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116篇
地质学   847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鄂尔多斯早古生代古构造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剖面和地震剖面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首先用人工合成记录结合11口井的VSP资料,对鄂尔多斯下古生界进行层位标定。在此基础上,对鄂尔多斯全区下古生界371条共长15 683 km的地震剖面进行了重新处理和地层解释,这大大提高了解释精度。以此为基础,把鄂尔多斯下古生界划分为5个地层单位,即寒武系中下部、寒武系中上部及冶里组和亮甲山组、马家沟群下部、马家沟群上部、平凉组和背锅山组,并作出了它们的等厚图。从这些等厚图可以看出:前4个地质时期的古构造格局为“一隆三凹”,即西缘凹陷、南缘凹陷和东缘凹陷(或东部凹陷)呈“U”形从西南东三面包围着一个中部隆起。最后一个地质时期的古构造格局为“一隆二凹”,即西缘凹陷和南缘凹陷呈“L”形镶嵌在一个巨大的鄂尔多斯隆起的西缘和南缘。到奥陶纪末,鄂尔多斯全区以及整个华北地台均变为隆起区,从而结束了鄂尔多斯隆起和凹陷并存的历史。  相似文献   
92.
中国江南先秦时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立  吴健平  刘树人 《地理学报》2000,55(6):661-670
从江南先秦时期不同阶段内遗址内涵和位置的变化着手,分析江南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的关系,探索江南先秦文化遗址中文化层年代不连续的原因,找提出江南先秦文化中心变迁的路径。江南先民是从适应自然走向改造自然道路的,由于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江南土著文化随自然条件发生兴衰,而这种兴衰又成为土著文化相互渗透和交融的动力。  相似文献   
93.
利用与现今地面有关的数字地形资料,确定了内蒙古河套裂谷带北翼狼山-色尔腾山的剥蚀面序列及其分布型式。始新世末期始发的裂谷作用导致该裂谷北翼在渐新世(E3)、中新世(N1)、上新世(N2)和第四纪(Q)发生了4幕区域性地面隆起和剥蚀作用,与裂谷盆地的4幕沉降和沉积作用相关联。区域性地面降起量和剥蚀作用的时间长度、流水侵蚀对局部地势的潜在影响、隆起和侵蚀速度的相对重要性,以及构造、侵蚀和均衡作用的联合效应是该裂谷翼部景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4.
江南华南暴雨频繁 北方连遇沙尘天气—2006年5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涛 《气象》2006,32(8):124-125
2006年5月,全国平均降水量略多于常年同期;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0.7℃。月内,全国多次出现大范围降水过程,南方地区暴雨天气频繁,局部地区发生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灾害;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等地降水偏多,旱情缓和或解除,但东北地区西部及内蒙古东部降水明显偏少,旱情持续或发展;台风珍珠在广东沿海登陆,初台登陆时间早,强度强;北方地区沙尘天气过程多;陕西、江苏、上海等10多个省(市)局地遭受强对流天气袭击;甘肃、青海、云南、贵州等省局部地区发生低温冷冻灾害。  相似文献   
95.
徐辉 《气象》2006,32(9):121-125
6月全国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南方暴雨频繁,福建、湖南、贵州等省暴雨洪涝灾害较为严重;西北东部、湖北、重庆、河南、内蒙古等地出现旱情;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有20多个省(市、区)出现强对流天气,其中河北、浙江、陕西、江西、吉林、山东等省受灾较重;热带气旋杰拉华在广东湛江登陆。  相似文献   
96.
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下组合”油气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包括滇黔北部坳陷、黔中隆起、滇东隆起、黔西南坳陷、黔南坳陷和武陵坳陷等六个一级构造单元。“下组合”包括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两套区域性海相烃源岩,包括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碳质页岩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石灰岩和碳质页岩,Ro值普遍在2%以上,主体处于高成熟晚期—过成熟早期。上震旦统陡山沱组发育地区性黑色页岩和碳质灰岩等烃源岩。主力储层包括上震旦统灯影组、中—上寒武统、下奥陶统桐梓组—红花园组及下志留统石牛栏组。区域盖层发育于下寒武统下部和下志留统下部,皆以泥质岩为主。各区块海相“下组合”纵向生储盖组合发育情况有所差异,黔中隆起区和黔南坳陷有两套组合,滇黔北部坳陷则有四套组合。以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烃源岩、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为储层、下寒武统泥岩为盖层的生储盖组合,是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下组合”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系。  相似文献   
97.
黔中隆起在地质构造上属于扬子地块的滇黔隆褶带.南华纪晚期初现雏形,震旦纪—奥陶纪为水下隆起,燕山运动使其整体抬高,喜马拉雅运动时急剧隆升,构造地貌长期相对隆起。地表油苗油样分析结果显示,在红外吸收谱图中缩合芳烃结构及含氧基团吸收明显,有机质热成熟度高,且遭受了氧化蚀变:震旦系以上地层大量暴露,地表水溶蚀下渗深度在黔西南地区可达3000-4000m;作为长期存在的古隆起,经历了多次抬升,直至挽近仍处于严重剥蚀阶段。地腹可能存在酸性岩浆热源使有机质过度热演化、保存条件不佳以及缺少勘探目的层,是黔中隆起油气勘探的三大壁垒。兼谈了碳酸盐岩烃源岩问题.认为形成大油气田的烃源岩主要是泥质岩系,“碳酸盐岩烃源岩”只是从属性的.分布在泥质烃源岩系的边缘或局部范围。  相似文献   
98.
本文根据Terzaghi地基承载力理论,针对基坑隆起破坏时土体向基坑一侧滑移失稳的实际情况和地下水渗流对基坑稳定性影响,对Terzaghi法确定基坑抗隆起安全系数做了相应的改进,推导出新的计算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方法。对影响基坑抗隆起稳定问题的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并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分析,证明新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基坑抗隆起稳定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
对江南-雪峰带构造属性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江南-雪峰山“隆起带”的性质问题,它既不是造山带的“厚皮构造”,也不属于沉积盖层褶皱的“薄皮构造”,而是“过渡型的基底拆离式”的构造。其发生机制是印支—早燕山运动期间由SE向NW(同时派生由S向N、由E向W)的基底拆离和推覆,成为控制整个扬子板块海相中古生界盆地改造变形的动力来源和主导因素,也控制了海相油气的形成与聚集。  相似文献   
100.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东南部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东南部地区构造演化、沉积体系类型及其沉积相模式、沉积体系展布及其控制因素,分析认为潜江凹陷东南部地区新沟嘴组下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咸水湖泊沉积体系,新沟嘴组下段沉积之前发育的深大断裂、继承性古隆起对新沟嘴组下段沉积相展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沉积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沙坝、席状砂、滨浅湖滩沙、沙坝等多种微相。物源供给和砂体展布都有两支,分别是汉水水系和汉川水系。由于对储层展布认识不清,致使油气的进一步勘探受到了制约。因此,开展沉积相控制下的储层展布特征研究,对该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