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466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235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273篇
海洋学   84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25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6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e sedimentology of the Northwestern Sudan consists of lower, middle and upper cycles. The lower and upper cycles are composed of intercalated fluvial and shallow marine facies, whereas the middle cycle consists entirely of fluvial and glaciofluvial facies. The petrographic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lower and upper cydes consist of quartz and lithic arenite sandstones, whereas the middle cycle consists of arkosic and lithic arenite sandstones. The lower and upper cycle sandstones reflect derivation mainly from recycled orogens with minor contribution from craton interior provenances. However, the middle cycle sandstones indicate derivation from basement uplift, transitional and mainly recycled orogens provenances.  相似文献   
72.
南极海冰的年际变化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Hadley中心提供的1969—1998年的南极海冰再分析资料和其它多种观测资料,分析了南极海冰的年际和季节变化,指出南极海冰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但与ENSO的关系则较为复杂。南极海冰维持了南半球高纬地区大气环流的季节持续性,因而对短期气候预测有较大帮助。相关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均证实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南极海冰的年际变化有关,当北半球春夏季南极海冰增多时,华北降水增多而华南和东北降水减少。研究还表明,此种雨型分布与南极海冰变化引起的东亚夏季风环流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3.
南繁的农业气候条件分析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翁锦辉 《广西气象》2003,24(2):21-22
分析三亚市南繁期间(10月至次年4月)的农业气候条件及气象灾害,并提出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4.
采用英国Hadley中心GISST海冰面积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地面降水和气温资料,运用EOF分解,小波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初步探讨了格陵兰岛两侧附近冬春季海冰面积变化特征及其与初夏6月中国气温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格陵兰岛东西两侧海冰面积呈显著反相变化,并且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周期性振荡,冬春季格陵兰-寻威海海冰与初夏6月中国长江以北气温(降水)正相关(反相关),与长江以南气温(降水)反相关(正相关),而对于戴维斯海峡-拉布拉多海海冰则具有相反的相关型,大尺度500hPa环流合成分析初步表明,冬春季格陵兰附近海冰面积变化伴随着北极极涡环流和北半球阻塞高压的持续异常,海冰变化可能是影响初夏中国气温和降水的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5.
水稻低温敏不育系培矮64s“冷灌繁种”适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低温敏不育系水稻培矮64s育性敏感期间冷水灌溉处理后的农田微气象要素和自交结实率的平行观测,分析研究了供试不育系的适宜灌水时段、灌水深度以及灌溉用水量等的“冷灌繁种”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76.
朱兰娟  储长树 《气象》1997,23(12):47-51
通过对低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育性敏感期间冷水处理后温度场分布特征和自交结实率的资料分析,得出培矮64S的灌水始期是冷灌后的见穗期往前推18天,终止期为见穗期往前推3天,灌水深度前10天为15cm,,后5天为20cm,,为“冷繁”技术在生产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杨梅玉 《应用气象学报》1997,8(A00):209-216
文章简要综述了次网格尺度海非均匀性大对大气环流模式性能的影响,南极冰在全球环流和短期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以及模式中不同的海冰反照率参数化对地表温度和辐射的影响等研究结果,说明海冰对极地海洋和大气的能量收支及短期气候变化有重要作用,不同的海洋参数化方案对气候模拟结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8.
1996年是新疆棉花的严重减产年。播种面积比1995年增加56.36×103hm2而总产无增,棉花单产比1995年下降82kg/hm2,棉花平均品级比1995年下降0.21级,长度下降0.29mm,一级花下降11.l%,而造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是新疆主产棉区(南疆西、南棉区)棉花生长期气象条件很差:早春低温多雨造成播种期明显偏晚,生长季出现了严重的延迟型冷害。五播种出苗期早春,全疆棉区多冷空气活动,气温比常年偏低l-2℃,降水明显偏多,尤其是南疆出现较为罕见的低温连阴雨(冒)天气,使棉花播种期推迟。喀什、和田地区在4月10日以后开始大面积播种,…  相似文献   
79.
1992年3-5月极星号ANT/秋季航次,对南极威德尔海东北海域浮冰区形成期新冰生态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海冰物理结构特征与海冰生成环境及其形成过程有很大关系。冰体结构以颗粒冰、柱状冰以及混合冰为主,以颗粒冰为主结构的海水较多地聚集浮游生物细胞,消耗部分冰中营养盐,柱状冰较少聚集生物细胞,其营养盐波动较小,同时,新形成期海冰中,叶绿素含量普遍低于一年冰,而营养盐含量则较高,基本处于初始状态,由此  相似文献   
80.
何剑锋  陈波 《极地研究》1997,9(3):22-31
自1992年4月12日至12月30日对中山站以西内拉峡湾海冰和冰下水柱中藻类优势种组成和丰度进行了测定。4月份和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冰柱和水柱(0~50m)藻类丰度高达108~109cels/m2。冰藻的普遍或季节性优势种主要包括Amphiprorakjelmani、Berkeleyarutilans、Naviculaglaciei、Nitzschiabarkleyi、N.cylindrus、N.lecointei和Nitzschiasp.。由于藻类结合入冰后自身的演替,春-夏季海冰剖面中所记录的优势种组成并不能准确反映冰底优势种的季节演替过程。从冰底和水表藻种组成的对比表明,两者仅在春末冰底冰藻水华期间具有较强的相似性。秋、春季冰底冰藻水华的形成以现场生长为主,夏初冰藻释放入水后对冰下浮游植物的播种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