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稻低温敏不育系培矮64s“冷灌繁种”适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低温敏不育系水稻培矮64s育性敏感期间冷水灌溉处理后的农田微气象要素和自交结实率的平行观测,分析研究了供试不育系的适宜灌水时段、灌水深度以及灌溉用水量等的“冷灌繁种”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低温敏不育系水稻培矮64s育性敏感期期间冷水灌溉处理后的农田微气象要素和自产我结实率的平行观测,分析研究了供试不育系的适宜灌水时段灌水深度以及灌溉用水量等的“冷灌繁种”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两系杂交稻制种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两系杂交稻的首要不育系———培矮64S制种的气候适应性, 一方面可为两系杂交稻的生产提供决策参考, 另一方面也可为其它不育系的研究提供借鉴。分析气候适应性时, 首先利用播种—抽穗天数及其对应的气象资料, 建立发育期模型; 然后利用自交结实率资料及其对应的气象资料建立育性量化模型, 并求出育性转换的光温指标; 最后将我国稻区35个站点42年 (1951~1992年) 的气象资料代入发育期模型, 求出各站点的可能出穗持续期 (最早出穗期—最晚出穗期的历期), 对比育性转换的光温指标, 确定培矮64S在80%、90%和95%保证率下连续不育 (可育) 的初、终日, 将连续不育期作为生产杂交稻种子的季节, 将连续可育期作为繁殖培矮64S的季节。结果显示:培矮64S仅能在海南岛及云贵高原中低海拔地区自交繁殖; 而在东北、云贵高原以外的稻区, 培矮64S均可用于生产两系杂交稻的种子, 各稻区制种季节的长短、起止日期与种植地的纬度、海拔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部地区SO2, SO4=和HNO3(g)干沉降速度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节泰  李建国 《气象学报》1997,55(5):545-562
使用中国东部及其邻近地区各主要台站1992年全年00点和12点(GMT)地面及探空资料,由中尺度气象预报模式MM4产生中国东部地区地面以上大约40m高度(最低模式层)处二维温度、湿度和风场,使用污染物干沉降模块及该地区下垫面类型资料,计算出了该地区SO2,SO=4和HNO3(g)全年干沉降速度的区域分布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由于受气象条件和下垫面类型的综合影响,3种污染物的干沉降速度有明显的变化。对SO2,全年区域平均极小值为0.088cm/s,极大值为1.275cm/s,平均值为0.430cm/s;对SO=4,分别为0.014cm/s,0.287cm/s和0.118cm/s;对HNO3(g),分别为0.060cm/s,5.250cm/s和1.123cm/s。SO2干沉降速度极大值分布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一带,对SO=4和HNO3(g),除在上述沙漠地带有一极大值区域外,在靠近四川的云贵高原尚有另一极大区。对1992年全年来说,SO2和HNO3(g)干沉降速度极大值均出现在七月份,分别为0.552cm/s和1.518cm/s;而对SO=4,干沉降速度极大值出现在九月份,其值为0.096cm/s。这些值  相似文献   

5.
两系法杂交稻65396在我国一季稻区的制种播差期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具有超高产水平的两系杂交稻 6 5 396 (培矮 6 4 s× E32 )为研究对象 ,在分析母本不育系培矮 6 4 s用作单季稻区域制种时的稳定不育期的季节和持续期的基础上 ,用生育期模型分析了培矮 6 4 s与 E32在南方一季稻区制种时的播差期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得到的两系法杂交稻制种技术的气象学方法可供其他熟制地区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期播种,研究了不同播期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通过测定不同播期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氮的质量分数,分析不同播期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Ⅰ期为两优培九和6两优9386最适宜播期,Ⅱ期为Ⅱ优084最适宜播期.播期对水稻单株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有影响,尤其是对两优培九的结实率、6两优9386的每穗粒数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利用南方气候资源、合理安排播栽播期、提高水稻产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运用简单的动力学方程,考察了旋转运动和辐合运动的初值问题,由此探讨了天气系统运动的可预报时限。对于天气尺度系统,确定性可预报时限约2-5天;对于10^7m量级天气系统,可预报时限约10多天;对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可预报时限约1天。其结果同Smagorinsky等、Fraedrich等的结论基本一致。讨论还发现,在不同外部参数条件下,涡旋运动可预报性是差异的。  相似文献   

8.
防止误读的几个小办法地面观测中容易出现误读的现象,如何避免误读,本人在实践中有如下几点做法。及观测地面0cm后,与地面最低酒精柱示值进行比较。28时、20时观测地面最低后与当时的0cm示值进行比较。314时观测0cm后,顺便观测一下地面最高,结合云天...  相似文献   

9.
CISK、蒸发-风反馈机制和热带大气30-60天振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强  刘式适 《气象学报》1996,54(4):417-426
建立一个包含CISK机制和蒸发-风反馈机制(Evaporation-WindFeedbackMechanism,简写为:EWFM)的热带大气运动的无耗散、线性斜压半地转模式,引入反映CISK的无量纲凝结潜热参数η和反映EWFM的无量纲参数α,并求得模式系统的解析解。动力学分析和模式大气的计算结果进一步说明了CISK和EWFM的共同作用是激发和驱动热带大气低频振荡的重要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下列情况应测量雪压 :①每月逢 5、1 0、1 5、2 0、2 5和月末最后一天 0 8时雪深≥ 5cm时 ,应在雪深观测后测雪压 ;②在规定的日子里 0 8时无积雪 ,而在 0 8时以后形成雪深≥ 5cm的积雪 ,在 1 4时或 2 0时补测雪深后测雪压 ;③在规定的日子里未达到测雪压标准 ,而在随后的其它日子 (指两次规定日子之间的日子 ) ,0 8时测得的雪深≥ 5cm时 ,应在雪深观测后补测雪压 ;④在规定的日子里未达到测雪压标准 ,在随后的日子里 0 8时也无积雪 ,而在该日 0 8时以后降雪 ,且雪深≥ 5cm ,应在该日 1 4时或 2 0时补测雪深后补测雪压 ;⑤在前一天…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71-2011年辽宁省58个常规观测站日最低气温资料,分析辽宁寒潮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71-2011年辽宁寒潮年平均频次空间分布存在两个大值中心,一个位于辽宁东北部地区,另一个位于辽西建平地区;11月大范围强寒潮出现最多。近41 a辽宁区域性寒潮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最多,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寒潮在10月中旬至翌年5月上旬均可出现,12月上旬至翌年2月下旬是寒潮集中出现时段,出现最多的是1月;区域性寒潮出现次数存在20、13、8a和4a的变化周期。影响辽宁区域性寒潮的主要天气形势有小槽发展型、横槽型和低槽东移型。寒潮物理量预报指标主要有:寒潮前至少有一日升温过程;500 hPa冷中心温度≤-40 ℃;地面冷高压主体中心气压为1050 hPa以上,分裂小高压中心气压为1030 hPa以上;500 hPa和850 hPa急流普遍为24 m.s-1和12 m.s-1以上;850 hPa辽宁附近等温线密集程度≥5条/10纬度;风向与等温线夹角基本大于60°。  相似文献   

12.
近50年我国日平均气温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近50年我国234个测站的日平均温度资料,研究了最高(低)日平均温度、各种界限温度日数、生长季节长度及有效积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年,夏季最高日平均温度以上升为主,新疆南部和黄淮的部分地区为下降趋势;最低日平均温度北方大部地区有较明显的升温趋势,新疆南部及长江流域则有下降趋势;在冬季,无论是最高日平均温度还是最低日平均温度的变化趋势均以上升为主,北方尤为明显;日平均温度高于30℃的炎热日数近50年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日平均温度为20~30℃的温暖日数却有增加。低于5℃的冷日日数基本上也是减少的。日平均温度低于-10℃的严寒日数,在40o~45 o N的新疆、内蒙古西部、东北中南部地区减少得更为明显。除西南东部等少数地方外,我国大部分地区近50年来生长季节延长,有效积温增加。  相似文献   

13.
The data of instrumental observations of water temperature at autonomous bottom stations in the coastal zone of Sakhalin Island (the depth is 3-17 m) mainly along the southeastern coast are analyzed. The cases of sharp (by 15°C per day) temperature drop are detected. They are caused by the strengthening of southern and southwestern winds typtcal of summer and betng the offshore winds which favor the lift of cold water to the surface. This phenomenon is observed every year but its intensity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frequency of offshore winds. Along the southwestern coast of Sakhalin, where the offshore effect is induced by northern, northeastern, and eastern winds characterized by the low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water temperature drops are rarer and shorter (3-5 days) but rather sharp. The occurrence of cold water (its temperature is sometimes negative) in the shallow coastal zone may lead to the mass mortality of juvenile salmon after its downstream migration in spawning rivers, may impede the approaches of humpback salmon and negatively affect its catch.  相似文献   

14.
基于陕西1961—2018年94个气象台站逐日气温资料,选取世界气象组织(WMO)提出的10种极端气温指数,分陕北、关中和陕南三个气候区,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分析和Morlet小波分析,分析了陕西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陕西各极端气温指数在近60 a发生了显著变化,热指数的增加趋势较冷指数的减少趋势更为明显且年际间波动较大,夜指数的变化较相应的日指数变化更为突出,其中暖夜天数的增幅达到了7.4 d/10 a。除极端最低气温外,其余冷指数在1995年前后出现突变,而暖夜和暖昼天数突变发生在2005年以后。冰日、冷昼和热夜天数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纬向特征,关中的极端最低气温、冷夜天数、暖夜天数、霜冻天数和夏日天数变化趋势较其他两个区域更为显著。极端指数的周期性变化主要集中在2—8 a。相较于极值指数,相对指数和绝对指数的变化均能较好的反映陕西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典型低碳宜居社区人居气候舒适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国平  王凯  吕桅桅  王苗 《气象科技》2015,43(1):156-161
利用武汉观象台近32年气象资料及区域加密站近5年资料,计算了近10年武汉市入四季日及四季长度,并与近30年四季变化特征进行了比较。采用以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及体感温度指数为基础的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武汉市一个典型低碳宜居社区进行人居气候舒适性区划。结果表明:近10年来武汉市夏季延长,春秋冬季略微缩短,城市人居气候舒适日在减少;典型低碳宜居社区近10年平均人居气候舒适季129天,供冷季72天,除湿季74天,冷季34天,供暖季132天。社区人居气候舒适性评价结果可以为社区能源科学调度、合理利用自然气候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on the recently observed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warm days and cold days in Europe. The temperature series for stations in the European Climate Assessment and Data set project and the Grosswetterlagen (GWL) were used here. The temperature series were first adjusted for global warming before determining the indices for cold and warm extremes. The 29 GWLs were grouped in ten circulation types. Then, the number of days a certain circulation type occurred was determined for each winter (December, January and February) and summer (June, July and Augus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irculation type frequencies and the temperature indices was modelled with a multi-regression fit over the period 1947–1974 and tested for the period 1974–200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bserved indices and the calculated indices in the second period (using the fit coefficients for the first period) shows a warming effect for both winter and summer and for at least the warm day index, which is unaccounted for by the global warming trend. A simple snow model shows that variations in the European snow cover extent are likely influencing the cold and warm day indices in winter: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creasing trend of the snow cover extent in Europe and the increasing (decreasing) trend of the number of warm (cold) days for stations throughout Europe.  相似文献   

17.
利用漠河站点1961~2004年逐日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计算得到的年均温、年变化和季节变化的持续暖口和冷夜频数,分析了它们的线性趋势、增量、显著性和平稳性.其中年均温升高了约1.61℃,年持续暖口频数增加了约4次,冬季持续暖日频数和夏季持续冷夜频数都呈显著增加趋势.分别对年均温和年持续频数的线性回归关系,以及年均温和季持续频数的线性回归关系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在线性回归关系显著的情况下,分别就各频数序列埘年均温的影响逐一进行显著性检验,从而揭示了年均温与符频数序列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按年,变化的角度米分析,年均温的升高是由年持续暖日频数的增加和年持续冷夜频数的减少共同显著影响的;从按季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年均温的升高主要由春、夏季持续暖日频数的增加和春、秋季持续冷夜频数的减少共同显著影响的.  相似文献   

18.
用甘肃省春麦区31个县区1970~2000年的旬平均气温、旬日照时数、旬降水量、≥0℃积温、海拔高度等建立春小麦生态气候适宜度隶属函数和综合适宜度,结果表明:春小麦对海拔高度适宜度在0.15~0.85之间,最小出现在定西和古浪,最大值在金塔和敦煌。≥0℃的积温适宜度与海拔高度适宜度趋势基本一致。旬平均气温适宜度在0.35~0.56之间,说明气温对春小麦生产较适宜。用积分回归分析春小麦在不同气候类区不同生育时段生态气候条件的贡献系数,温和平川绿洲灌区光、温、水要素的平均贡献系数最高,温暖沿沙漠绿洲灌区次之,冷凉浅山半灌溉区、温凉半干旱旱作区最小。用生态气候适应性对春小麦的影响程度和依赖度及产量,确定生态气候区划综合指标体系将春小麦划分出5级适生种植区划,并提出利用和开发生态气候资源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耦合模式WRF/Noah-MP中加入考虑地下水过程的动态灌溉方案,设计两组试验(分别为考虑和不考虑地下水灌溉),连续模拟10 a(2001—2010年),来研究华北平原地下水灌溉的区域气候效应。结果表明,地下水灌溉导致华北平原地下水位下降,在少雨的季节灌溉量大,水位下降较快。在灌溉期(3—9月),灌溉引起的土壤湿度升高影响了地表能量的分配(潜热增加,感热减少),导致2 m气温显著降低0.6—1.0℃,同时也降低了灌溉区夏季模拟偏高的气温。灌溉对灌溉区边界层大气有升高湿度和冷却降温的作用,对春季的影响局限在边界层内,而夏季的影响持续到5000 m以上。夏季灌溉对降水的影响远强于春季,灌溉的升高湿度和冷却效应分别对夏季降水产生正反馈和负反馈,共同影响灌溉区的降水变化。灌溉通过对水汽输送的影响,引起非灌溉区降水的变化,而长江中下游流域夏季降水的增多可能与高空西风急流轴位置南移有关。   相似文献   

20.
基于均一化资料的中国大陆极端温度的长期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冰霜  马玉霞  赵天保  颜书豪 《气象》2016,42(3):339-346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这与暖日和暖夜增加,冷日和冷夜减少相关联。文章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发现。本文基于1960-2012年中国大陆542个台站均一化气温资料,通过将中国大陆划分为8个次区域,利用百分位定义法计算了极端温度指数序列,同时,运用时间趋势分析法,对中国大陆各区域极端温度和极端温度指数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从地理分布而言,中国大陆在过去53年除西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最低和最高温度有显著的升高趋势,其中,东北温度升高最为明显;从季节而言,冬季极端温度升高最为明显,夏季升高最少;最低温度明显升高,最高温度也有所升高,但是最低温度的升高幅度更大。冷夜和冷日出现频率呈减少趋势,暖夜和暖日出现频率呈增加趋势,其中以冷夜指数变化最为突出,均呈现一种区域差异的现象。本文利用更新的资料验证了前人的工作,也进一步分区分析,结果可为更多地区评估以及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