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0篇
  免费   2242篇
  国内免费   2923篇
测绘学   496篇
大气科学   770篇
地球物理   4443篇
地质学   8245篇
海洋学   833篇
天文学   341篇
综合类   1619篇
自然地理   1268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15篇
  2022年   358篇
  2021年   442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418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339篇
  2016年   338篇
  2015年   465篇
  2014年   1015篇
  2013年   786篇
  2012年   773篇
  2011年   796篇
  2010年   755篇
  2009年   865篇
  2008年   815篇
  2007年   717篇
  2006年   684篇
  2005年   676篇
  2004年   589篇
  2003年   689篇
  2002年   643篇
  2001年   738篇
  2000年   585篇
  1999年   445篇
  1998年   487篇
  1997年   379篇
  1996年   380篇
  1995年   310篇
  1994年   269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265篇
  1991年   231篇
  1990年   155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西藏雄村铜(金)矿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勘探开发区划分为小区块评价单元,从地质灾害基础因子、响应因子、诱发因子分析入手,选定地形地貌、植被、岩性、地质构造及周边地震活动、地质灾害现状、预测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人类工程活动为雄村铜(金)矿地质灾害综合分区定量评估因子,由此求得各区块的灾害因子综合量值.按危险性分区阀值将各评价区块最终归并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中等和小3个级别分区.  相似文献   
152.
浑河断裂带(抚顺段)近期活动性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浑河断裂带(抚顺段)的地质调查、人工地震勘查、断裂绝对年龄测定、跨断裂形变测量等资料的综合分析与研究,讨论了断裂构造的近期活动特征,并据此认为浑河断裂自晚更新世以来若非人类工程活动扰动是没有活动的,现今的断裂活化效应是由于大量的人类采煤活动造成的。由于断裂的活化效应破坏了抚顺煤田及其周围区域原始构造应力场的平衡状态,为达到新的平衡必然导致应力的重新集中与释放,在此过程中伴随产生了抚顺煤田广泛发育的滑坡、地面沉陷、矿震、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53.
今年初,广西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建设的决定》,并制定颁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机关首问负责制度》(试行)、《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机关限时办结制度》(试行)、《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机关责任追究制度》(试行)(以下简称"三项制度"),在全区各级行  相似文献   
154.
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地质事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中国东部至少自侏罗纪开始就一直处于俯冲大洋板块之上,但是有关俯冲板块对其影响程度一直有不同的认识。最近的研究表明,太平洋海山岛链的时空分布显示太平洋板块的漂移方向曾发生多次转折,这些转折与白垩纪中国东部的构造演化和岩浆事件有着密切的时空耦合关系。从时代和力学性质上看,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中国东部中生代的盆地演化和郯庐断裂活动等重要地质事件。这些认识为理解中国东部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包括岩石圈减薄的机制、郯庐断裂的演化,以及燕山期大规模岩浆活动等。本文重点分析了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对应关系。在125~140Ma太平洋板块向南西方向俯冲,造成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软流圈卸载上涌,发生减压部分熔融;约125Ma,太平洋板块漂移方向发生了大幅度转折,形成安第斯式的俯冲挤压,岩石圈停止减薄和减压部分熔融,出现岩浆宁静期。随着俯冲的深入,到110Ma前后俯冲板块后撤,形成弧后拉张,岩浆活动又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155.
西藏冈底斯矿带成矿作用及远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冈底斯带矿床众多,类型复杂,主要有斑岩型铜(金钼)矿床、矽卡岩型铁铜-铅-锌(银)矿床、层控铅-锌-银矿床、火山岩型金-银矿床及雄村式铜-金矿床。矿床地质特征和同位素年龄表明,冈底斯带南部的矿床与新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陆陆碰撞及碰撞期后的构造岩浆事件有关;冈底斯带北部的矿床与班公湖-怒江洋壳向南俯冲-陆陆碰撞及碰撞期后构造岩浆事件有关。冈底斯带与洋壳的俯冲-碰撞有关的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西藏高原在碰撞后发生了快速抬升剥蚀,部分矿床顶部出现低温组合矿化,多数矿床保存良好。  相似文献   
156.
由2008年是实现我国“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关键一年。加强建筑节能宣传,普及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和知识,提高全社会对建筑节能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省政府工作安排,10月在全省开展建筑节能专题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57.
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GPS观测与构造活动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首都圈地区1992~2004年间280多个GPS点位复测资料,获得了该地区高精度的地壳形变速度场,相对欧亚板块的水平速度场由北向南由4 mm/a逐渐增加到9 mm/a;采用边界元(BEM)理论及位移不连续的多边形元素构建断层的三维模型,并利用均匀介质且各向同性的半无限线弹性空间模型反演计算了断层滑移量,模拟了GPS点位的位移场,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主要活动断层和首都圈地区的地表、地表下15 km和25 km剖面的静态位移场、应力及应变场.结果表明,GPS点位的模拟位移场与观测值在南北向和东西向的误差分别为0.68 mm及0.77 mm,各个主要活动断层在1992~2004年间的构造活动较弱,随着深度的增加,剖面的应变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8.
从2003年底至2006年,河南省汝阳县国土资源局矿山监察大队原副大队长熊胜克可谓“春风得意”。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熊胜克凭借自己负责查处该县无证采矿等违法矿业活动、治理整顿矿业秩序的权力,购买无证矿从事非法开采,从一名工薪族摇身一变成了当地屈指可数的千万富豪。  相似文献   
159.
4月22日上午,孟津县城广场彩旗猎猎,人头攒动。巨大的彩虹门、飘扬的氢气球、摆放整齐的宣传版面,令宽阔的广场热闹了许多。孟津县国土资源局组织的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进“百家行政事业单位、千家企业、万家农户”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正在这里举行。  相似文献   
160.
通过研究太原盆地大气干湿沉降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年输入通量,讨论其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累积的影响。同时采用富集因子法探讨降尘物质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降尘中重金属元素As、Cd主要来源于人为活动,Pb的来源可能是人为源和自然源。而Hg则主要来源于自然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