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7篇
  免费   939篇
  国内免费   985篇
测绘学   1701篇
大气科学   358篇
地球物理   691篇
地质学   2601篇
海洋学   731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494篇
自然地理   35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5篇
  1944年   4篇
  192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研究采样和网格化方法对地球物理数据成图精度的影响,为野外数据采集布设提供一定的依据,采用数值模拟确定重力异常场场值,通过不同采样间距和不同插值方法计算重力异常绝对误差均方根值和节点处的绝对误差值,对比不同插值方法的误差,得到了如下认识:1)对于同一插值方法而言,存在小间距绝对误差均方根值小于大间距绝对误差均方根值的关系。2)对不同的插值方法而言:当采样间距小于最小异常地质体尺度时,绝对误差均方根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径向基函数法、改进的谢别德法、克里金插值法、自然邻点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最近邻点法、最小曲率法,并且线性插值三角网法与自然邻点法具有几乎相同的数值;当采样间距大于最小异常地质体尺度时,绝对误差均方根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径向基函数法、改进的谢别德法、克里金插值法、自然邻点法、最小曲率法、最近邻点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并且线性插值三角网法和自然邻点法具有几乎相同的数值。3)从绝对误差均方值看,径向基函数方法、改进的谢别德方法和克里金方法数值较小,其中径向基函数值绝对误差均方根值最小。4)从节点处绝对误差值来看,径向基函数方法、克里金方法、改进的谢别德方法相对其他插值方法具有更小的误差,不存在局部误差较小或较大的情况,是相对较好的插值方法,并且径向基函数方法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992.
基于数学形态学多尺度分析的顶板下沉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测顶板沉降序列预测顶板下沉量是分析顶板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提出基于数学形态学(MM)的预测方法,将沉降序列视为一组信号,用多尺度形态学算法将其解耦为若干分量,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算法对各分量进行预测,叠加还原得到最终预测结果。根据某金矿762采场预控顶板AIII测点实测沉降时序,建立MM-LSSVM模型进行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M-LSSVM的解耦处理强化了各分量内部规律、弱化了相互干扰。与其他传统预测算法相比,MM-LSSVM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大幅下降,预测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93.
利用中国东部地区75个高空探测站1958-2005年逐日08:00和20:00资料和元数据信息,采用昼夜温度对比和二相线性回归方法,对不同等压面的温度序列进行均一性检测和订正。在此基础上,以最大缺测率30 %作为序列取舍标准,对49个探空站订正前后的年平均温度变化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探空仪器变化和辐射订正方法改变是造成中国东部地区高空温度序列非均一性的主要原因,1966年前后和2000年前后是两个较为可靠的间断点,且1966年前后的非均一性更突出。非均一性最明显的等压面主要在100 hPa。1958-2005年,500 hPa以下等压面温度的上升趋势较订正前减弱,但200 hPa到50 hPa等压面温度的下降趋势也被削弱,削弱幅度为0.04-0.08 ℃/10 a。与1958-2005年相比,1979年以来东部地区对流层各层温度增温趋势明显,而平流层底层降温趋势也更加显著,该时段内订正前后温度变化趋势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994.
冻融循环对黄土二次湿陷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黄土地区公路路基建设中, 通常会采用预湿陷等办法来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处理以达到工程要求.但是在季节冻土区, 处理过的黄土路基却在运营几年后, 仍发生大量的不均匀沉降、 塌陷等病害.为分析冻融循环作用对黄土二次湿陷的影响,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 使大体积黄土样品先完成一次湿陷, 再进行冻融循环和黄土二次湿陷.试验结果表明: 重塑黄土与原状黄土的二次湿陷系数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趋向于同一个特定值; 重塑黄土和原状黄土的二次湿陷系数皆大于0.015, 说明二者皆满足湿陷条件, 在冻融条件下具有二次湿陷性.  相似文献   
995.
不同大地构造背景橄榄岩结构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洋  金振民  史峰 《地球科学》2013,38(3):489-500
名义无水矿物(NAMs)中的结构水在地球内部演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应用红外光谱对产自5个构造背景下的13个二辉橄榄岩进行了详细的结构水测定,探讨不同构造背景下橄榄岩结构水的含量和赋存机制.研究显示,全岩和橄榄石结构水含量按构造背景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超高压地体、地幔柱、稳定克拉通、俯冲带和活化克拉通,反映了橄榄岩的水含量与构造环境具有显著相关性.在相同构造背景下,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比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含更多结构水,表明上地幔水分布可能具有分层性.超高压地体和稳定克拉通样品中橄榄石具有[Si]空位导致的吸收峰3 611~3 613 cm-1,而缺乏由[Fe3+]引起的吸收峰3 325 cm-1和3 355 cm-1,表明地幔的还原性随深度增强.   相似文献   
996.
刘杰  骆世威  李建林  蔡健  肖蕾 《岩土力学》2013,34(10):2919-2927
研究了层状岩体各向异性以及宏观力学参数分析方法,提出基于大型岩土分析软件ADINA各向异性材料模块,采用分区分级宏观力学参数模拟分析方法,结合“代表单元体”理论思想,对丹巴水电站二云片岩进行了各向异性模拟和宏观力学参数分析,研究得到丹巴片岩不同片理倾角宏观力学参数以及各向异性特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丹巴二云片岩尺度增加,平行片理向、垂直片理向变形模量 、 收敛幅度不同步, 变化幅度随倾角增大而增大,收敛速率更高,水平向变形模量 趋势较平缓,泊松比的变化规律恰好与之相反;随片理面倾角增大,丹巴二云片岩力学参数趋于极限值规律明显。  相似文献   
997.
青国土资[2013]49号2012年是我省"358地质勘查工程"第二阶段即五年实现重大突破的目标年,也是"青海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的攻坚之年。全省各地勘单位和广大地质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弘扬"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加强改革创新,加快地勘进程,加大找矿力度,地质找矿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一批重要找矿成果,为推动"四个发展"、建设新青海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98.
低阻区利用地回路标定航空TEM系统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爽  陈曙东  于群 《地球物理学报》2012,55(8):2779-2786
本文针对吊舱式航空TEM系统,建立了基于地回路的系统参数标定模型,并分别计算了自由空间模型响应(TLR)、均匀大地模型响应(TER)、地回路与大地耦合模型响应(TELR和TLER).由于TER响应表现为幅度沿测线不变,据此提出通过增加拟合参数的方法实现系统标定,消除了TER响应对标定的影响.TELR和TLER早期响应具...  相似文献   
999.
青海玉树7.1级大震的预测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大震的震源组合模式。用临界慢化的观点讨论了玉树大震的前震。以异年倍九律与磁暴二倍法相配讨论了玉树大震的发生日期。  相似文献   
1000.
对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地下水中六价铬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计算和合成,标准曲线的不确定度采用线性双误差拟合。地下水样品测定结果表明,影响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因素主要来源于六价铬标准系列溶液配制和样品的重复测定,对地下水样品中六价铬测定的不确定度作了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