宽度为34.2m,基坑边坡采用水泥搅拌桩和锚杆加喷浆进行支护。由于基坑设计和施工时没有考虑在三号楼地段分布的古河道位置内存在最大厚度达12m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透镜体,在三号的地段基坑开挖至标高约-1.3m左右时基坑内发生了严重流砂现象,致使基坑开挖施工无法继续进行,并危及基坑边坡的安全,如何处理基坑内流砂问题成为当时施工中急需解决的一大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86.
文章根据水泥深层搅拌法在广西软土地基处理的工程实践,对水泥深层搅拌法在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理论与方法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7.
新和地1井在钻进1314.00~1419.98 m孔段时钻遇巨厚破碎带,地层高度破碎、大倾角、富含水系,孔壁掉块、水敏坍塌现象严重。钻进时孔内阻力大,钻具放不到底,孔内事故多发,破碎带难以钻穿。为处理孔内事故并钻穿巨厚破碎带,采用水泥封孔护壁造斜技术。受孔内复杂因素影响,特别是1358.76~1396.46 m破碎带内水系对水泥浆的稀释和冲蚀破坏作用,前期多次水泥封孔失败,浪费了大量物资及工期。现场通过试验,总结出了一套有针对性的、实用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场的水泥封孔技术难题,提高了水泥封孔护壁造斜的成功率。新和地1井深孔复杂地层水泥封孔护壁造斜技术对今后施工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8.
王东星  肖杰  肖衡林  马强 《岩土力学》2019,40(5):1805-1812
引入活性MgO-粉煤灰固化材料,采用碳化-固化联合技术处理武汉东湖疏浚淤泥,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扫描电镜和压汞试验,研究加压碳化模式、碳化时间、MgO-粉煤灰配比和固化剂掺量等因素下CO2碳化作用对固化淤泥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MgO-粉煤灰固化淤泥碳化后抗压强度进一步增长,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压密阶段应变缩小;不同固化剂配比的东湖淤泥试样具有不同的最佳加压模式,而加压模式决定了相同碳化时间下固化淤泥CO2吸入量,从而影响碳化-固化淤泥试样抗压强度;活性MgO掺量低时试样抗压强度整体较低,强度随碳化时间增加先增大后减小;MgO掺量较高时,碳化试样强度随碳化时间快速达到较高值,随后增长缓慢。微观分析表明:水碳镁石、球碳镁石和碳酸镁石等镁碳酸盐是碳化-固化联合技术增强淤泥强度的主要原因,其膨胀性和胶结作用促使土体中团粒内孔隙向颗粒间孔隙转化,土体更密实,抗压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89.
针对大型堆填场基层结构工程,本着就地取材节约成本的原则,利用吹填砂作为骨料,添加粉煤灰、煤渣和水泥,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编制正交设计表,配制不同比例的混合料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采用方差对不同龄期的混合料抗压强度进行分析,并对混合料加固机理进行研究,给出了混合料最佳质量配比,即水泥20%,粉煤灰15%,煤渣10%,此时混合料的强度最大;其水泥掺量对混合料强度起着关键作用,随着龄期的增长粉煤灰与煤渣对混合料强度影响程度逐渐增强,不过煤渣对混合料初期强度影响不及粉煤灰。   相似文献   
90.
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大量废弃泥浆,如何妥善地处理这些泥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系列试验,研究吸水树脂在废弃泥浆处理上的应用效果。通过与3种常见的絮凝剂絮凝对比试验,发现吸水树脂的絮凝效果更好,能够明显加快废弃泥浆固液分离的速度;进行泥浆固化试验时,发现吸水树脂在泥浆中的吸水倍率达到46.33 g/g,掺入到泥浆中可以在30 min内大幅度降低泥浆的含水率和流动性,使其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可塑态,实现废弃泥浆的快速固化。研究成果表明,吸水树脂对于废弃泥浆的处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证明了其处理废弃泥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