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62篇
  免费   5141篇
  国内免费   7726篇
测绘学   4398篇
大气科学   2060篇
地球物理   3453篇
地质学   26993篇
海洋学   2826篇
天文学   571篇
综合类   3140篇
自然地理   1488篇
  2024年   220篇
  2023年   897篇
  2022年   961篇
  2021年   1062篇
  2020年   905篇
  2019年   1173篇
  2018年   742篇
  2017年   897篇
  2016年   988篇
  2015年   1203篇
  2014年   2159篇
  2013年   1642篇
  2012年   2175篇
  2011年   2206篇
  2010年   1862篇
  2009年   1966篇
  2008年   1926篇
  2007年   1752篇
  2006年   1637篇
  2005年   1620篇
  2004年   1423篇
  2003年   1439篇
  2002年   1300篇
  2001年   1386篇
  2000年   1215篇
  1999年   1161篇
  1998年   1232篇
  1997年   1015篇
  1996年   1063篇
  1995年   961篇
  1994年   812篇
  1993年   765篇
  1992年   760篇
  1991年   684篇
  1990年   664篇
  1989年   538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106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4篇
  1977年   6篇
  1973年   6篇
  1946年   5篇
  194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李晋  王建文 《冰川冻土》2003,25(8):149-152
通过对青藏铁路线35kV电力线路的分析,对其空载线路末端电压升高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青藏线格拉段35kV电力线路在正常供电时,末端电压波动范围较小,线路的电压质量可通过负荷端调压变压器解决;在越区供电条件下,末端电压的波动范围大,空载时末端电压上翘严重,需要在线路中间和末端装设并联电抗器进行补偿,以降低线路空载时末端电压;当用电负荷增加,末端电压降到一定程度时,应切除并联电抗器。  相似文献   
912.
滇东北乐红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乐红铅锌矿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有多家地勘单位先后进行过普查找矿,均以“层控”观点为指导没有进展而中途下马,90年代后期,云南第一地质大队以“构控”新思路开展新一轮找矿,获得突破性进展。在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地质因素的基础上,认为矿床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银)矿床,并根据控矿断裂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指出乐红矿区及外围具有形成大型矿床的找矿远景,应该加强该区的地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913.
小西弓矿床是北山地区最重要的金矿床。金矿化在中元古代糜棱岩化绿片岩和长英片岩中呈脉状或蚀变岩团块产出,并且同海西期花岗岩类侵入岩体具密切时空联系。详细的硫、氧、氢和铅同住素研究结果表明,金矿床成矿物质和含矿流体主要来自海西期花岗岩类侵入岩、中元古代变质岩地层与大气降水。晚古生代时期,哈萨克斯坦-北山与塔里木板块沿柳园-大奇山深大断裂发生碰撞与地体拼贴,其中挤压与伸展转换期的构造变形作用不仅致使前海西期岩体(层)发生深熔,形成花岗质熔浆,而且诱发含矿流体向低温与低压构造破碎带运移,进而形成小西弓金矿床。  相似文献   
914.
915.
本文论述了产于东津—杭口盆地震旦、寒武系碳硅泥岩型地层组合中的铀、金矿化严格受地层层位和构造迭加的联合控制,具体的赋矿部位就是两者定位条件复合最好的部位,并由此阐述了本区地质热事件的发育程度及其对本区铀、金矿化形成规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16.
王晓东  池永 《岩土工程师》2003,15(2):49-53,54
文章针对沉管隧道施工特点,介绍了宁波常洪隧道干坞施工和沉管制作中的施工技术,并对后浇带、端钢壳、GINA止水带、钢压载水箱等相关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917.
地震作为一种物理现象,认识到一定的程度肯定是能够预报的。但是,它是一个困难的课题,因为地球中的震源体不能直接观测到,并且最重要的参量——应力的强度也不能直接测出。同时,地震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地震的起因只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才被揭示出来:先进的地震台网以及测量地壳形变的技术,象地球定位系统(GPS)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lnSAR)仅仅是最近才开始在线布设。布设足够密度的测点,才能在了解破裂的过程时有重大进展,也只有日本才能做到。可是在美国还没有一个实用的地震预报研究程序。主要原因是资金赞助机构和同级的评审机构都回避非专业化的领域,但却促成了一些单项的活动。虽然一些成功的预报意见看来理由并不充分,确实有少量准确预报的例子。多数的预报都有几年的时间间隔,但有时也精确到几天,并且能提供准备活动的时间,为取得更大的进步,我们必须创造一个严格的科学的探讨范畴,在这里允许非专业人员大胆尝试。领导者应当把必要的资金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包括把最优秀的智力投入到这个充满希望的有益于社会,但也颇具争论的课题中来。  相似文献   
918.
采用三磁场塞曼效应背景校正技术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AAS ZEEnit 60  相似文献   
919.
某上游法尾矿坝抗滑稳定性浅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通过某上游法尾矿坝抗滑稳定性分析,对比分析了坝体加高、浸润线条件、排渗系统运行状况和透镜体简化对尾矿坝抗滑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尾矿坝抗滑稳定性随坝体加高而降低;排渗系统运行状况对尾矿坝抗滑稳定性的影响超过坝体加高对尾矿坝抗滑稳定性的影响;根据一定简化原则减少透镜体,从而简化剖面形状和计算复杂程度,是一种能反映工程实际但比较保守的分析方法。拟静力法并非适合于所有的尾矿堆积坝抗震稳定性分析,即便采用其所得结果也可能会出现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920.
通过对湖北省富水水库坝基渗漏水及其析出物的研究,探讨了现代沉积环境(水库)中显微铁矿物形成的机理及微生物在铁的生物矿化中的作用和意义。对析出物中微量元素的富集特征也进行了初步研究。用化学分析方法测试出坝基渗漏水中阳离子以Ca^2 、Mg^2 、K^ 、Na^ 为主,Fe^2 和Fe^3 含量极少,阴离子以HCO3^-为主。析出物的化学成分以铁的氧化物为主。采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和穆斯堡尔谱,以及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分析研究了析出物的物相和形貌特征。析出物的主要矿物相为针铁矿、石英、伊利石、蒙脱石和微量方解石,呈弱结晶状态。由析出物中显微针铁矿特殊的形貌特征及其特征的穆斯堡尔谱图推测出富水水库沉积环境中显微针铁矿是由铁细菌形成。ICP-MS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析出物中不仅富集了铁,还富集了Yb、Pb、Dy、Zn、Co、Be、Eu、Sm和Tb等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富集是微生物与显微针铁矿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