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测绘学   14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530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152.
硅岩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回顾了国外硅岩的研究历史,概述了当今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与我国同一领域的研究状况作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改变国内硅岩研究落后现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3.
南水北调(中线)安阳主干渠段施工过程中开挖出大量成熟度低且受近源构造影响较大的河湖相沉积岩。对现场采集的上第三系岩石样品开展了化学成分、 岩石骨架成分测试。利用Dickinson法和化学指标法, 研究得到安阳主干渠段西部物源区属于被动陆缘, 在上新世晚期向活动陆缘变化的认识。同期构造活动强烈的克什米尔N—J引水隧洞段的沉积岩, 属于岛弧和活动陆缘的大地构造背景。本文结果丰富了构造稳定和活跃区新近纪沉积构造背景认识, 可为喜马拉雅运动以来不同构造活动背景下的岩石组分和化学指标特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4.
由于人们很难对早古生代深海沉积岩进行测年 ,所以对寒武纪—奥陶纪海洋中外骨骼浮游生物在深海沉积物中的作用知之甚少。这些外骨骼生物大都保存在造山带的主缝合带 ,如哈萨克斯坦地区。放射虫是已知的能够保存内骨骼的最古老的浮游生物。它们在早古生代首次出现 ,那时还没有出现原始的外骨骼浮游生物和大范围的生物成因碳酸盐。目前还不清楚放射虫在早古生代的什么时候成为了深海生物沉积物的生产者以及这些软泥是在什么环境堆积形成的。尽管很早就有关于寒武纪放射虫的报道 ,但对其出现的证据争议很大。只是最近才有人撰稿恰当地报道了澳…  相似文献   
155.
研究地质历史中古海洋和古大气环境的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环境定量分析的关键是如何确定古环境的各种特征参数,如古气温、大气中O2分压、C02分压、海水pH值及海水的化学组成等。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方法包括:①沉积岩分析法;②包裹体分析法;③同位素分析法。我们系统地介绍了这几种方法,论述了海水pH值的梯度变化特征和蒸发环境下古海水的化学组成演变特征,并尝试提出了一条获得古海水化学组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6.
157.
158.
159.
陇山杂岩位于秦-祁结合部位,长期以来该杂岩的形成时代及构造归属仍存在较大争议,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对于理解该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陇山杂岩中的5个变沉积岩样品进行了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碎屑锆石U-Pb定年及Lu-Hf同位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原岩类型、沉积时限、物源及其构造归属进行了探讨。初步判断陇山杂岩变沉积岩的原岩可能为杂砂岩。根据样品中最年轻的岩浆成因碎屑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值,结合陇山杂岩中侵入体的年龄,可以限定陇山杂岩变沉积岩的沉积时限在491~463Ma之间。变沉积岩中碎屑锆石的年龄分布存在593~486Ma、1294~634Ma两个主要区间,以及1876~1528Ma、2594~2027Ma两个次要区间;与之对应的两个主要年龄群的εHf(t)值分别为-21.69~11.48和-28.52~20.74,次要年龄群的εHf(t)分别为-11.88~8.81和-7.97~5.99;且5个样品中约70%以上的εHf(t)值均为负值,表明锆石的母岩浆主要来源于古老地壳的部分熔融和少量年轻地壳物质的加入;结...  相似文献   
160.
李钊  孙雨  闫百泉  于利民  王鑫锐  刘如昊 《地质论评》2023,69(3):2023030002-2023030002
陆源碎屑细粒沉积岩收缩裂隙广泛发育(湖)海陆过渡相中,其成因机制对古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指示意义,也是震积岩和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调研国内外收缩裂隙的相关研究,系统总结了收缩裂隙的形态特征、成因机制及其研究的地质意义。结果表明:收缩裂隙主要发育在(湖)海陆过渡相粉砂岩与黏土岩互层的陆源碎屑细粒沉积岩中,通常发育在粉砂岩层的底面,向下逐渐尖灭于下部黏土岩层,呈肠状、脉状或蠕虫状的粉砂质充填,其层面形态可分为纺锤形裂隙、不规则裂隙、多边形裂隙等多种类型,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环境。收缩裂隙的成因包括与盐度变化相关的合气作用、地震作用、风暴作用、微生物席破裂作用等。收缩裂隙对沉积环境、事件性沉积、高频(湖)海退—(湖)海侵界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根据收缩裂隙的形态特征及其组合可以指示沉积相带,根据收缩裂隙的发育特征及其伴生现象可以指示地震、风暴、重力流等事件性沉积;微生物成因的收缩裂隙具有沉积物暴露的指示作用,能够指示不同级次的(湖)海退—(湖)海侵界面及古(湖)海平面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