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测绘学   195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115篇
地质学   428篇
海洋学   132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06篇
自然地理   42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邵全军  张绍和 《探矿工程》2001,(4):53-53,55
坑内钻探经常遇到钻机液压系统压力不足和钻进硬岩层时钻头进尺困难两大问题,严重影响了钻探效率。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采取逐-排除法、腐蚀和弱包镶钻头法分别解决这2个问题。  相似文献   
62.
液压伸缩式钻架较为先进。对钻架主体结构作了受力分析、强度和稳定性校核计算,研究了搭接长度、前倾角的确定和锁定装置。  相似文献   
63.
64.
65.
全液压钻机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冯庆龙在液压钻机设计中,不仅要注意系统是否能满足执行器的动作要求,同时也必须注意一些设计中的细微环节。否则执行器的动作实现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使整机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为此,笔者提出下述几个问题与同...  相似文献   
66.
67.
基于1982-2003年GIMMS NDVI遥感资料、气候资料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对黄淮海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和驱动机制进行了研究,从气候、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了区内6种植被类型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发现,不同植被类型区,其驱动机制差别很大,但总体来说,区内各类植被类型区植被覆盖变化大都受到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共同驱动,主要驱动力为气候因素,人类活动在局部区域能够产生较大作用,而大范围区域植被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变化或改变,主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6种植被类型区年均NDVI变化驱动力模型。  相似文献   
68.
含油气盆地内可以存在多个油气成藏动力系统,相应地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驱动机制也不尽相同。驱动机制转换是油气穿越不同成藏动力系统发生运移的动力学纽带,也是进行系统与系统间能量传递和油气运移规律的研究。基于地层流体压力、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油气显示和钻测井等资料,经过对济阳坳陷牛庄洼陷及其南缘地区古近系的油气成藏动力系统分析,发现在异常流体压力系统边缘存在着油气运移由超压驱动向浮力驱动的转换过程。在驱动机制转换过程中,烃类物质首先从超压驱动的油、气和水混相流体中分离,在油源断层附近的输导层内经历了短暂停留和聚集后,然后在自身浮力驱动下发生继续运移,相应烃类物质经历的地质色层效应增强。对成藏动力系统间油气驱动机制转换的研究将加深油气运移过程中关键环节的认识,从而更加精细追踪油气运移路径。另外,驱动机制转换过程揭示出在成藏动力系统边缘具有复杂的油气成藏动力学条件和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69.
据南海中部1993~1996年颗粒通量的研究表明, 蛋白石通量可以用来指示初级生产力的变化, 这一结果为追溯南海第四纪冰期旋回中表层生产力的变化与东亚季风的演化关系提供了依据. 通过南海ODP184航次等6个站位生源蛋白石含量及其堆积速率的研究发现, 北部站位蛋白石含量及其堆积速率自470~900 ka以来明显增加, 并且冰期升高, 间冰期降低; 而南部站位自420~450 ka以来明显增加, 并且间冰期升高, 冰期降低. 这种晚第四纪冰期旋回中蛋白石含量及其堆积速率的变化反映了南、北部表层生产力呈现“跷跷板”式的变化, 即冰期冬季风加强, 北部表层生产力增加, 南部表层生产力降低; 间冰期夏季风加强, 南部表层生产力增加, 北部表层生产力降低. 北部ODP1144站和南部ODP1143站第四纪以来蛋白石含量与全球冰量(δ 18O)和轨道参数(ETP)的时间序列交叉频谱分析和以前的研究结果显示, 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变化可能有不同的驱动机制. 在轨道时间尺度上, 全球冰量的变化可能是东亚冬季风强度和时间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而岁差和斜率相关的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量的变化可能是东亚夏季风强度和时间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70.
基于Hv方法的三轴液压振动系统频响函数估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轴液压振动系统是实验室内模拟振动环境的主要设备,其主要功能是精确地复现给定的功率谱和时间历程。振动控制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它以频响函数估计为基础。频响函数估计的精度影响控制过程的快速性和稳定性。本文对几种典型的频响函数估计方法进行了分析,针对传统方法精度低且受到矩阵病态条件约束等缺点,应用特征分析与摄动理论构造了一种多入多出的Hv方法,并且应用三轴液压振动系统的实测数据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