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6篇
  免费   1311篇
  国内免费   957篇
测绘学   821篇
大气科学   431篇
地球物理   2920篇
地质学   3485篇
海洋学   231篇
天文学   99篇
综合类   588篇
自然地理   559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313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367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431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465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382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48年   4篇
  1947年   4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地电场和电阻率同场地观测时,电阻率观测会干扰地电场的观测数据发生大幅度变化。本主要探讨通过曲线拟合的方法消除这种干扰及其它随机干扰,并给出了对实际观测数据处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2.
陈瑶  张富芳 《地震工程学报》2003,25(2):166-169,174
分析了南北地震带北段多年来应力场的动态变化特征,并结合其他前兆手段观测资料研究了应力场动态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探讨了应力场变化的动力成因和利用其进行地震预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3.
格尔木地磁台观测环境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测试和计算,分析了高压输出电线等干扰源对格尔木地磁台观测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对格尔木地磁台观测环境现状,及今后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的要点进行了综合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4.
由于工程需要,对广梧高速公路(马安—河口段)的地震地质情况进行了考察,马安—河口路段所处大地构造性质为东南地洼区,穿越了三个次级构造分区:白土断陷、思劳断隆、云浮断隆。路段附近发育3条断裂:肇庆断裂、河口断裂和吴川—四会断裂。前两者为非活动断裂,后者为活动断裂且星北东向从思劳附近穿过,是未来5.0级地震发生地段,烈度可达Ⅵ度。但路段附近地震活动水平较低,仅发生过4以—5.0级地震4次,最大烈度为Ⅴ度。白诸立交、河口立交的地震地质环境稳定,思劳立交基本稳定,沿线不易产生滑坡与崩塌。  相似文献   
125.
126.
127.
地震荷载作用下温度和围压对冻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通过对重塑冻结兰州黄土的动三轴试验,较系统研究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冻土的动强度特性,并且定量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2℃、-5℃、-7℃)和围压(1MPa、3MPa、5MPa)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冻结黄土的动抗剪强度随围压的增大、温度的降低、振次的减少而增大;动粘聚力Cd随振次的减小和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动内摩擦角吼随振次的增大和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8.
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微磁异常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认真研究中国新疆某盆地410,411和412三个已知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航磁资料,发现这些矿床上方均存在航磁微磁异常。根据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地球化学机制,对航磁微磁异常的形成机理作了进一步探讨,结合试验区的实际预测成果指出,与氧化一还原过渡带有关的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上方存在微磁异常,高精度航磁完全能探测得到它。航磁微磁异常是此类矿床的特征异常之一,对此类铀矿床具有直接的指示意义,可以作为一种直接标志信息运用于前期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29.
西昆仑库地混杂岩带中深海浊积岩的浊积相划分及其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西昆仑库地混杂岩带中发育一套深海浊积岩。本文在系统的沉积相分析基础上,识别并划分出本区浊积岩的7类浊积相及14种亚相,结合其成因分别对各浊积相(亚相)的沉积特征、垂向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与描述。此外,垂向上还识别出3种浊积相组合,文中对其沉积序列特征及其所代表的环境意义进行了阐述。结合其它资料,探讨了这套浊流沉积的沉积环境,认为它形成于位于消减带和海沟之间的弧前盆地环境。  相似文献   
130.
地史过程中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变化的模拟计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同时考察源岩中有机质因生、排烃而损失和无机质因成岩作用而失重的基础上,模拟计算了地史过程中,随有机质类型、初始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及排烃效率的改变,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的变化,探讨了有机碳恢复系数及生烃潜力损失率的可能变化范围。结果表明,地史过程中,有机质生烃潜力和有机质丰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源岩的生、排烃效率,对性质偏差的有机质,有机质的实测丰度随演化程度的增高不降反升;而对位于高成熟阶段的优质有机质,有机碳的恢复系数可达2以上;随有机质类型变好和成熟度升高,生烃潜力损失率增高;一般情况下,有机质生烃潜力的恢复幅度比有机质丰度的恢复大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