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6篇
  免费   557篇
  国内免费   1015篇
测绘学   111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172篇
地质学   3622篇
海洋学   11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06篇
自然地理   27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寇晓威  王宇  卫巍  何金有  徐备 《岩石学报》2008,24(12):2863-2868
通过库鲁克塔格地区孜厄肯—厄格孜达坂一带实测地层剖面研究重新建立了阿勒通沟组和黄羊沟组的地层层序。阿勒通沟组含三层冰成杂砾岩,为冰川沉积与滨-浅海沉积交替发育,代表海相环境下的冰川沉积。黄羊沟组底部白云岩具负的δ13C同位素值,下部以火山岩、上部以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沉积环境具有向上变深的特征,代表了阿勒通沟冰期结束后温暖环境下的海平面上升。结合冰成杂砾岩的特征、“盖帽碳酸盐岩”的分布、碳同位素和化学蚀变指数方面的证据,可将两者分别确定为独立的冰期和间冰期,并分别沿用阿勒通沟冰期和黄羊沟间冰期的称呼。阿勒通沟冰期的划分使得库鲁克塔格地区晚元古代冰期达到四次。根据库鲁克塔格地区已有的同位素年龄,阿勒通沟冰期可能与Sturtian冰期对比,贝义西冰期可能与Kaigas冰期而不是与Sturtian冰期对比。  相似文献   
992.
唐家沟地区铀矿勘查历史较长,文章通过对近年来的找矿和勘探成果进行分析,系统阐述了含矿岩系的地层结构、沉积环境、砂体特征,对层间氧化带的分带性、空间分布和铀矿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指出了该地区砂岩型铀矿的矿化特征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93.
利用黑土洼沟净化官厅水库入库水水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景宏  黄柄彬 《水文》2008,28(3):61-64
对高含沙、低污染永定河河水进行初步净化处理,是解决官厅水库水体污染,恢复水库向北京市供水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示范工程研究表明,永定河水经黑土洼沟沉淀、大气富氧、增加水体停留时间等作用,对SS、COD、BODs、总氮TN、总磷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7.4%、47%、36%、72%、73%,处理系统可大幅度减少入库污染物质总量,降低河湖富营养化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994.
华北地台中元古界串岭沟组暗色页岩中发育一种特殊的砂质脉状构造;层面上表现为不规则密集分布的细砂脊,垂向上由不连续薄砂层和近于直立的"肠状"砂脉体相交互组成.浅色砂脉由较纯的石英粉砂-细砂组成,含微量自生白云石、菱铁矿及微晶碳酸盐岩斑块,与黑色泥质围岩边界截然.研究表明,砂脉构造可能是在早期成岩阶段前由来自薄砂层的细-粉砂灌入甲烷缓慢逃逸通道而成,并由于压实缩短而褶皱成"肠状".薄砂层与黑色页岩形成的能量条件完全不同,可能系由风暴将海岸带或砂坝细砂带入低能环境而形成;甲烷源自沉积中埋藏的微生物席腐烂分解.围岩层面有微生物席成因微皱痕和气体逃逸形成的气泡构造,围岩中发现有细菌化石和草霉状黄铁矿.串岭沟组中密集发育的砂脉构造是目前地层中识别的最古老的甲烷排放证据,并有可能作为指示地质时期陆源碎屑沉积环境甲烷逃逸的沉积标识.大量高效温室气体进入大气圈可能是导致元古宙地球表层高温室气候和无冰川发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5.
青海东昆仑鸭子沟多金属矿的成矿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世金  孙丰月  丰成友  刘振宏  赵俊伟  李玉春  王松 《地质学报》2008,82(7):949-2008-01-30
鸭子沟多金属矿是近年来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在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发现的一个具有斑岩型成矿特点的矿床。本文利用SHRIMP 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对含矿斑岩体和矿石进行了精细成岩成矿时代测定,获得钾长花岗斑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224.0±1.6 Ma(n=15,MSWD=1.2),矿石的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224.7±3.4Ma(n=11,MSWD=2.7),成岩与成矿的时间一致,正好属于印支晚期东昆仑地区发生强烈壳幔相互作用并导致产生大量岩浆热液活动和成矿作用的时期。钾长花岗斑岩与矿床具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斑岩体在时空分布上与矿区内的闪长岩、辉绿玢岩及辉长岩等幔源脉体紧密相伴,推测同属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成岩、成矿的年代学研究表明,矿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与东昆仑地区印支晚期的区域动力学背景相一致,同时区内具有较大的寻找斑岩型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6.
袁崇喜  季强 《地质论评》2008,54(5):679-682
本文简要回顾了蜀兽类哺乳动物的研究历史,论述了在哺乳动物牙齿演化和中生代陆相地层对比研究中的科学意义。粗壮假碾磨齿兽的发现有力地支持了哺乳动物中“三磨楔齿形臼齿趋同演化”的假设,并再一次以直接的化石证据表明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含蜀兽类化石地层的时代为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997.
塔里木盆地吐依洛克组发现沟鞭藻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吐依洛克组化石罕见,以前依据岩性将其定为晚白垩世。郝诒纯等(2001)、郭宪璞(1990)根据在该组所产的有孔虫、介形虫等化石组合,将该组时代划为古新世,并将白垩系与古近系界线划在该组与依格孜牙组之间。本次在该组命名剖面—吐依洛克剖面上部岩性段发现了20余种沟鞭藻化石,增添了新的古生物门类和生物地层材料,这是带有白垩纪与古近纪过渡色彩的沟鞭藻化石组合,其所反映的古环境是温暖的近岸滨海—浅海环境。  相似文献   
998.
祁连山典型小流域降水特征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降水特征及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 降水的季节性强且分配不均匀, 存在明显的干季(11月至翌年4月)和雨季(5-10月)之分;排露沟雨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88%, 占全年降水频数的70%;干季降水仅占全年的降水量12%, 占全年降水频数的30%. 降水事件主要以0~5 mm的降水为主, 占全年降水事件的78.8%, 占全年降水量的30%;0~10 d的降水间隔期出现的频率高达86.1%, 占全年无降水期的55.5%. 降水受海拔高度的影响明显, 沿海拔梯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降水的峰值出现在海拔3 400 m的区域. 径流受降水的影响, 主要集中在雨季, 占全年的95.6%, 干季径流仅占4.4%. 径流与日降水、旬降水及其雨季月降水显著相关, 其复相关系数均<0.7. 径流主要受降水量和前期降水的影响, 对于前期无降水基础、雨量<20 mm降水过程, 径流变化迟缓, 而对于前期有一定降水基础, 雨量>25 mm的降水过程, 径流变化大.  相似文献   
999.
李坝—赵沟金矿床煌斑岩(脉岩)与金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讨论了李坝-赵沟金矿床煌斑岩(含浅色脉岩)与金矿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的关系,认为煌斑岩(脉岩)能提供金矿床的部分成矿物质,为成矿作用提供了热动力,是野外最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00.
小伊诺盖沟金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北部额尔古纳地块,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产于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地区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具有明显区别。本文通过矿床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和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研究成矿流体性质,探讨矿床成因类型。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有气液两相、含CO2三相和纯CO2包裹体3种类型。气相成分以CO2为主,其次是H2O,总体属NaCl-H2O-CO2体系;流体包裹体的盐度低,介于2.1%~8.5% NaCl eqv之间;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69~493℃之间,平均为295℃,属中温热液矿床。其成矿压力为38~172MPa,平均93MPa,对应的成矿深度为4~11km,平均8km。小伊诺盖沟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世界造山型金矿类似,应属造山型金矿,其形成于蒙古-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陆-陆碰撞造山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