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4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297篇
测绘学   319篇
大气科学   225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601篇
海洋学   106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90篇
自然地理   29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张宝玲  陈友良  欧何琼  付于真  殷桂芹  顾孟娟 《地质论评》2022,68(6):2022112026-2022112026
扬子板块西缘的康定杂岩为一套由侵入岩和变质岩共同组成的岩浆-变质混合杂岩,是研究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的重要窗口。长期以来对康定杂岩中的岩浆杂岩研究较多,但对变质杂岩研究较为薄弱。为全面了解康定杂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及成因机制,本文对扬子板块西缘的攀枝花大田地区康定群咱里组石榴夕线黑云斜长片麻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地球化学、变质P-T条件估算研究,同时对同一层位的石榴二云片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石榴夕线黑云斜长片麻岩可识别出三期变质矿物组合:进变质阶段矿物组合(M1)为石榴子石变斑晶核部及其核部包裹体(石榴子石核部+第一期黑云母+第一期夕线石+钛铁矿+石英),P-T条件为609~690℃-0.2~0.3 GPa;峰期变质阶段矿物组合(M2)为石榴子石变斑晶幔部及变基质矿物(石榴子石幔部+第二期黑云母+第二期夕线石+斜长石+石英),P-T条件为643~732℃-0.20~0.51GPa;退变质阶段矿物组合(M3)为石榴子石变斑晶边部及变基质矿物(石榴子石边部+第二期黑云母+第二期夕线石+斜长石+石英),P-T条件为602~687℃-0.27~0.39 GPa。石榴夕线黑云斜长片麻岩记录了具近等压冷却型(IBC)的逆时针P-T演化轨迹;石榴二云片岩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区内的变质时代为842±10Ma,综合分析表明:扬子板块西缘的变质杂岩形成于拉张环境,结合区内的同期岩浆活动特征,认为区内新元古代变质事件可能与超级地幔柱引发的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72.
变质地质学研究中的一些困难问题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吴春明 《岩石学报》2018,34(4):873-894
变质地质学研究中,首先需要准确判明变质过程是属于多期或单期、多峰或单峰变质作用。研究中应该对同一研究区不同类型的变质岩石开展综合研究,查明各种变质反应结构,以期对变质反应结构的解释尽可能准确,并对变质反应进行定量论证。同一变质岩内前、后两个世代变质矿物组合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热力学局部平衡。在应用方面,矿物温度计与压力计属于反演方法,热力学视剖面图模拟属于正演方法。本文指出了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和各种区别。众所周知,目前反演出的变质作用压力并无方向性,差异应力对总应力的贡献尚不明朗。最好根据同一视域或同一块变质岩石,来反演变质作用P-T-t轨迹。实际上,P-T-t轨迹一般不应该是圆滑的曲线,其构造意义的解释也还存在不确定性。同一地区变质作用PT条件的突变、P-T-t轨迹的明显差异,表明地质体之间存在断层接触关系。变形作用与变质作用的耦合研究需要加强,变质作用的定年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变质副矿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同一造山带内范围有限的地域,也未必属于同一变质相系。  相似文献   
973.
苏芳  尚海洋  丁杨 《冰川冻土》2018,40(3):625-633
人口的迅速增长、技术的日益进步和消费的不断增加,被认为是产生当前环境危机的最主要的三大原因。由人口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早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消费的增加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直到近年来才逐渐为人们所关注,但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水足迹概念的提出,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到食物、工业产品的消费,享受由水资源提供的各种服务。基于水足迹理论,探讨了倡导在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同时减少消费水足迹的低水消费模式的必要性,并以德国营养协会推荐的健康饮食模式(DGE)为参考,比较与分析了澳大利亚日常饮食消费模式、典型内陆河张掖市各县区饮食结构的差异,分析了三种消费结构的食物消费量、消费水足迹组分与总消费水足迹特征。研究发现,与DGE健康模式相比,张掖市各县区在肉类、蛋类消费量较高,而蔬菜、水果消费量较低;从消费总水足迹来看,仅有临泽县、山丹县较为接近DGE健康模式,肃南县远高于DGE健康模式;与DGE健康模式的水足迹多样性指数相比,临泽县的多样性指数(1.82)与DGE健康模式的多样性指数最为接近(1.84),在张掖市各县区中,临泽县今后将通过优化、调整当前饮食结构,最先实现德国营养协会推荐的健康消费模式,实现水足迹视角下的低水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974.
莫116井区水平井钻井设计优化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琳  张斌  肖林 《探矿工程》2018,45(2):7-11
莫116井区在水平井钻井施工过程中,面临着“缩、卡、塌、漏、喷、硬”等难题,为避免井下复杂事故、缩减钻井周期、降低作业风险,在该区开展了水平井优化设计与轨迹优化控制技术研究工作。通过井区已钻井资料论证分析,针对性地对井身结构和井眼轨迹控制提出了优化方案;根据前期实钻情况和钻柱力学分析,优化了水平井钻井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通过优化泥浆体系,解决定向作业井段了井壁稳定性差、定向施工摩阻大、粘附卡钻几率高等问题。通过对上述研究成果的现场应用,实现了水平井优快钻井目标,二开定向段和三开井段平均机械钻速相比优化前水平分别提高27%、30%,其中M614等井实现了“一趟钻”完成了水平段钻进目标。  相似文献   
975.
东海油气田是我国海上当前勘探开发的主要区域之一,该油田主要储层埋藏较深,钻井过程揭开多套地层,深部地层岩石抗压强度达到了100 MPa以上,可钻性差、地层温度较高。钻井过程中面临井壁失稳、机械钻速低、轨迹难以控制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提速技术的调研,优选液力冲击工具开展东海深部地层的钻井提速研究与实践。该工具结构简单、可靠性较高,通过加放位置分析、操作参数优选,使现有钻井设备与工艺参数基本不改变,而创新性地提出了旋转导向与液力冲击工具配合,最终在X4H井的应用中机械钻速提高30%~200%,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76.
冯达晖 《探矿工程》2018,45(3):33-36,41
针对钱营孜煤矿西三轨道上山精准对穿巷道疏放水钻孔施工距离长、精度要求高、地层断层成孔性差等技术难点,通过对大功率定向钻进装备优选、钻孔轨迹精确设计、钻孔轨迹精准控制、复合定向钻进强排渣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实现疏放水孔钻进至443 m从目标巷道预定区域精确对穿贯通,上下误差0.19 m,水平位移误差1.72 m,自2017年10月28日巷道贯通后,截止2017年12月1日总出水量3200 m3,有效保障西三轨道上山和西三回风上山的掘进安全。  相似文献   
977.
《西部资源》2015,(2):57
<正>"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今年全国两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令人深思。环境与资源息息相关。1943年发生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52年发生的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等,一再揭示工业化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费模式,正是环境恶化的元凶。遏制资源过度消费,关键是要不断提升环境保护标准,推行绿色、节约的资源消费模式。然而,我国环境立法起步较晚,环保标准的制定和升级也不尽如人意。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例。目前,我  相似文献   
978.
利用行人轨迹挖掘城市区域功能属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区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遥感技术手段在城市土地利用类型识别和动态监测中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由于城市实际功能的复杂,往往很难从遥感影像中获得城市各个区域的社会、经济或文化等功能属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定位设备的普及,极大地便利了行人移动轨迹数据的获取。本文从行人移动规律和模式与城市功能分区之间高度相关的角度出发,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从大量行人轨迹数据中挖掘隐含的城市功能属性与强度。该方法首先利用矢量栅格化和数学形态学方法,将城市不同等级的路网分割为互不相同的空间单元;其次,根据行人轨迹数据的时空分布特点,定义9个变量并构建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对上述空间单元进行非监督分类,得到7种城市用地类型;随后,结合选定的60个样本区以及人为标识的6种功能区(教育用地、绿地休闲区、一般商业区、政府设施、中心商业区、住宅区),依据样本功能区GPS轨迹时间分布特征,最终对7种城市用地类型进行功能配对;最后,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进行功能区强度的可视化。该框架结合机器学习的优势,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979.
张体 《测绘文摘》2015,(2):49-53
为了实现短时且精确的路况预测,通常需要海量采集卫星导航轨迹点,这使得基于传统文件/数据库系统的地图匹配方法无法满足复杂的实时分析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的地图匹配方法,充分利用了NoSQL数据库的大数据存储、分布式计算等特点来对海量轨迹点进行匹配和存储,并将该方法应用在对深圳市交管部门浮动车卫星导航数据的分析,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有效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980.
运用"第三空间"理论,对大连渔人码头海洋特色文化消费空间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分析。研究表明,渔人码头以大连社会文化发展的实践空间为依托,构建了城市文化的虚拟空间载体,承载了设计者对大连历史文化场景再现的想象,以及两类文化消费者——消费项目经营者和文化商品消费者对空间的感知、解构与重构,体现了文化消费空间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结合,进而使得空间的价值得以实现。表明当代文化消费空间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和地方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