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9篇
  免费   2874篇
  国内免费   4928篇
测绘学   462篇
大气科学   681篇
地球物理   2022篇
地质学   10976篇
海洋学   1294篇
天文学   122篇
综合类   711篇
自然地理   893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564篇
  2022年   575篇
  2021年   599篇
  2020年   554篇
  2019年   715篇
  2018年   506篇
  2017年   537篇
  2016年   569篇
  2015年   648篇
  2014年   813篇
  2013年   702篇
  2012年   795篇
  2011年   815篇
  2010年   792篇
  2009年   745篇
  2008年   737篇
  2007年   896篇
  2006年   858篇
  2005年   735篇
  2004年   675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98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68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A Note on Soil Structure Resistance of Natural Marine Deposit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It has been well documented that natural normally-consolidated marine soils are generally subjected to the effects of soil structu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istance of soil 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theory study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ocean engineering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t is traditionally considered that the resistance of soil structure gradually disappears with increasing stress level when the applied stress is beyond the consolidation yield stress. In this study, however, it is found that this tradi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istance of soil structure can not explain the strength behavior of natural marine deposits with a normally-consolidated stress history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istance of soil structure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strength behavior. In the preyield state, the undrained strength of natural marine deposits is composed of two components: one developed by the applied stress and the other developed by the resistance of soil structure. When the applied stress is beyond the consolidation yield stress, the strength behavior is independent of the resistance of soil structure.  相似文献   
72.
莺歌海盆地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莺歌海盆地位于印支半岛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交接区,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使其形成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焦点。从区域动力学演化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影响莺歌海盆地发育的印支地块构造演化特征,认为莺歌海盆地构造演化主要受印支半岛早期的逃逸挤出构造和晚期的挤压-伸展构造系统影响(或控制),在此动力学驱动机制下,莺歌海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即左旋走滑-伸展裂陷阶段、中下地壳韧性伸展-热沉降阶段和加速沉降阶段。  相似文献   
73.
以p-硝基苯酚-β-D-氨基葡萄糖苷(pNP-NAG)为底物,研究产物类似物:p-羧基苯酚和苯酚对青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Ec3.2.1.52)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羧基苯酚和苯酚对该酶有抑制的作用,IC50分别为20.0和100.0mmol/dm^3.p-羧基苯酚和苯酚对酶的抑制均表现为竞争性类型,其抑制常数K1分别为5.03和25.67mmol/dm^3.结合产物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NAG)抑制作用表现为反竞争性类型,判断NAGase水解pNP-NAG反应为有序双双反应(Ordered Bi Bi).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目前生态动力学模型的总结和综合,以生态系统中氮、磷营养盐循环为主线,建立了适用于海洋围隔浮游生态系统的多变量的营养盐迁移-转化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溶解无机态营养盐、溶解有机态营养盐和生物碎屑5个模块,涉及溶解无机氮、磷酸盐、溶解有机氮、溶解有机磷、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生物碎屑7个状态变量.分别利用1999年秋季和2000年夏季胶州湾围隔生态实验数据进行了模型和验证工作,成功地模拟了富加营养盐条件下围隔浮游生态系统中氮、磷营养盐生物化学迁移-转化过程,并确定了20余个参数的量值.  相似文献   
75.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of oceanographic survey in the East China Sea in four seasons during 1997-2000 (23°30'~33°00'N, 118°30'-128°E), the variation of total biomass and diet biomass of zooplankton and their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relationship with the fishing ground of Engraulis japonicus are approach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biomass is 65.32 mg/m3 in four seasons, autumn (86.18 mg/m3) being greater than summer (69.18 mg/m3) greater than spring (55.67 mg/m3) greater than winter (50.33 mg/m3). The average value of diet zooplankton biomass is 40.9 mg/m3. The trends of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both in the total biomass and the diet biomass of zooplankton are similar. The high biomass region (250-500 mg/m3) is very limited, only accounting for 1% of the investigation area.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biomass is very remarkable in the west and north parts of East China Sea coastal waters ( 29°30'N,125°E).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diet zooplankton depends on the  相似文献   
76.
唐锦龙 《海洋学报》1992,14(5):142-147
前 言 分析样品来自我所叶德赞同志于1981年底参加澳大利亚第一次南大洋地球科学考察时,由美国维吉利亚大学潜水员在水深26m处湖底采集的稠密胶絮体中提取的.本文根据考察者现场观察搜集的第一性资料和室内一系列综合分析结果写成. 近年来,研究粘土矿物结合陆地的地质状况和地貌来探索粘土矿物的形成和转化的报道甚多,但有关冰川-水化学环境下粘土矿物的演化和形成机制的研究,迄今国内尚无报道本文以万达湖粘土矿物演化特征为例,探讨了该区埃洛石形成机制与冰川-水化学沉积环境的关系.这对于阐明极地粘土矿物特征和南极独特地球化学状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厦门周缘海域粘土矿物组合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8.
最短路径是GIS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对现有方法的学习和研究,提出了以节点-弧段联合结构为基础的最短路径搜索算法。通过实际数据的试验,证明了其可靠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9.
北大西洋海流是大洋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热带的热量从墨西哥湾传输到北大西洋北部。这些热量被释放进向东移动的气团中,极大地改善了欧洲北部的冬季气候。我们通过模式模拟预测出:随着CO2浓度的持续增加(IPCC第3个评价报告:气候变化,2001),下个世纪的大洋循环会极大地减弱。自从20世纪60年代早期以来,我们开始观察到由于来自Nordic海的流量减少,北大西洋北部的海水不断淡化(Hansen等,2001;Dickson等,2002)。  相似文献   
80.
粘土矿物去除赤潮生物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于1992年4-9月进行粘土矿的絮凝赤潮生物(微型原甲藻)的动力学研究;考察粘土种类、浓度、第二组分(PACS)和PH等因素对絮凝速率的影响,建立粘土矿物絮凝赤潮生物的动力学模型,从理论上分析和讨论各种因素的影响,并提出提高絮凝速率的方法和途径。结果表明,高岭土体系絮凝速率大于蒙脱土体系,其速率方程可用双分子反应来描述。其中,速率常数随絮凝过程发生变化;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能和作用半径是控制和影响絮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