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254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1049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Bone  Y 朱国林 《世界地质》1993,12(4):71-73
在澳大利亚北部的Pine Creek地向斜的Rum Jungle地区中,Celia白云岩和Coomalie白云岩中的菱镁矿,其流体包襄体的均一化温度表明温度是菱镁矿形成两种不同晶体形态的主要控制因素。菱面体型菱镁矿的重结晶作用与大致温度小于150℃的均一化流体有关,而叶片状型(板状)菱镁矿发育,则通过较高温度下的重结晶作用得以实现。以前菱面体型菱镁矿和叶片状型菱镁矿,分别被解释为依石盐和石膏呈假象。  相似文献   
102.
华北地台东部下古生界白云岩的类型及储集性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华北地台东部下古生界的白云岩可分为泥-粉晶白云岩和细-粗晶白云岩。前者包括含石膏的和不含石膏的;后者包括等晶粒的和不等晶粒的,含石膏的和不含石膏的泥-粉晶白云岩分别是干旱和潮湿气候潮上带蒸气发泵浓缩白云化的产物;等晶粒细-粗晶白云岩主要分布于平行不整合面之下,乃混合水白云化之产物;不等晶粒细-粗晶白云岩由早期的白云岩重结晶形成。 白云岩中的孔隙类型多样,其储集性受白云石含量和颗粒大小以及粘土含量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3.
张晓宝 《沉积学报》1993,11(2):133-140
准噶尔盆地南缘东部中二叠流芒草沟组是一套温暖潮湿气侯条件下形成的半深湖至深湖相黑色页岩夹白云岩沉积。本文通过芦草沟组黑色页岩及其白云岩夹层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对比研究认为:①黑色页岩形成环境及其有机质演化为白云岩的形成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热力学、动力学条件;②白云岩是在黑色页岩形成环境及其有机质演化过程中、底层水盐度提高、CO32-浓度增大的条件下原生沉淀的。  相似文献   
104.
錫矿床和酸性花崗岩在成因和分布上有密切关系是早已肯定了。同样的箇旧錫矿是由于燕山期花崗岩侵入了三迭紀箇旧石灰岩系而成矿。根据几年来的地貭勘探說明,在箇旧市以西的大花崗岩基周围并不存在較大的錫矿区,而錫矿区大都是和隐伏在箇旧系以下、距地表300米以下的花崗岩株有关。目前儲量最大的老厂和松树脚矿区均有隐伏花崗岩株存在。  相似文献   
105.
程卫  巴晶  马汝鹏  张琳 《地球物理学报》1954,63(12):4517-4527
地质成因和构造/热应力导致地壳岩石中的孔隙结构(裂隙和粒间孔)的变化.影响岩石黏弹性的因素包括压力、孔隙度、孔隙中包含的流体和孔隙几何形状等.相对于岩石中的硬孔隙,岩石黏弹性(衰减和频散)受软孔隙(裂隙)的影响更大.本文选取三块白云岩样本,进行了不同围压和流体条件下的超声波实验测量.利用CPEM(Cracks and Pores Effective Medium,裂隙和孔隙有效介质)模型获得了岩石高、低频极限的弹性模量,并通过Zener体(标准线性体)模型将CPEM模型拓展到全频带而得到CPEM-Zener模型,用该模型拟合岩石松弛和非松弛状态下的实验数据,本文得到平均裂隙纵横比和裂隙孔隙度以及纵波速度和品质因子随频率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饱水岩石的平均裂隙纵横比和裂隙孔隙度均高于饱油岩石,随着压差(围压和孔隙压力的差值)的增加,饱油岩石中的裂隙首先闭合.并且压差在70 MPa以内时,随着压差增大,岩石的平均裂隙纵横比和裂隙孔隙度在饱水和饱油时的差值增大,此时流体类型对于岩石裂隙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此外,对饱水岩石,平均裂隙纵横比随压差增加而增大,这可能是由于岩石中纵横比较小的裂隙会随压差增大而逐渐趋于闭合.在饱水和饱油岩石中,裂隙孔隙度和裂隙密度都随着压差增加而减小.通过对裂隙密度和压差的关系进行指数拟合,本文获得压差趋于0时的裂隙密度,且裂隙密度随孔隙度增大而增大,增大速率随压差增加而降低.针对饱水和饱油的白云岩样本,CPEM-Zener模型预测的纵波频散随压差增大而减小,此变化趋势和实验测得的逆品质因子随压差的变化关系基本一致,由此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本研究对岩石的孔隙结构和黏弹性分析以及声波测井、地震勘探的现场应用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6.
107.
达县—宣汉长兴组礁滩白云岩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新生变形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和充填胶结作用等,对研究区储层贡献最大的成岩作用主要是溶蚀作用、新生变形作用和破裂作用。根据岩石中所形成的大量溶蚀孔隙、晶间溶孔和晶间孔以及裂缝的特征,该套礁滩白云岩储层的良好物性主要形成于中—深埋藏环境。  相似文献   
108.
南羌塘盆地扎仁古油藏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薄片、铸体薄片、压汞、阴极发光等研究,详细描述了南羌塘盆地扎仁古油藏白云岩的储层特征,并对白云岩成因作了初步研究。认为该白云岩在沉积期后变化中经历了多种成岩作用改造,其中影响白云岩储集性的作用主要有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重结晶作用和构造应力作用,对白云岩孔渗改善起了积极作用。白云岩主要储集空间为晶间孔、晶间溶孔,储集物性良好。广泛发育的白云石环边结构等淡水成因标志表明,该区白云岩是通过大气水-海水孔隙混合流体交代灰岩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9.
全球许多碳酸盐岩储层均由构造控制的热液流体形成或改造。构造控制的碳酸盐岩储层的热液蚀变多见于宿碳酸盐岩的硫化物矿床、热液白云岩、淋滤灰岩,在许多情况下,对储层的类型、几何形态、含油性和分布有很大的影响。构造控制的热液白云岩储层相和淋滤灰岩是北美的主要碳酸盐储层,并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关注。例如密执安盆地、阿帕拉契亚盆地、加拿大东部和美国的其他盆地的奥陶系,以及加拿大西部沉积盆地的泥盆系和密西西比系,亦见于大西洋边缘的侏罗系主岩,阿拉伯湾及其他地方的侏罗系—白垩系。当流体以超过环境温度至少5℃的温度通过断…  相似文献   
110.
达县—宣汉地区长兴组礁滩白云岩成岩过程中的孔隙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东北达县—宣汉长兴组礁滩白云岩具有良好的油气储集潜力。作者通过大量岩石常规薄片、铸体薄片观察研究,发现该礁滩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成因的晶间孔、晶间溶孔、粒间粒内溶孔、生物体腔内溶孔和生物格架间溶孔。这些孔隙的形成和演化除了受沉积作用、构造作用和有机质热演化史的影响外,还受成岩作用的控制。首先在海底-暴露-浅埋藏环境下,压实及胶结使原生孔隙基本消失;而准同生混合水白云石化及早期暴露溶蚀作用改变了沉积物内部结构,形成众多微小孔隙的网络及溶孔,为后期形成大量孔隙创造了条件。其次在中—深埋藏环境下,强烈的重结晶作用和溶蚀作用使得岩石形成大量的次生孔隙,大大提高了礁滩白云岩的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