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7篇
  免费   831篇
  国内免费   2030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907篇
地质学   5193篇
海洋学   242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172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254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4年   3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研究了安徽冬瓜山热液叠加改造型铜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压力、成分、流体的H,O,C和Cu同位素),探讨了成矿流体的性质及其来源。认为该矿床是在岩浆水和后期少量大气水的加入而形成的混合热液共同作用下,活化碳酸盐岩地层和石英闪长岩中的铜等成矿元素,形成含矿热液,并以铜的氯络合物方式运移,在弱还原性条件下使原始沉积矿胚层加厚变富。  相似文献   
102.
罗定盆地南缘的金矿脉石英和方解石中发育液相、气相和气液两相3种类型包裹体,以液相包裹体和气液包裹体为主。气液包裹体的气液比为5%~25%。包裹体盐度w(NaCl)为0.9%~10.6%,多数>5%,属于咸水-卤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显示,金矿有两个成矿阶段:第一阶段形成温度为172℃,第二阶段形成温度为122℃。氢氧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成分显示成矿热液来源于大气降水。金矿形成于低温、浅成-超浅成环境,成矿热液可能经历了减压沸腾过程。金矿的成因类型属于浅成-超浅成低温热液型。  相似文献   
103.
安徽铜陵地区蚀变流体填图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蚀变流体填图是一项区域流体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区域大面积的流体填图工作的理论依据、思路方法、填图要素、技术要求和规范等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法体系。在实施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司的“铜陵地区蚀变流体填图”项目中 ,探讨了流体填图的理论依据、思路方法、研究内容和填图要素 ,对填图单位制定了 3级填图单元等级体制 ,即流体系统流体子系统流体单元。在铜陵地区划分出 4个流体系统 ,7个流体子系统和 18个流体单元。  相似文献   
104.
西天山伊耳曼得型金矿流体特征及成矿环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天山一种以伊耳曼得和恰布坎卓它等金矿为代表的金矿类型,其成矿流体液相成分以K+离子为主,其次是Na+、Cl-、SO42-及少量的Ca2+、Mg2+.流体气相成分以H2O为主,其次是CO2、H2,少量的O2、N2、CH4和CO.流体的矿化度平均为8.28g/L,盐度比较低,其范围为1.5%~0.39%(NaCl),流体的pH值在2.8~5.5之间.流体离子强度为0.146~0.18.氧逸度为lgf o2=-35.2~-38.9,流体的pH-lgf o2稳定范围与冰长石-绢云母型和酸性硫酸盐型金矿床的稳定范围不一致.流体温度范围为93~151.4℃.流体压力范围为5.6~17 MPa.表明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低压和低盐度的特点.流体属于H2O-NaCl-CO2体系,来自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渗滤到地下,受到火山和地温梯度的影响,形成了沿一定深度运动的热循环流体.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环境是一种过渡类型.成矿流体沿火山碎屑岩孔隙和微裂隙多次渗透交代而成矿.  相似文献   
105.
碳酸盐岩潜山储层垂向分带及油气藏流体分布规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古岩溶形成的基本条件出发,提出可溶性岩石和具溶蚀性的流动水是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古岩溶与古风化壳常共生.受储层结构的非均质性、构造圈闭分割性、流体分布不完善性及高地温场等因素影响,流体在古潜山奥陶系储层的分布很复杂,孔、洞、缝发育程度及搭配好坏是决定油气产量的核心,圈闭条件与流体分布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6.
含矿流体混合反应与成矿作用的动力平衡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舸  CBZHAO  王岳军  BEHOBBS  龚纪文 《岩石学报》2003,19(2):275-282
本文在约定热液体系中成矿元素成矿速率(成矿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所合成矿元素重量的变化)的基础上。借助于物质-热-化学-成矿四重全耦合的研究思路,构建了均匀热液体系、层状热液体系、岩浆侵入热液体系下成矿元素的迁移、富集、溶解与沉淀作用数值模型。模拟结果表明;(1)硫化物(H2S)和硫酸盐(SO42-)流体的混合反应是成矿热液体系中铅、锌、铁成矿元素成矿的重要控制因素;(2)均匀介质、岩浆侵入或地质构造的存在,对成矿元素在成矿流体运移的速度、流线、温度分布和成矿元素的溶解与沉淀分布都有着各自的特征.不同的成矿环境或成矿背景制约了成矿元素的迁移与富集以及矿体的产出定位。暗示成矿环境及成矿速率对热液体系中成矿元素的沉淀与溶解具重要作用;成矿流体的混合反应是成矿作用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在成矿理论研究中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地质构造因素的约束。  相似文献   
107.
本文运用流体包裹体方法,基于薄片观察和岩矿学研究,探讨了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大型气田的气源。首先对包裹体的生源属性、多期捕获和后生变化进行了精细的鉴别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成岩自生矿物微量元素、包裹体相组成、均一温度、初熔温度等参数鉴别多期演化的油气充注。通过烃类包裹体化学成分初步鉴别出煤成气和油型气。根据烃类包裹体的相组成鉴别有机质可能来源于腐泥型源岩还是腐殖型源岩。最后根据同期包裹体生物标志物确定某一期次的油气所对应的烃源层。结果表明研究成果符合地质实际,为传统的油气源追踪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有效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08.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方解石脉中包裹体流体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归纳出了一种利用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确定流体势的方法,并对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方解石脉中包裹体进行了流体势计算,推算出了古流体运移方向。  相似文献   
109.
江西银山多金属矿床高盐度包裹体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学研究表明,银山矿床石英斑岩和金金属矿床中都发现须含石盐的高盐度流体包裹体,表明至少在成矿作用的早期成矿流体为高盐度流体,高盐度流体不是由热水溶液的不混溶作用或沸腾作用形成的,而是直接从饱和水的结晶岩浆熔体中出溶的,银山矿床的成矿流体与斑岩铜矿的成矿流体具有相似性,证实矿床深部可能有隐伏斑岩铜矿。  相似文献   
110.
汪清7.2级深震地下流体动态异常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6月29日汪清7.2级深震前,吉林省地下流体观测网部分井孔观测到一组从趋势到短期前兆异常。本文阐述这些异常出现的特征和时空演化过程。认为异常出现的时间与震中距密切相关,其空间展布具有迁移性,中期异常由外围向震中收缩,其速率很小,进入短期阶段,岩石处于失稳、临失稳状态,水位异常由震中向外围发散,速率迅速加大。同时发现了异常盲区即深震的震中区,它对预测深震中有非常实际的意义,同时对研究板块运动、地球动力学过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