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4篇
  免费   1442篇
  国内免费   2722篇
测绘学   112篇
大气科学   1193篇
地球物理   497篇
地质学   10645篇
海洋学   43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59篇
自然地理   493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34篇
  2022年   344篇
  2021年   391篇
  2020年   338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275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354篇
  2014年   545篇
  2013年   417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507篇
  2010年   456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436篇
  2006年   412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433篇
  2001年   538篇
  2000年   428篇
  1999年   390篇
  1998年   416篇
  1997年   394篇
  1996年   391篇
  1995年   386篇
  1994年   377篇
  1993年   323篇
  1992年   438篇
  1991年   410篇
  1990年   318篇
  1989年   249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3篇
  1946年   10篇
  1945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1年   6篇
  1940年   2篇
  193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71.
在我国,关于黄海、东海温、盐度逆转结构的分析研究,主要是在80年代以后开始的。翁学传等(1984)、曹欣中等(1982)和丁宗信(1983)对东海某一特定海域的温、盐度逆转结构进行过分析,但是对整个黄海、东海海区来说,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文根据1983-1986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黄海、东海每年夏季调查的CTD观测资料,同时参考1963年以来国家海洋局调查的标准断面资料,对黄海、东海夏季(6-8月)温、盐度逆转結构的分布及其成因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 根据资料和兰淑芳等(1985)的分析,北黄海很少出现温、盐度逆转结构的类型,虽偶有出现,但分布也不规律,因此本文把研究海区重点放在南黄海和东海(图1)。  相似文献   
72.
本文阐述了莱州湾东部滨海砂金的物源、地貌、水动力、第四系、新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变化等成矿条件以及砂金的富集特点,对该区砂金的成矿远景进行了区划和评价,初步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砂金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73.
胶东半岛北部沿海海雾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徐旭然 《海洋预报》1997,14(2):58-63
本文从海-气之间的差异及时空分布、环流特征、大气低层温、湿场的属性入手,对山东半岛北部沿海海雾的特征及成因做了初步探讨。归纳出海雾生成的三种类型:低压前部型,高压底部型,弱冷蜂型。为海洋预报、服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4.
柴达木盆地新构造运动主要特征与成因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表明,在壳幔结构、地球物理背景、沉积物结构、多层关地幔和构造样式等方面,达木盆地与中国东部新生代裂谷类伸展盆地具有可比性,应该归属 展性盆 。盆地伸展和收缩作用相间进行,伸展起因于地幔底辟;而收缩受两人因素影响;(1)盆地伸展作用受相邻造山带反作用诱导的挤压应力;(2)板块碰撞传递的远程板内应力。在此基础邮新的构造期达木盆地演化的“双层模式”,即地幔上隆-地壳伸展;被动挤压+板内应力-地壳收缩  相似文献   
75.
76.
海浪预报知识讲座 第一讲 海浪及其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富祥 《海洋预报》2001,18(1):82-84
第一讲海浪及其危害1海浪的定义海浪是发生在海洋中的一种海水波动现象。一般指的海浪是由风产生的波动,其周期为0.5至25秒,波长为几十厘米到几百米,一般波高为几厘米到20米,在罕见的情况下波高可达30米以上。在观测到的资料中[1],有许多关于实测最大波高的记录:1933年2月7日在北太平洋,美国海军的莱梅帕号油船观测到最大波高达34米,周期14.8秒和波速102公里/小时的海浪;1956年4月2日苏联调查船“鄂毕号”在印度洋的南纬40度风暴区域,于风速35米/秒时,使用立体照相测量得到最大波高为2…  相似文献   
77.
浙江和琼东沿岸上升流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颜廷壮 《海洋学报》1992,14(3):12-18
本文用相关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分别对浙江和琼东沿岸上升流形成原因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浙江沿岸上升流与台湾暖流的相关关系较之与风的相关关系更为密切。上升流的月际和年际间变化趋势与台湾暖流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合浙江沿岸海底地形特征,本文认为,台湾暖流与地形的共同作用是该上升流形成的主要因子;风的影响一般不是主要的。关于琼东沿岸上升流,由于它与琼东沿岸西南风出现频率的月间变化趋势相当一致,从而进一步证实,该上升流主要由西南风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78.
El Nino事件成因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日晨 《海洋通报》1991,10(5):91-98
  相似文献   
79.
铁和锰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海洋悬浮物中 :作为陆源矿物和生物残余组分 ,以被吸附形式存在于有机物质、粘土矿物、浮游生物碳酸盐介壳微粒上 ,并且以陆源和自生成因的独立氧化物、氢氧化物形式存在。众所周知 ,已经发现作为被沉积圈闭捕捉的“海洋雪”集合体组分的菌类细胞壁上的锰氧化物、氢氧化物薄膜。但是关于悬浮物中自生铁锰氧化物、氢氧化物的矿物相暂时还知之甚少 ,而北极海悬浮物在这方面一般来说还没研究过。在本文中为填补这一空白我们首次作一尝试。1研究材料和方法在本文中介绍了两个区域悬浮物样品矿物和地球化学研究成果 :巴伦…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