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93篇
  免费   2704篇
  国内免费   3450篇
测绘学   203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603篇
地质学   15290篇
海洋学   1438篇
综合类   1108篇
自然地理   578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401篇
  2022年   533篇
  2021年   591篇
  2020年   453篇
  2019年   500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394篇
  2016年   461篇
  2015年   564篇
  2014年   873篇
  2013年   722篇
  2012年   797篇
  2011年   925篇
  2010年   685篇
  2009年   698篇
  2008年   688篇
  2007年   604篇
  2006年   550篇
  2005年   580篇
  2004年   599篇
  2003年   546篇
  2002年   446篇
  2001年   601篇
  2000年   510篇
  1999年   556篇
  1998年   519篇
  1997年   498篇
  1996年   526篇
  1995年   474篇
  1994年   418篇
  1993年   396篇
  1992年   448篇
  1991年   353篇
  1990年   385篇
  1989年   267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6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丹池盆地热水成因硅岩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9,自引:7,他引:62  
周永章 《沉积学报》1990,8(3):75-83
丹池盆地硅岩(D31)属于典型的热水成因沉积物。它的显著地球化学特征之一是Sb.As和Ag富集,而REE贫乏,并且从近热水喷口→远离热水喷口,即沿着类碧玉岩→纹理状硅岩→块状泥质硅岩→硅页岩方向,元素、元素组合及稀土元素特征出现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62.
本文应用孢粉分析,对北京地区两个泥炭矿的时代和形成环境进行了探讨。指出:泥炭成矿时期的气候是温暖而湿润的,气温较现今高。植物生长茂盛,属针阔叶林植被。泥炭是在植物残体的不断积累、分解和腐烂,长期保存在水体及后期泥砂覆盖的还原环境之下,上覆压力不断增加,沉积物的堆积速度与湖沼下降的速度长期保持相对平衡等条件下形成的。泥炭成矿的地质时代主要在中全新世  相似文献   
263.
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对第四纪晚期古季风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青藏高原腹地的综合科学考察和对中心钻孔岩芯剖面的最新研究,用层序地层学与年代地层学和气候地层学相结合的方法,分辨出可可西里地区湖泊沉积记录(孔深7.25 m)的第四纪晚期距今3万余年以来的古气候变化,沉积物磁化率等因子综合表征的高原古季风变化是波动发展的,发生在仙女木期地质环境事件中的季风活动具有强烈暴发的特点,是高原季风发展中的突变事件,而且地表热点效应对其起到了激发作用。综合分析的研究成果表明,它的变化频谱与激变因子及其运行机制是伴随着青藏高原地质效应的演变而发展的,为研究第四纪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264.
胶东矿集区金成矿系统组成与演化概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邓军  杨立强  王庆飞  徐浩 《矿床地质》2006,25(Z1):67-70
由于中生代以来构造动力体制多次转换及火山-侵入岩活动形成了胶东矿集区金成矿系统。成矿类型主要以石英脉型、复合脉带型、浸染细脉带型等类型为主,多种类型金矿多为同源成矿溶液在不同构造背景和物化条件下的沉淀产物,从而发育类似的构造-蚀变-矿化分带结构。胶东矿集区存在3期成矿作用,金成矿作用主期明显集中于燕山中期(130~120 Ma),(含金)银矿化为燕山晚期(<97 Ma),含金(银)铅锌矿化介于两者之间、更接近于燕山晚期(100 Ma前后),区域地质事件的定年与因果分析显示这三期成矿过程的物质来源、成矿作用均受壳-幔相互作用等大尺度构造体制转折事件控制。  相似文献   
265.
云南滇东北与玄武岩有关的铜矿床含矿岩系组成与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东北与玄武岩有关的铜矿床是中国近3年来矿床学研究和资源勘查的热点之一,本文结合科研和资源勘查项目实际工作,对该区域含矿岩系的组成与划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依据研究,含矿岩系由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P2e)上部(第三岩性段顶部和第四岩性段)和宣威组(P2x)底部组成,可划分为5个矿化层,进而对5个矿化层的岩性组成、矿化特征和成矿前景进行全面总结,这将为该区域今后进一步开展找矿和勘查工作提供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266.
断裂及褶皱构造是邯邢地区矽卡岩型铁矿重要的控矿构造:断裂活动不仅控制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活动,而且改造了矿体的空间分布;褶皱构造提供了有利的成矿和容矿空间。在分析矿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指出侵入体之间的第四系覆盖区是寻找隐伏矿体的有利靶区,而石炭—二叠系地层分布区则具备深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67.
贵州南部“半边街式”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勇  安琦  王敏 《地球学报》2006,27(6):570-576
贵州省南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汞、锑资源分布区。2000年由于产于上泥盆统中铅锌矿的陆续发现,贵州省地矿局启动了以铅锌资源评价和成矿规律研究为主的地质工作,目标是总结铅锌矿产出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通过三年的研究认为,该区处扬子准地台、华南褶皱带和右江造山带交汇部位,受晚古生代初期发生的陆内裂谷活动影响,产生了一个与桂中台陷相连的大型沉积凹陷区—黔南台陷沉积区,形成了巨厚碳酸盐和碎屑岩沉积,产生了与裂陷盆地边缘同沉积断层活动有关的低温成矿作用,造成了在晚泥盆纪以前的地层中汞、锑、砷、金、铅锌等矿床沿同沉积断层密集分布。本文通过矿床特征总结和矿床成因探讨,建立了准同生沉积成矿作用模式,旨在为该区寻找这类矿床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68.
萨拉乌苏河流域萨拉乌苏组沙丘砂沉积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萨拉乌苏组含7层古流动沙丘砂、4层古固定-半固定沙丘砂.对这些沙丘砂的沉积构造观察以及粒度、扫描电镜和常量化学元素分析结果表明:(1)这些沙丘砂具有与现代沙丘砂相似的风成沉积构造特征;(2)粒度及其参数——Mz、σ、Sk和Kg,以及主要化学组分SiO2、Al2O3和TOFE也与现代沙丘砂相近;(3)Mz-σ、SiO2-Al2O3+TOFE散点图和概率累积曲线显示这些沙丘砂与萨拉乌苏组中的河湖相、古土壤差别明显,而与现代沙丘砂一致;(4)石英砂颗粒具有良好的磨圆以及碟形坑、新月形坑、麻坑、上翻解理薄片、硅质沉淀和硅质裂纹等表面结构特征,反映其曾受持久的风力搬运作用.沉积构造、粒度、石英砂颗粒表面结构和化学元素等多个方面具备了与现代沙丘砂类似的风成特征,证明这些沙丘砂的成因是风成的.  相似文献   
269.
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小流域为例,研究不同土壤侵蚀沉积地段(斜坡和沟谷不同部位)的土壤结构特征,以了解侵蚀沉积对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被覆盖较好的坡体顶部,土壤侵蚀较弱,团聚度达到30.1%,MWD变化为3.4mm,土壤结构良好;沟谷底部由于沉积而有较多细土物质并具有适宜的水分条件,有利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结构状况亦较好,团聚度达到50.3%,结构保持率为35.4%;而坡腰侵蚀较严重,团聚度仅为13.6%,结构保持率为14.1%,土壤结构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2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