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测绘学   169篇
大气科学   155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374篇
海洋学   8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青藏铁路典型路段风沙灾害现状与机械防沙效益估算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通过对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沿线风沙灾害的实地调查,发现该路段风沙灾害具有时空分布相对集中,沙源复杂多样,以轻微沙害为主,潜在危害严重的特征。对红梁河、北麓河、沱沱河、扎加藏布和错那湖段等典型路段的沙害进行现场实测,并结合Google Earth影像分析,利用三棱锥柱和趋势模拟的计算方法,估算出重点地段主要防沙设施的积沙量约为1.32×105 m3,为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沙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2.
卫星重力用于南极冰盖物质消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年3月发射的GRACE重力卫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和分辨率给出了重力场的时空变化。Jason1重复观测获得海平面的变化,GRACE估计海水质量重新分布引起的海面高变化,两者之差获得比容海面高变化,将该结果与WOA05结果作季节性比较,结果表明CSRRL04,GFZRL04和GRGSGL04三者结果与WOA05结果吻合,优于其他GRACE系列数据。将选取的CSRRL04,GFZRL04和GRGSGL04用于南极冰盖质量变化研究,得到南极冰盖冰雪物质变化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西南极Amundsen区域明显地负增长,南极半岛存在着负增长。估算2003年1月-2007年12月南极冰盖冰雪消融的等效体积变化,变化区间为-76km3/a--69km3/a,对应海平面的贡献变化区间为0.17mm/a-0.21mm/a。  相似文献   
993.
1956-2007年河南省降水和水资源变化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河南省103个气象站的降水量和各省辖市的水资源资料,分析了河南省1956-2007年降水和水资源变化特点,对降水资源量和水资源量进行了丰枯评估;分别采用线性相关法和产水系数法以降水量估算水资源量,并对估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 52年来河南省年降水资源量呈不明显的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32亿m3/10a;省内不同区域降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不太一致,豫北、豫西和豫中为减少趋势,豫东、豫西南和豫南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2) 52年来全省水资源总量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10.85亿m3/10a,大于降水资源量的减少速率,省内各区域水资源量均呈弱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豫西最大,豫北次之,豫中最少;全省水资源总量的年代际变化特点与降水资源量基本一致。3) 水资源总量与降水量关系密切,用年降水量估算水资源总量,平均相对误差为10%~22%;将线性相关法和产水系数法两种估算模式分别用于不同丰枯程度年景的估算,可减小估算误差。  相似文献   
994.
由于斜坡岩体所受的应力场在空间上具有分区性,导致相同岩性与结构特征的岩体其强度参数是不同的。研究斜坡变形演化过程中应力场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斜坡演化过程对岩体强度参数的影响,对斜坡岩体稳定性评价与优化设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北盘江善泥坡水电站上坝址岩体为例,在工程地质岩组划分的基础上,利用Hoek-Brown强度准则初步估算各岩组强度参数;恢复斜坡的原始地形并建立相应的数学力学模型,根据斜坡不同时期的变形演化特点,应用FLAC3D软件模拟斜坡岩体变形演化过程中应力场的空间分布特点,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划分上述岩组,最后根据岩体所受的真实应力与Hoek-brown准则估算新分组后的斜坡岩体强度参数,得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强度参数。   相似文献   
995.
在各类矿产勘查报告、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报告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分割资源储量的情况。笔者结合近年来从事有关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的工作经验,对各类地质报告中不同估算方法涉及资源储量分割的情况进行了探讨。本文从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中常用的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平行断面法3种方法分别举例阐述了相应资源储量分割的方法、过程及结果,并评价了3种方法分割前后的误差。文章旨在为今后各类地质报告编制、评审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在矿产勘查、矿山设计、生产及管理等各阶段都需要进行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作。地质统计学方法相对于传统储量估算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在资源储量估算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估值过程中单元块尺寸的合理选择对储量估算结果至关重要,然而,在以往实践中块尺寸通常根据经验或主观判断进行选择,缺乏科学依据。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及地质统计学资源储量估算经验的基础上,将块尺寸的选取问题明确地划分为勘探阶段和生产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重点讨论了块尺寸与品位、储量、估计精度、选别开采单元的关系,为块尺寸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并以某特大型钼矿为工程背景,进行了深度解析及数据实验,得出了块尺寸不仅影响资源品位分布、矿石量而且影响开采技术经济指标的结论,综合考虑估计精度和选别开采单元,推荐该矿床选择15m×15m×15m的单元块尺寸进行储量估算。  相似文献   
997.
刘洁  张伟  夏军  沈永平  康世昌 《冰川冻土》2017,39(4):801-810
积雪是冰冻圈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积雪消融量与气温之间显著的正线性关系假定建立的度日模型是模拟积雪消融量的有效工具。从经典度日模型、度日模型的改进(例如辐射数据的引入)、分布式度日模型以及遥感数据在度日模型中的应用等方面总结了2000-2016年度日模型的主要研究进展。同时,考虑到影响度日模型的关键参数和变量,系统总结了降水状态判断的温度阈值、度日因子、辐射系数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度日模型中的使用。在变化环境下开展度日模型与遥感、GIS技术相结合的协同研究,是目前度日模型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98.
桂北龙胜地区位于江南造山带西段,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对桂北龙胜地区金车辉长岩单斜辉石和斜长石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研究,研究表明单斜辉石的成分为Wo27~28En47~57Fs15~22,属于普通辉石,斜长石的成分为An1.35~9.05Ab90.34~97.45Or0.36~1.05,为钠长石。单斜辉石温压估算结果显示,其形成温度为1 250~1 350℃,该温度基本与软流圈地幔温度(1 280~1 350℃)相当,其形成压力为1.31~2.25 GPa,对应深度为43.2~74.3 km。单斜辉石成分特征指示金车辉长岩为板内拉斑玄武岩,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推测金车辉长岩是裂谷构造背景下软流圈地幔物质上涌并发生减压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9.
张必勇  徐俊 《岩土力学》2005,26(Z2):119-122
对杨家坪煤炭采空区主要岩层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包括岩体结构的野外调查、岩块与结构面室内试验及岩体力学参数经验估算,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等。对各种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整理,得到了岩块、结构面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并用岩体工程分类及Hoek-Brown经验方法对各类岩体的力学参数进行了估算。在分析对比基础上,考虑了岩体所处地质条件,给出了各种岩体的计算参数建议值。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建议参数值能较好地反映采空区岩体的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000.
植物——大气N2O的一个潜在排放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N22和CH4的重要温室气体。目前,全球N222O不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而且其排放量可达到与土壤排放相比较的水平,因而植物可能是未知的大气N2O的一个重要排放源;植物排放N2O受植物的种类、生长发育阶段、养分供给、光照强度及CO2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