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0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162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360篇
海洋学   96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对湘南东波-平和地区中上泥盆统岩石学特征的详细研究,划分出了滨海相带、局限台地相带和半局限台地相带等三个沉积相带以及滨海陆屑滩相、浑水潮间泥坪相、清水潮间泥坪相、潮间混乱合坪相、潮沟相、潮汐滩相、潮下浅水相等七个相型。根据对沉积环境的古构造背景,各相型基本特征的分析及时空分布规律,建立起了该区的沉积相模式。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南方晚震旦世沉积相及磷块岩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扼要阐述扬子地台及邻区晚震旦世地层的研究现状,沉积相带(台地相、斜坡相及盆地相)及古地理轮廓、磷块岩的时空分布(包括地理、地层及沉积相的分布)。同时还着重指出了台地边缘及斜坡相带的上部是寻找磷块岩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03.
青海省同仁地区处于祁连和秦岭造山带的接合部,构造演化历史悠久。本次工作在该地区隆务河一带发现较好的二叠—三叠系剖面。将该剖面从下而上划分为上二叠统石关组、下三叠统果木沟组和江里沟组,其中江里沟组又进一步划分为下部的浊积岩段和上部的风暴岩段,初步确定了二叠—三叠纪的界线。沉积序列、沉积相和沉积物表明上二叠统石关组和下三叠统果木沟组为一套陆源碎屑浊积岩,下三叠统江里沟组下部为一套不纯的内碎屑浊积岩,而下三叠统江里沟组上部为风暴岩沉积。根据沉积相和火山岩夹层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地区上二叠统石关组和下三叠统果木沟组处于半深海的活动大陆边缘,下三叠统江里沟组早期的浊积岩段处于较稳定的半深海大陆边缘。根据沉积相和遗迹化石,恢复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海平面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4.
西藏羌塘盆地东部中-上侏罗统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划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详细野外剖面测量基础上,对羌塘盆地东部中-上侏罗统剖面主要岩类的宏观特征(颜色和构造)、物质组分、结构及磁化率等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区碎屑岩主要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等岩类,磁化率值呈现低→高→低→高→低(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索瓦组→雪山组)的规律性变化。综合沉积特征显示雀莫错组和雪山组主要为河流相-河控三角洲相沉积,布曲组为碳酸盐缓坡相沉积为主,夏里组主要为潮坪-泻湖相沉积,索瓦组主要为混积陆棚-泻湖-潮坪相沉积,中-晚侏罗世羌塘盆地古水深在下降的总趋势中呈现浅→深→浅→深→浅的升降旋回,盆地沉积中心由东向西迁移,区域构造演化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共同控制了盆地沉积面貌。  相似文献   
105.
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及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及石炭系包括5个组,自下而上分别为上泥盆统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石炭系巴楚组、卡拉沙依组和小海子组。其中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地质时代为晚泥盆世,巴楚组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杜内早中期,卡拉沙依组地质时代为晚杜内中期至巴什基尔期,小海子组地层时代为巴什基尔末期至莫斯科早期。岩石类型有碎屑岩和碳酸盐岩,还有膏盐岩,并夹薄层火山碎屑岩。沉积相主要为海陆过渡相组合,包括河流、三角洲、滨岸、浅海、碳酸盐岩台地、台地边缘6种相和12种亚相及33种微相。晚泥盆世东河塘期至石炭纪发生过4次较大的海侵,海侵范围由下而上逐渐增大,至晚石炭世小海子期海侵规模最大。东河塘期开始海侵,海水由西而东侵入,此时周缘碎屑物质供应充分,主要为无障壁海岸和障壁海岸沉积,西南缘为浅海相沉积。巴楚期晚期,海侵范围进一步扩大,物源向北或北东方向退却,陆源碎屑物质注入急剧减少,形成了一套富含生屑的碳酸盐岩地层,发育了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卡拉沙依期中期海侵规模比巴楚期更大,海水深度加大,西部为开阔台地亚相沉积,其余地区为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卡拉沙依期晚期和小海子期海侵达最大,向东扩展,大部分地区为开阔台地亚相沉积,东部地区为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塔北大部分地区缺失。  相似文献   
106.
中国西北地区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研究区实测露头剖面沉积构造、岩矿、沉积地球化学、粒度分析、古流向资料、重矿物及沉积相的综合研究,结合地层、古生物、区域岩性资料等,对研究区石炭纪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区早石炭世有5个古陆,即阿勒泰古陆南准噶尔古陆、敦煌-走廊古陆、阿拉善古陆、陇西古陆;有10个沉积相区,即库马苏滨浅海相区、布尔津-富蕴滨浅海相区、博格达滨浅海区、北准噶尔深海-半深海相区、北天山半深海-深海相区、克拉美丽冲积扇-湖泊相区、克拉玛依冲积扇-湖泊区、南天山-北祁连滨浅相区、柴达木碳酸盐台地相区、中祁连滨浅海相区。晚石炭世的岩相古地理与早石炭世相比,既有继承性,也有一定的差异,古陆范围有所小;有5个古陆,即阿勒泰古陆、北准噶尔古陆、马鬃山古陆、敦煌-阿拉善古陆、中天山古陆;有9个沉积相区,即库马苏河湖相区、布津-富蕴河湖相区、克拉美丽-巴里坤滨浅海相区、博乐-库尔勒-红柳园滨浅海相区、克拉玛依-哈密半深海-深海相区、乌鲁木齐生物滩丘区、柴达木碳酸盐岩台地相区、宗务隆山浅海-半深海相区、祁连滨浅海相区。半深海-深海相区、滨浅海相区和三角洲相区是较为有利的气分布区。  相似文献   
107.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奥陶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纪友亮  彭传圣  张立强 《古地理学报》2002,4(1):43-51,T003,T004
库鲁克塔格地区在西北地层区划上属塔里木地层区的库鲁克塔格地层分区。其沉积特点受塔里木盆地的影响,但是又不同于塔里木盆地,区内研究程度低。依据野外露头资料,本地区奥陶系南北分区明显。北区岩性为碳酸盐岩建造,生物以三叶虫、头足类、腕足类及珊瑚等浅海生物为主;南区岩性为复理石建造,生物以深海相笔石为主。从岩性、古生物、沉积构造、沉积序列、指相矿物等沉积特征可以看出,本地区奥陶纪古地貌具南低北高的特点。本地区奥陶系发育台地相、广海陆棚相、盆地边缘斜坡相、深海盆地相、半深海相和浅海相等类型。依据各时期沉积相及其展布特征,总结出4种沉积相模式:①台地-广海陆棚沉积相模式,②盆地边缘海陆棚-深海盆地沉积相模式,③海陆过渡-浅海沉积相模式,④冲积扇-三角洲沉积相模式。本次研究对库鲁克塔格地区进一步的研究及找油工作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8.
从野外第一手资料入手,分析了本区的童子岩组第三段中亚段的沉积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本区主采煤层沉积环境,并研究了主采煤层的聚煤特征。  相似文献   
109.
宁夏贺家口子地区晚新生代地层序列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宁夏贺家口子新生代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地层和磁性地层研究,并重点标定了晚第三纪和早第四纪地层的年代。结合相应的地层接触关系和沉积相研究,获得了该剖面构造事件序列信息。认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海原-同心弧形构造束地区强烈的新生代构造变形开始于10MaBP左右,并经历了多个变形阶段。贺家口子剖面所揭示出来的这种构造变形特征,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具有区域意义。  相似文献   
110.
陕西山柞旬地区泥盆纪沉积相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述了山柞旬地区泥盆纪各时期沉积相特征和古地理演化格局,认为当时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沉积盆地,而是被古陆分隔但具有密切联系的几个裂陷盆地,其自南而北依次为安康古陆→旬阳-镇安盆地→小磨岭古陆→柞山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