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1篇
  免费   1655篇
  国内免费   771篇
测绘学   717篇
大气科学   599篇
地球物理   2555篇
地质学   1780篇
海洋学   417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91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305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295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地震学研究中,震源机制解是研究区域构造应力场最基础的资料和常用的方法.应用小震断层面解反演平均应力场不仅能给出一个地区的平均应力场,还能给出中等主压应力相对大小及错动断层面等信息.2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已经发展了多种采用多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前,地震数据采集器使用的最后两级数字滤波器相位有最小相位和线性相位两种,相位特性直接影响着记录的地震数据波形质量.最小相位滤波的优点是:地震波形没有“前缀”波形出现,不会干扰分析人员对震相的判读;其缺点是:通带边沿频率附近不同频率分量群时延差异较大,导致最小相位滤波会带来波形失真,对初动半周期的波形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93.
在我国,较大地震的震源波裂过程往往是震后几小时由研究机构发布.经过汶川地震的惨痛教训,从地震应急及地震预警的角度,需要从地震台网快速产出地震的矩张量解,得到地震的破裂面及破裂过程,以对地震造成的破坏及震情判断提供依据.早期的地震矩张量解大都是由P波初动符号确定的,由于受台站的分布和初动清晰度所限,只有部分地震的断层面解才能得以确定,且断层面的不确定度较大.  相似文献   
994.
当横波进入由微裂隙和微孔这些比波长小的非均匀物质组成的岩石中,分裂成两个以不同方向偏振的组成部分.这两列波的偏振与裂隙面成平行和垂直方向,并以不同的速度传播.由于速度的不同,使这两列偏震波在裂隙介质的传播中产生“分裂”,横波分裂,使得横波波形产生一种新特征,即它离开裂隙区后仍然保持其偏振方向不变.地下几千米处,裂隙有垂直的也有不垂直的.  相似文献   
995.
地震发生后,地震观测台站的测震仪器只有具备接收记录到地震波形就能快速排除干扰,准确辨别出地震并启动实时报警的功能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台站长期做好地震速报工作.如果测震仪器不能实现准确率较高的地震实时报警功能,那么台站作为防震减灾一线的地位和作用就无法凸显.  相似文献   
996.
1998年至今云南及川滇交界一带共发生了7次(组)Ms≥6地震,均为6级地震,利用云南地区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追踪云南地区的7次6级强震前波速比的空间图像变化,寻求云南近期强震前波速比的变化异同.  相似文献   
997.
引言2011年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特大地震引发了大海啸,三陆地方沿岸遭受了重大灾害。我们通过近年在海上布设的各种海啸仪(图1),观测了这次海啸,加深了对海啸发生过程的理解。由于在海上观测的海啸波形未受到沿岸非线形效果的影响,它直接反映了地震时的地形变,所以在了解海啸激发过  相似文献   
998.
张希  李瑞莎  唐红涛  贾鹏 《地震研究》2012,35(1):1-5,157
1998年张北6.2级地震前,山西、河北及其附近地区出现的定点形变、流体前兆异常,具有随时间推移从震区外围大范围区域向震区附近迁移、集中的趋势特性.通过构建异常信号传播函数,借助网格搜索—拟牛顿最小二乘法反演汇聚区域即推测可能的地震危险区,所得汇聚区域边缘距实际震中仅25 ~51 km、汇聚时刻与发震时刻仅差数天,且震前中短期阶段汇聚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999.
王阅兵  金红林  付广裕 《地震》2012,32(2):121-128
2008年5月12日,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裂带发生汶川MW7.9地震,该地震使得北川—映秀断裂、灌县—江油断裂发生了同震破裂。本文主要利用震后通过复测获得的GPS同震形变场,采用Yabuki&Matsu’ura反演计算方法和分段平面断层模型,反演了地震同震滑动分布。结果表明:映秀—北川主破裂带的断层错动,在映秀附近以逆冲滑动为主,而在北川以北,其走滑运动明显大于逆冲,这一结果与震后地质调查结果与通过地震波研究获得的断层破裂特征相一致;反演得到的最大滑动量达到9.3m和9.6m,分别对应于这次地震中地表破坏最为严重的北川和映秀地区;由所获得的滑动分布计算的地震矩为8.07×1020 N.m,对应的震级为MW7.9。研究结果初步显示,Yabuki&Matsu’ura反演方法可适用在内陆地震断层反演计算中。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