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35篇
海洋学   49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肺一丸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癌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肺一丸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一丸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癌性发热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2.
弃渣场边坡是一种常见的人工斜坡,其稳定性关系到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弃渣场潜在引发的地质灾害对下游地区人民生产生活也有不可忽视的危害。现有的数学统计、摄影-图像分析以及筛分试验等方法在弃渣场边坡的粒径分级特征研究中并不能真实反映弃渣场边坡在堆积过程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特点和引起的破坏模式影响效应。为突破这一局限,本文结合泸州市古蔺县叙大(叙永至大村镇)铁路沿线的弃渣场工程实际,采用物理模拟方法重现了弃渣体的堆积过程,研究了弃渣场边坡内的渣体粒径分级特征,以及弃渣堆积体的坡体结构特征。并根据物理模拟的试验结果,结合PFC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了弃渣场边坡在考虑粒径分级情况下由降雨引起的斜坡变形失稳过程。物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弃渣堆积体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重力及颗粒间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堆积体粒径分级程度高,不均匀性强。从上至下颗粒的平均粒径逐渐增大,密度逐渐减小,空隙率逐渐增大。典型弃渣场边坡变形破坏过程的离散元PFC模拟研究表明:在降雨作用下,弃渣堆积体固结沉降、孔隙率降低、抗剪强度降低,弃渣场边坡的稳定性随之降低。整个过程分为应力重分布、中部覆盖层剪切破坏、后缘拉裂、后缘下错、前缘鼓胀、潜在滑面形成及滑面贯通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53.
太平料场是某大型水电站主体工程料源场地,其采石量巨大形成了5个相关的弃渣场,渣场的失稳对下游居民及公路有造成危害的可能。本文结合太平料场弃渣场勘察资料,研究太平料场各渣场特征,对最危险的工况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止措施,供类似地质灾害的评价及治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4.
陈喜峰 《矿产与地质》2009,23(4):291-296
狼山-渣尔泰山多金属成矿带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的中元古代被动陆缘裂陷槽内,其产出的多处大型-超大型铜、铅、锌、铁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矿床特征具相似性和可对比性。通过分析该成矿带的区域地质背景、含矿建造特征及其产出的典型矿床(东升庙、炭窑口、霍各乞、甲生盘)的矿床地质特征,得出该成矿带内铜铅锌铁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以下特征:①盆地控矿特征十分明显;②成矿过程中伴有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同生断裂活动和同沉积期火山活动;③成矿元素具分带性和规律性组合的特征;④各典型矿床具鲜明的“时控”、“层控”和“岩控”特点;⑤成矿作用具有间歇性和多期演化成矿的特征;⑥含矿建造具有典型地球化学剖面结构序列特征;⑦矿体的产状与含矿岩系一致,且相应类型的矿石对应相应的容矿岩性。  相似文献   
55.
PHC(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管桩近年来被广泛应用。PHC管桩为挤土沉桩模式,沉桩过程引起的挤土效应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并对其可打性和承载特性有重要影响。结合广-清(广州至清远)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通过现场监测超静孔隙水压力和土体水平位移,进行PHC管桩挤土效应研究。水平位移利用固定式测斜仪测量,孔隙水压力使用振弦式孔压计测量,并使用自动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研究发现,沉桩过程中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随深度增加近似呈线性增长,水平方向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挤土效应产生的土体水平位移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挤土效应滞后现象明显,可导致成桩后的桩体倾斜;拓宽地基场地上管桩施工对老路地基影响小,场地条件对沉桩挤土效应影响大,老路路堤对垂直于路基方向的水平位移有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56.
试验和现场观测都发现高土石坝的坝料在高压及湿化作用下会发生显著的颗粒破碎,颗粒破碎会改变土石料的级配曲线和密度,因而影响其后继力学行为,因此,土石料的颗粒破碎是当前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模拟土石料在高压及湿化作用下发生显著的颗粒破碎现象,以及循环加载中的颗粒破碎与应力诱导各向异性随动硬化共同影响下土石料的变形,本文提出了一个建模方法,考虑土石料颗粒破碎和密度变化的影响。所建议的次塑性本构模型在经过试验资料的验证后可用于动力有限元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57.
一、初灌未封底 孔底沉渣量过大,使初灌不能正常反浆,或者导管底端与孔底距离过大,初灌量没有埋住导管。造成的原因是检查不认真、清孔不干净或没有进行二次清孔。对策:成孔后,认真检查孔底沉渣量;一次清孔后不符合要求时,要采取改善泥浆性能、延长清孔时间等措施;钢筋笼安置后,再次检查沉渣量,如超过规范要求,应进行二次清孔;导管底端与孔底距离一般不应大于0.5m。  相似文献   
58.
近日,招远市招金矿业与中科院工程研究所共同完成的"氰化尾渣硫铁资源高效利用产业化技术"项目科技成果通过了省级鉴定。该技术实现了氰化尾渣中硫铁资源的高效利用。据了解,平均每吨氰化尾渣含有金0.8克、银2.0克、铁24.22  相似文献   
59.
从沟通式规划理论概念、起源、发展、作用入手,尝试将沟通式规划引入到村庄复垦规划中,结合规划编制的实践分析了其优势及不足,总结出了沟通式规划理论在土地复垦规划领域具有普遍适用性,实践应用中需要结合当地土地复垦规划建设的实际不断地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0.
从高硅含铝原料霓辉正长岩中提取氧化铝时,硅以水合硅酸钠钙的形式排出。实验研究了水合硅酸钠钙渣的高效利用技术。利用水合硅酸钠钙自身的水解作用和在NaOH溶液中使之分解两种方法来回收其中的Na2O,所得NaOH溶液经蒸发浓缩后可循环利用。回收碱后剩余的固体渣用来制备硅灰石粉体。实验得出回收碱的优化条件为温度180 ℃,起始溶液的Na2O浓度为20 g/L,液固比为4∶1,洗涤6~7次。在此条件下,碱回收率可达90%以上。对回收碱后所得固体渣进行差热-热重分析,确定制备硅灰石粉体的煅烧温度。在820 ℃下煅烧2 h,制得颗粒尺寸为50~100 nm的α-CaSiO3纳米粉体,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