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310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1073篇
海洋学   163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11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新桥硫铁矿床是铜陵矿集区重要的硫(铁、铜、金)多金属矿床,长期以来对其成矿作用存在争议。采用光学显微镜、粉晶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 S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 TEM)等矿物学研究手段,对新桥硫铁矿床层状矿体中胶状黄铁矿—菱铁矿型矿石矿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主要由黄铁矿和菱铁矿组成(含量分别为743%和244%),含少量石英和伊利石;黄铁矿主要呈现纳米—亚微米粒径的自形、半自形立方体形态,菱铁矿以20~50μm的半自形菱面体产出,石英和伊利石呈现碎屑颗粒形态;偏光显微镜下胶状黄铁矿和菱铁矿呈现共生关系,FE SEM下观察到微米粗粒菱铁矿与纳米—亚微米黄铁矿之间呈现镶嵌关系,可观察到菱铁矿表面存在黄铁矿的印模。FE SEM和HR TEM观察和能谱分析确证胶状黄铁矿—菱铁矿型矿石中仍然保存有少量的微生物残体和有机质。这些综合信息反映新桥胶状黄铁矿非岩浆热液成因,而是生物化学沉积成因。该层状铁硫化物—碳酸盐建造由于具有较高的地球化学活性,对燕山期岩浆活动驱动热液形成层状矿体发挥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2.
贺聪  吉利明  苏奥  张明震  吴远东 《地质学报》2017,91(8):1836-1847
为了快速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有机质丰度的空间分布特征,选取盆地南部不同地区的5口典型钻井,通过基于测井数据定量预测有机碳(TOC)含量的快捷方法,评价了不同钻井区域长9段~长4+5段烃源岩的TOC丰度,并对其差异性分布的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研究区西部和西南部延长组TOC含量以烃源岩评价标准中的"好"和"很好"等级为主,而盆地中部、东部和南部地区以"一般"和"好"等级为主。华池、合水和瑶曲地区有机质富集层主要集中在长7段,达到"很好"烃源岩标准的连续厚度约30m,志丹地区有机质富集层集中在长9段,达到"很好"等级的连续烃源岩厚约20m,它们形成于延长组层序Ⅰ或层序Ⅱ的高位体系域中;而宜川地区不发育有机质富集层段。研究认为,沉积相的展布和演化是导致延长组有机质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控制因素,火山活动和沉积速率的变化加剧了有机质丰度的空间差异,而深部热流体活动和古气候条件等可能也是延长组有机质丰度差异分布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3.
The Jiaozhou Bay is characterized by heavy eutrophication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intensive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Four core sediments from the Jiaozhou Bay are analyzed using bulk technologies, including sedimentary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total nitrogen(TN), the stable carbon(δ~(13)C) and nitrogen(δ~(15) N) isotopic composition to obtain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 and composition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and further shed light on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of the Jiaozhou Bay on a centennial time scale.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OC and TN concentrations increase in the upper core, having indicated a probable eutrophication process since the 1920 s in the inner bay and the 2000 s in the bay mouth. The TOC and TN concentrations outside the bay have also changed since 1916 owing to the variation of terrigenous input.Considering TOC/TN ratio, δ~(13) C and δ~(15) N, it can be concluded there is a mixture of terrigenous and marine organic matter sources in the study area. A simple two end-member(terrigenous and marine) mixing model usingδ~(13) C indicats that 45%–79% of TOC in the Jiaozhou Bay is from the marine source.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of the Jiaozhou Bay are recorded by geochemical proxies, which are influenced by the intensive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e.g., extensive use of fertilizers, and discharge of sewage) and climate changes(e.g., rainfall).  相似文献   
994.
浙江典型癌症高发区地质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浙江某地食道癌、胃癌、肝癌和膀胱癌等癌症高发区地质环境研究发现,与相邻的低发区相比,研究区土壤质地黏重,有机质含量高,居民饮用的井水中亚硝酸盐、氨氮、硝酸盐严重超标。食道癌死亡率高达269/10万,远高于中国死亡标化率10.02/10万。研究认为,土壤黏重导致井水滞流和亚硝酸盐升高,是研究区食道癌高发的诱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5.
以江油市大康镇红光村、因明村、星火村为研究区域,对该区域296个典型表层土壤样本进行土壤有机质、pH值、全氮以及水解性氮进行测试分析,并对二种不同土壤类型的四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在pH值一定的前提下,紫色土有机质的高低决定了全氮含量的高低,同时全氮含量也影响了水解性氮的高低,二者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对于水稻土,土壤pH值降低或者有机质增加有助于提高土壤中的氮含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营养管理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996.
有机质土对水泥搅拌桩质量的影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令强 《矿产与地质》2010,24(3):271-274
文章以桂林某建设场地为实例,该地基土中有机质含量较高,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不理想,通过分析有机质土对水泥搅拌桩的影响机理,找出水泥搅拌桩失败的原因,提出了在有机质土地层采用水泥搅拌桩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7.
准南前陆冲断带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但与资源评价关系密切的烃源岩研究不足。本文应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准南前陆冲断带的上二叠统、中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和古近系等4套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热演化程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合对比。结果表明,上二叠统烃源岩和中下侏罗统烃源岩为良好的烃源岩,古近系安集海河组其次,下白垩统烃源岩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998.
退耕还湖后菜子湖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安庆菜子湖区退耕还湖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退耕还湖后退耕年限、植被恢复状况及人类活动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恢复良好的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地表裸露;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上升趋势,退耕20年后湿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本达到原始湿地水平,而亚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仍显著低于原始湿地;圩内水产养殖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低于圩外水产养殖湿地和原始湿地。结果分析表明退耕后植被恢复状况及水产养殖等人类活动影响退耕后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减少人类活动干扰有利于退耕后湿地生态自然恢复。  相似文献   
999.
利用土壤光谱反射率预测海岸带典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对莱州湾海岸带典型地区97个土壤样本的光谱反射率特性进行分析,把光谱曲线划分为4个区域,提取每个区域的代表性特征参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选用458~587.1nm区间的挠度(相关系数达0.87)作为自变量进行模型回归,并利用均方根误差(RMSE)和预测残差(RPD)进行模型检验与评价。结果表明,以458~587.1nm区间的挠度作为自变量建立的对数函数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经验证计算出其RMSE为0.39,RPD为2.5,该模型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00.
以甲烷为主要成分、非常规天然气形式存在的页岩气,近日正式成为我国第172种矿产,国土资源部也将按独立矿种制定投资政策,进行页岩气资源管理。记者近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国务院最近批准页岩气为新的独立矿种,我国油气资源"家族"增添一个新"成员"。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