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6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822篇
地质学   570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16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HDR隔震梁桥多自由度(MDOF)模型和等效双线性单自由度(SDOF)模型为研究对象,以典型近场地震动作为输入,研究HDR支座双向耦合效应对HDR隔震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双向耦合效应的HDR支座滞回曲线呈典型双线性;考虑双向耦合效应的HDR支座滞回曲线面积小于不考虑双向耦合效应的HDR支座滞回曲线面积。不考虑双向耦合效应的顺桥向HDR支座位移峰值db大于考虑双向耦合效应时,但横桥向的结果相反。近场地震作用下,对梁桥进行HDR支座隔震设计时,忽略双向耦合效应计算得到的墩底剪力峰值和弯矩峰值均偏于保守。可忽略HDR支座双向耦合效应对HDR隔震梁桥近场地震能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盘锦、海城、营口地区是辽宁省内地震活动性最强、地震危险性最高的地区。该地区开展了大量重点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区域性地震区划和地震小区划工作,但尚未开展基于场地条件的区域尺度地震危险性研究。独有的沉积特点使该地区场地条件较复杂,因此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中考虑场地条件是必要的。本文基于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基本原理和技术原则,结合盘锦、海城、营口地区场地条件特征,采用基于地形坡度的方法对场地条件进行分类,确定场地地震动影响系数,给出该地区基于区域场地条件的地震危险性分布,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地震风险评估和防震减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地裂缝是西安市典型的城市地质灾害,地下水位的变化是诱发地裂缝活动的重要因素。以西安地铁六号线暗挖段施工降水为研究背景,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地裂缝场地施工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和地层应力变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地表沉降量上盘大于下盘,地裂缝带两侧地表存在差异沉降的现象,最大差异沉降量与地下水位下降深度近似呈直线关系;不同位置处地表的横向沉降呈现出"Z"形的变化特征,差异沉降区随地裂缝位置的变动而变化,且差异沉降量与横向地表位置近似呈二次函数曲线关系;地层竖向应力随着地下水位下降而增大,地裂缝位置处地层应力存在突变现象,上下盘应力影响区与地层深度近似呈三次函数曲线关系;基于分层总和法计算了地下水位下降时地表沉降量的解析解,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得到了计算地表最大沉降量的经验公式。研究结果可为地裂缝场地地铁隧道及其他地下工程安全施工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4.
土层结构对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本文选取和构造了若干有工程意义的典型场地剖面,利用目前工程上广泛应用的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一维等效线性化波动方法,计算了在不同地震动输入下的不同场地剖面的地表加速度峰值和地表速度峰值。利用计算得到的地表加速度峰值和速度峰值计算了不同场地在不同地震动输入下的反应谱的特征周期。研究了不同土层结构对地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影响,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85.
高原地表的感热和潜热通量在亚洲季风系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由于高原地域辽阔,且自然环境较严酷,不利于建立完善的地面观测系统。因此,卫星遥感观测就成为测算高原整体感热和潜热通量的有效工具。地面场地的观测结果作为地表通量的真实值,对于卫星遥感测算是非常重要的。它也为构建陆面—大气模型提供了科学依据,是卫星资料的资料同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场地热量通量有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利用有效的观测和试验的参数,可以给出稳定连续的估计。愈精确的Bowen比或者廓线的观测能给出愈精确的信息。综合了湍流测量及辐射测量、土壤热通量的观测结果的估计对陆面—大气相互作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以适应模式的发展。从1998年开始,这些方法联合应用到青藏高原;场地通量观测方面的成果以及目前对其理解将在本文中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86.
对藏北长江源地区河谷地貌和新构造变形调查发现,该区具有平行式水系格局,河谷地貌以形态不同的窄谷和宽谷为特点,新近纪以来该区主要经历了早期挤压和晚期伸展构造演化过程,产生了褶皱-逆冲、走滑剪切、正断层和地堑构造3种构造变形样式。长江源区河谷地貌的形成演化明显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新构造运动不仅控制了河谷地貌形态与水系格局,而且影响了河流阶地分布以及洪(冲)积扇的形态、结构。长江源地区主要水系至少自全新世以来是沿新构造运动产生的不同性质断裂构造溯源侵蚀发育而成。  相似文献   
87.
本文采用工程抗震理论,结合场地实际状况,论述了某电力扩建场地的区域构造条件和区域地震环境,确定了场地的地震动参数,并采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法对扩建场地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从而为该工程建设提供合理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88.
白晔  赵燃 《黑龙江气象》2006,(1):35-35,37
影响地(市)、县级气象台(站)计算机系统机房和场地安全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1环境导致的安全问题机房和场地物理环境方面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设备机房温度、湿度、尘埃、腐蚀性气体、电磁场、静电、冲击振动等方面的要求上。机房环境条件的好坏,对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延长机器使用寿命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计算机加电工作时,环境温度的升高对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当温度过高时,可能会使某些元器件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完全失去作用,从而导致计算机设备的故障。高湿度时水蒸气在元器件或由介质…  相似文献   
89.
2006年4月17日-22日,首届西南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研讨会在成都成功举行。研讨会由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发起和承办,会议的主题:促进西南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开展,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西南地区各省、市从业单位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质量;加深对GBl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理解,把握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关键技术环节和要点。  相似文献   
90.
《震灾防御技术》2006,1(2):F0003-F0003
浙江省工程地震研究所是浙江省地震局直属事业法人单位,于1994年成立,前身为1988年成立的浙江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室。负责并承担浙江省及邻近地区的地震宏观调查与震害评估工作,具有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甲级资质,其它业务范围涉及基桩检测、振动测试、工程地球物理勘探、建(构)筑物抗震性能鉴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