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8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垃圾渗滤液RO浓缩液等高氨氮废水中钾钠离子浓度较高,而钾钠离子对鸟粪石结晶法回收氨的影响规律尚未了解。本文通过向人工配制不同钾钠浓度的模拟和实际RO浓缩液中投加镁盐、磷酸盐促使鸟粪石结晶,测定结晶前后溶液中氨氮、磷酸盐、钾钠离子浓度,并利用XRD、SEM分析结晶产物的结构和形貌,探讨钾钠离子对鸟粪石结晶及氨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K~+浓度增加,氨氮回收率由96. 5%降至83. 0%,结晶产物中K~+质量分数由2. 4%升至6. 4%;鸟粪石特征衍射峰向高角度偏移,说明K~+进入鸟粪石晶格位置形成含钾鸟粪石;由于K~+与NH4+存在竞争,在相同镁、氨氮、磷配比条件下会降低氨的回收率,但K~+对鸟粪石粒径和形貌基本无影响。Na+对氨氮回收率影响不显著,但会影响鸟粪石晶体形貌。用实际垃圾渗滤液RO浓缩液实验表明,在鸟粪石结晶回收氨氮的水处理中考虑到K~+的竞争,提高镁盐、氨氮与磷酸盐的投加比例为1. 8∶1∶1. 5即可保证氨氮的回收率,同时还可部分回收其中的K~+成为缓释肥营养组分。  相似文献   
32.
《岩土力学》2017,(5):1350-1358
以模拟矿山渗滤液作为渗透溶液,使用柔性壁渗透仪,在不同有效应力条件下测定土工合成黏土衬垫(geosynthetic clay liner,GCL)的渗透系数。试验结果表明:矿山渗滤液作用下GCL渗透系数升高的幅度与其所受有效应力的大小紧密相关;当有效应力为24 kPa时,矿山渗滤液的渗透使GCL的渗透系数升高至1.52810-′m/s,比控制样(自来水渗透)的渗透系数高340倍,不能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规范》对防渗层渗透系数的要求(k≤1.0910-′m/s)。而当有效应力为93、162、231和438 kPa时,矿山渗滤液的持续作用使GCL的渗透系数只分别升高了26、21、14和10倍,且全部满足规范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在对矿山废弃物处置场中GCL的防渗性能进行评估时,必须考虑GCL试样在场地中的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33.
顾华 《地质与资源》2017,26(1):62-66
垃圾填埋是目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普遍使用的方式,由此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成为主要的地下水污染源.本文以上海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垃圾填埋对地下水的影响.通过监测该场地垃圾填埋前后2年内场区及周边地下水水质的变化情况,以垃圾填埋前调查区的地下水样品分析结果为本底值,采用本底法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来判定地下水是否受到垃圾渗滤液的影响.评价结果显示,对于本研究的水质动态监测阶段,调查区内的浅层地下水水质暂未受到垃圾渗滤液的影响,个别监测井水质发生较大变化是由于填埋场施工建设过程中,破坏了监测井井盖及挖穿了井边含水层顶层.随着整个垃圾填埋场运行时间的延长,防渗漏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垃圾渗滤液对周边地下水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4.
垃圾填埋场渗漏污染三维分布式电学监测系统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填埋场建设期将电极传感器网状布设于防渗层下方,垃圾场启用后通过预设电极实现观测区自然电位和地下介质电阻率测试.对比不同时期实测自然电位和视电阻率剖面特征变化,确定垃圾场渗漏与否、渗漏点的位置、数量及渗滤液形成羽状体的空间分布和扩散过程.三维分布式电学监测系统就是基于上述理念设计研制的,包括采集站、供电控制器及传感器系统,可同时完成多个位置点电位测量.粉砂层中渗滤液扩散过程的原位三维电学监测结果显示渗滤液污染区呈现自然电位负异常和低阻特征,低阻异常区分布范围和实际污染区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污染区扩散特征可通过分析低阻异常区变化来确定.  相似文献   
35.
北京地区垃圾填埋对地下水的污染及垃圾填埋场选址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由于垃圾填埋而引起的地下水污染问题。以北京西郊南部北天堂垃圾填埋场的污染状况为例进行研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及补救效果,对污染控制进行了模拟,分析及提出相关建议;并对北京市生活垃级填埋场遗址进行了分区。  相似文献   
36.
成都长安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头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成都长安垃圾填埋场的水文地质特征,建立稳定流模型。经模型研究表明:渗滤液的自由排泄可使场内水头降低;若关闭下游渗滤管管道阀门,则在场内将造成较高的渗滤液水痞。  相似文献   
37.
垃圾填埋场对周边地质环境影响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垃圾填埋场对周边地质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其影响因素复杂,不仅与MSW的性质有关,还与垃圾填埋场的类型及其所处地质环境有密切关系。为分析垃圾填埋场中的渗滤液、重金属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对周边地质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环境)的影响规律,对大量相关文献和实验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渗滤液是垃圾填埋场影响周围地质环境最为重要的因素,对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水情况和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样渗滤液也是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载体,重金属在土壤剖面中的滞留量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具有积累性和滞后性特点,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污染加重。最后,根据其污染途径和污染规律,提出了相应具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8.
黄继国  杨柳  潘海楠  金坦 《世界地质》2011,30(1):128-131
利用蒸发法对中老龄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通过定时分批对蒸发后的渗滤液进行取样测定,研究在不同蒸发温度、不同风速条件下渗滤液在蒸发过程中pH 值、有机物及氨氮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蒸发浓缩液中pH 值变化幅度不大; 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在不同的蒸发条件下总量在减少,但减少量不大; 在蒸发温度为25℃,风速为1. 5 m/s 的条件下氨氮的去除效率为37%。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渗透前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化学成分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了GCL的吸附能力及其变化规律,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渗透过程中GCL对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阳离子存在吸附作用,水化液对GCL的吸附能力有一定影响;在渗透开始阶段,GCL对垃圾渗滤液中阳离子和有机物的吸附能力比较强,而后逐渐达到吸附饱和状态而丧失吸附能力,因此用GCL作为防渗屏障,主要是依靠其低渗透特性,而非其对溶液中有机质和有害离子的吸附作用。通过对膨润土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也发现:经过渗透后的膨润土中除常见氧化物外,还有来自渗透液中被吸附的物质,但含量不大。  相似文献   
40.
居朦萌  施建勇 《岩土力学》2016,37(Z1):381-390
为了研究渗滤液水位以下产气对孔隙压力的影响,从孔隙气在渗滤液水位以下特定的流动状态出发,采用峰值产气模型,结合了达西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渗滤液水位以下考虑产气作用的气液迁移模型。运用差分法对产气引起的气液迁移问题进行了数值求解。计算结果表明,渗滤液水位以下垃圾体的产气对孔隙压力的影响主要有渗滤液渗流引起的附加孔隙压力和水位升高引起的附加孔隙压力,按孔隙气所处阶段的不同可以分为孔隙气被封闭时孔压积聚阶段、孔隙气突破孔隙水封闭时的孔压急剧消散阶段以及由对流作用控制的气液运移阶段;高产气速率、高渗滤液水位和低渗透系数都会使得垃圾体内产生较高的孔隙压力;降低填埋场内渗滤液水位是减小产气对孔隙压力影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