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275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19篇
地质学   823篇
海洋学   175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徐榴胜 《贵州地质》1995,12(1):84-89
在岩溶发育、碳酸盐岩绵延与裸露,亚热带气候与潮湿多雨环境中,经淋滤与风化作用,贵州的土是具特殊性的,本文定性(成因)和定量(工程特性)地对贵州土类进行了判断和划分。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湘南东波-平和地区中上泥盆统岩石学特征的详细研究,划分出了滨海相带、局限台地相带和半局限台地相带等三个沉积相带以及滨海陆屑滩相、浑水潮间泥坪相、清水潮间泥坪相、潮间混乱合坪相、潮沟相、潮汐滩相、潮下浅水相等七个相型。根据对沉积环境的古构造背景,各相型基本特征的分析及时空分布规律,建立起了该区的沉积相模式。  相似文献   
83.
《甘肃地质》1987,(Z1):28-94,141,144
祁连山区自西向东横贯甘肃。其范围包括河西走廊、北祁连山,在肃南县以西包括中祁连山和南祁连山的一部分,天祝以东以中祁连山与西秦岭相邻。近年来新发现的龙首山区石炭系,因其沉积相、厚度及古生物面貌都与祁连山相近,故也放在本区叙述。 祁连山的石炭系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早在1893年洛采(Loczy)就发表了他在山丹县东南羊虎沟煤矿的石炭系剖面,剖面分六层,厚75~80m,2、3层采获大量化石。  相似文献   
84.
为精确限定红土堡基性火山岩的形成时代,结合阴极发光分析,分别对北祁连东段红土堡枕状玄武岩和辉绿岩墙进行了LA - ICP - MS 单颗粒锆石微区U - Pb 同位素测年。红土堡枕状玄武岩获得(443.4 ±1.7 )Ma 和(1 782 ±34 )Ma 两组年龄值;同时,获得红土堡基性火山岩中辉绿岩墙的年龄为(385.7 ±7.9 )Ma,并含有(1 697 ±6 ) ~(2 692 ±4 )Ma 的捕晶锆石年龄信息。认为红土堡基性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晚奥陶世,与其北的陈家河中酸性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大体一致,推断红土堡基性火山岩的原始岩浆不同程度遭受了陇山岩群的混染。这一新资料,对进一步研究北祁连造山带东段大地构造格局、构造演化以及北秦岭—北祁连衔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山东蓝宝石的呈色机制及改色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穆斯堡尔谱分析结果以及前人光谱分析等资料,从铁离子的价态入手,重新确立了山东蓝宝石的呈色机制,确定出致蓝因素与致黑因素。认为Fe^2 与Ti^4 对可见光565nm的吸收是使蓝宝石产生美丽蓝色调的原因,而Fe^3 对可见光442nm的吸收是使蓝宝石呈黑色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以消除Fe^3 、保障并增加Fe^2 和Ti^4 为宗旨的改色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张好成 《四川气象》2001,21(4):49-50
利用850hPa气层是否有偏北气流作为指标,对预报龙洞堡机场的弱冷空气发生作了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87.
莺歌海盆地是发育在古红河断裂带之上的新生代盆地,晚第三纪的构造运动触发了盆地中热流体自超压封存箱向外大规模突破,使热流体及泥质的活动具有规律性成群成带的特征。本次实验基于相似理论,在对盆地的演化史及区域构造应力场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晚第三纪盆地构造应力场的三维泥料模拟,证实了红河断裂右旋走滑派生的拉分效应控制了莺歌海盆地晚第三纪的构造活动,而晚第三纪的构造活动又是雁列式断裂展布及底辟体分布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88.
关于南国冰臼群成因的商榷之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韩同林  劳雄  郭克毅 《热带地理》2001,21(2):189-194,F003
南国冰臼群分布区大量冰川堆积、冰川条痕石及变形砾石的发现,再次有力地证明是“冰臼”不是“壶穴”的正确结论,由冰川漂砾经融冻作用形成的“石海”,与化学风化作用产生的花岗岩“石蛋”地貌特征,有天渊之别,不应混为一谈;边滩是由河流冲积物组成,不能与基岩冰床相提并论;圆滚水钻与急流旋涡及风蚀作用,形成的动力学性质、方向和方式完全不同,不该阴错阳差;节理、构造只影响冰臼的形态和发育程度,不是控制形成的动力学性质、方向和方式完全不同,不该阴错阳差;节理、构造只影响冰臼的形态和发育程度,不是控制冰臼的发育部位,不致于是非不辨,南国地区古冰川遗迹的大量发现,证明距今约二三百万年的第四纪早期确实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古冰川运动,为争论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东部中低山区有无第四纪冰川问题,从此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89.
三塘湖盆地低熟油的发现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三塘湖盆地目前所发现的原油的C29甾烷 20S/(20S +20R)值大部分小于 0.42,属于低 (未 )熟油的范畴。与国内外报道的低熟油相比,三塘湖盆地物性特征也具有高密度、高粘度及高含蜡量等特征,但其物性偏好。经油源分析,这些低熟油主要来源于上二叠统芦草沟组。该组烃源岩演化程度较低,有机质丰度较高,属较好生油岩。通过有机显微组分分析,发现芦草沟组烃源岩以富含腐泥无定形富氢显微组分而有别于三塘湖盆地其它低熟源岩。经热解分析,腐泥无定形是芦草沟组烃源岩主要生烃贡献者,并且其主生烃期Ro 在 0.35 %~ 0.6 %之间。因此,腐泥无定形低熟生烃是三塘湖盆地低熟油的主要生烃机制。另外,在三塘湖盆地原油以及芦草沟组源岩中都检测到 17α(H) 2 5 降霍烷系列化合物,说明三塘湖盆地的低熟油可能与陆源有机质细菌降解改造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0.
宋礼生 《甘肃地质》2001,10(1):9-16,25
甘肃省永登石灰沟中奥陶统中堡群(OZ)中的笔石群属兰代洛阶至卡拉多克阶早期,共3个笔石层位,其中包括2个笔石带:(1)Glyptograptus teretiusculus带,(2)Nemagraptus gracilis带;1个笔石层;(3)Climacograptus styloides Lapworth-C.antiquus lineatus Elles et Wood层。下志留统马营沟群(S1my)笔石群属兰多维利阶中期,1个笔石层是Rastrites appraximatus Geinitzi(Tornquist)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