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0篇
  免费   666篇
  国内免费   1242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226篇
地质学   2835篇
海洋学   78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1篇
自然地理   19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3篇
  1947年   2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6篇
  194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东天山十里坡地区自然铜矿化的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峰  周涛发  范裕  谭绿贵  岳书仓 《矿床地质》2006,25(Z2):289-292
东天山十里坡自然铜矿化主要赋存于马头滩组第一段玄武岩夹层中的蚀变凝灰岩中,硅化、绿帘石化、黝帘石化、绿泥石化、沸石化与自然铜矿化关系密切。初步分析认为东天山十里坡自然铜矿化与同生火山热液作用有关,形成于伸展的构造背景,矿化时代可能为二叠纪,成矿特征与滇黔边境峨嵋玄武岩自然铜矿化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52.
试论洋山深水港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宏伟目标之一。目前,围绕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十分激烈,釜山、神户、高雄等港口均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并纷纷建设一系列深水集装箱泊位。本文以国际竞争态势为背景,着重分析了国际集装箱航运市场的最新动态、洋山深水港对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意义,并详细论证了强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功能的政策创新,探讨了优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营运水平的关键措施,为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53.
东昆仑阿尼玛卿地区古特提斯火山作用和板块构造体系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东昆仑阿尼玛卿蛇绿岩带标志古特提斯洋关闭后的板块缝合带。在该缝合带及周围识别出4套与洋盆扩张和俯冲作用有关的火山岩,由南至北,分别为洋底玄武岩、岛弧火山岩、弧后盆地玄武岩和后碰撞火山岩。板块构造体系说明洋壳俯冲极性从南向北。已有年代学证据表明:阿尼玛卿洋盆的开启时代至少可以早到晚石炭世(308Ma),洋盆关闭可能在早三叠世;岛弧火山岩的时代为晚二叠世(260Ma);弧后盆地火山岩的时代为早中三叠世;后碰撞火山岩的时代为晚三叠世。三叠纪沿缝合带及其北部形成了一系列巨大的左旋走滑断裂系,包括东昆仑南缘左旋走滑断裂(200~220Ma)、阿尔金断裂的早期走滑剪切断裂系(220~230Ma)以及南祁连南缘巨型左旋走滑断裂(240~250Ma)。认为它们形成于阿尼玛卿古特提斯洋的关闭和斜向碰撞作用,但主要在俯冲板块折返阶段或逆冲岩片的抬升阶段,其时也是后碰撞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阶段。  相似文献   
54.
冲绳海槽玄武岩中中酸性残余熔体研究及其岩石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洋壳有关的酸性岩由于对了解幔源岩浆的演化以及判别古老蛇绿岩套及其构造位置的重要意义而倍受岩石学家和构造地质学家的关注。本对发现于冲绳海槽玄武岩基质中的中酸性到酸性残余熔体进行了详细研究,它们提供了幔源玄武岩浆结晶分异形成酸性岩浆的直接证据。在细小的基质矿物间分布有一种玻璃质的残余熔体,其成分随距冷凝边距离(L)的增加而越来越酸性。在SiO2对Na2O K2O图解上,残余熔体的投影点从玄武岩到英安岩均有分布,反映了一个连续的演化系列。在AFM图解上,残余熔体表现出与Thingmuli火山岩系列类似的拉斑玄武岩系列的演化趋势。我们的研究表明:残余熔体的演化受结晶分异作用控制。在早期结晶阶段,辉石的结晶起主导作用,结果造成残余熔体中SiO2、Al2O3,Na2O的迅速增加,FeO、MgO、CaO迅速降低。在晚期结晶阶段,斜长石成为主导结晶相,导致残余熔体中Al2O3,Na2O的迅速消减。Al2O3、Na2O从增加到降低的转变出现在SiO2=62%左右。在L=27.5mm处,85~90%的基质岩浆已发生了结晶作用,导致残余熔体中SiO2含量达到69~70%,而且此处还新出现了一种富FeTi的氧化物。该玄武岩中残余熔体和基质矿物的成分及演化特征分别与Thingmuli火山岩系列中酸性端元的组成相似,在也佐证了Thingmuli火山岩系列是幔源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  相似文献   
55.
安溪青洋石墨矿矿源层为该区二叠系童子岩组第三段煤层,受成矿期后断裂构造以及岩脉侵入的影响,属后期热液接触变质层控矿床.通过对该区成矿构造条件及热液变质作用的关系的研究分析,探讨了石墨矿床的成因以及控矿条件,为周边地区找矿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56.
门巴地区晚三叠世花岗岩主要出露在西藏冈底斯构造带的弧背断隆上,主要岩石类型为黑云角闪花岗闪长岩和黑云二长花岗岩。岩石为钙碱性,具有富SiO2、K2O的特点。K2O/Na2O平均为1.13,相对富钾。Al2O3变化于13.27%~15.53%之间,A/CNK平均为1.0,为准铝质岩石。花岗岩体稀土元素总量∑REE变化于99.5×10-6~294.72×10-6之间,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具弱至中等的负Eu异常。微量元素以富K、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Nb、Ta、Y、Yb等高场强元素为特征。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时代的花岗岩具I型花岗岩的特点,形成于岛弧环境,是新特提斯洋早期俯冲作用的产物。同时它也暗示着冈底斯岩浆弧带在晚三叠世就已成雏形。  相似文献   
57.
肖龙  许继峰 《岩石学报》2005,21(6):1539-1545
川西北松潘-甘孜地块内二叠世大石包组玄武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具有与洋岛玄武岩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形成于大陆板内环境。通过与典型峨眉山玄武岩之地球化学组成的对比研究,认为大石包玄武岩与峨眉山玄武岩中的高钛类玄武岩性质相同,两者具有一个共同的成因,即都是峨眉山地幔柱活动的产物。由此推测峨眉山玄武岩不仅分布在扬子地块内部,向西还有一定的延伸,同时暗示了峨眉山地幔柱头部可能具有比现在所认识的更大的规模。  相似文献   
58.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发现二叠纪苦橄质熔岩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张招崇  王福生 《地质论评》2002,48(4):448-448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尽管早有报道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存在苦橄岩,但是是否存在真正的二叠纪苦橄质熔岩一直有争论,笔者等对前人报道的“苦橄岩”产地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前人报道的所谓“苦橄岩”,不是喷出的熔岩,而是呈侵入状态的苦橄玢岩。这些呈侵入状态的苦橄玢岩在区内分布较多,约有数十个,出露面积一般为50×100~200×700m~2。最大可达8km~2。这些苦橄玢岩除了侵入于峨眉山玄武岩外,部分还侵入于上三叠统白云质灰岩中。由此推测部分苦橄玢岩应晚于晚三叠世。尽管目前还没有可靠的同位素年龄数据,但根据区域对比,一般认为这些苦橄玢岩形成于喜马拉雅期,与峨眉山玄武岩系无关。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报道所谓“苦橄岩”的论文中均没  相似文献   
59.
新疆东昆仑木孜塔格蛇绿混杂岩中发现富Nb玄武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富Nb 玄武岩以相对高的TiO2 含量、低的LILE/HFSE和LREE/HFSE比值以及(La/Nb)MN<2为特征,是岛弧环境的典型产物。首次报道发现于新疆东昆仑木孜塔格蛇绿混杂岩中的富Nb玄武岩,并分析了它们的典型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环境,表明了它们形成在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60.
孙忠军  张华 《地质与勘探》2002,38(Z1):185-188
通过北祁连山地区成矿环境和成矿旋回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得出北祁连山成矿旋回是地幔软流圈物质运动的结果,每种成矿环境都是地幔演化的阶段性的具体表现.认为洋脊热液型铁铜矿床是北祁连山最有远景的找矿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