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594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萨拉乌苏河流域150 ka BP以来的粒度旋回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地层剖面150kaBP以来古流动砂丘砂与河湖相和古土壤在粒度上具有多次显著的粗细韵律交替变化,粒度参数-Mz、σ、Sk、Kg和SC/D亦随之响应为多波动峰谷交替的态势,同时,粒度特征值-φ5、φ16φ、φ25、φ50、φ84、φ9相应地表现为非常有节奏地跳动,据此,将米浪沟湾剖面划分为27个粒度粗细沉积旋回,并认为其是150kaBP以来在东亚冬夏古代季风交替影响下沙漠演变的一个颇为完整的气候-地质过程记录。  相似文献   
52.
藻类勃发—湖相油源岩形成的一种重要机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浮游藻类是重要的湖相生油母质,本文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早第三纪湖相生油岩为例,研究了其中藻类(主要是颗石藻和沟鞭藻_化石的分布特征,并通过与现代水体中藻类生产和沉积作用的比较,探讨了生油湖泊中藻类生产和沉积方式及其对油源岩形成所起的控制作用,结果显示,藻类勃发现象在早第三纪生油湖泊中相当普遍,而且贯穿于各类油源岩的形成过程,这类快速事件性沉积是湖相油源岩形成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3.
河北阳原东目连第四纪湖相叠层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阳原县东目连村泥河湾组中发现的第四纪湖相叠层石,形态有柱状、包心菜状和皱纹状。叠层石中的微生物主要为蓝藻门中的纤细席藻(Phormidiumtenue(Menegh)Gomont)湖泊鞘丝藻(LyhgbyalimneticaLemmermann),色球藻科(Chroocoocaceae),念球藻科(Nostocaceae)  相似文献   
54.
花海湖泊古风成砂的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发现在花海剖面全新世出现了三次特有的风成砂,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前两次风沙形成期分别与第一、第二新冰期相对应,而且分析表明第一风沙形成期的冬季风强度要比全新世其它时期强,持续时间长。这为研究本区土地退化、荒漠化等问题提供了自然背景,特别是对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之一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5.
白云鄂博碳酸岩墙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对内蒙古白云鄂博 REE- Fe- Nb矿床周围碳酸岩墙中共存的方解石和白云石进行了 C和 O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方解石和白云石的δ 13C值变化范围一致,均为- 3.5‰~- 7.3‰,落在正常地幔δ 13C值范围 (- 5‰± 2‰ )内;而它们的δ 18O值可分为两组,第Ⅰ 组为 9.5‰~ 18.0‰,第Ⅱ 组为 20.6‰~ 22.6‰,均远大于正常地幔δ 18O值范围 (5.7‰± 1.0‰ )。第Ⅰ 组低δ 18O值样品中共存白云石与方解石之间的 C和 O同位素分馏均为负值,因此处于热力学不平衡状态,指示它们自形成后受到过后期热液蚀变,与先前的岩石学观察一致。相反,第Ⅱ 组高δ 18O值样品中白云石与方解石之间的 C和 O同位素分馏均为正值,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指示它们自形成后未受到后期热液蚀变,因此可能沉淀于晚期低温高δ 18O值流体。第Ⅰ 组碳酸岩墙中白云石的 C和 O同位素组成不呈线性分布,指示碳酸岩浆并非由幔源碳酸盐与沉积碳酸盐混合形成。应用水-岩交换模型计算得到,第Ⅰ 组碳酸岩在侵位后经历了碳酸岩浆期后热液的不均一蚀变,蚀变温度约在 220~ 800℃之间,蚀变流体的 CO2/H2O比值较小 (1/500),但水 /岩比值变化较大 (10~ 400)。由于低温下方解石与热液之间的碳氧同位素交换速率大于白云石,导致这部分碳酸  相似文献   
56.
河北阳原东目连第四纪湖相叠层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迟振卿  闵隆瑞等 《中国区域地质》2001,20(2):153-167,T001
河北省阳原县东目连村泥河湾组发现的第四纪湖相叠石,形态有柱状、包心菜状和皱纹状。叠层中的微生物主要为蓝藻门中的纤细席藻(Phormidium tenue(Menegh)Gomont),湖泊鞘丝藻(Lyhgbya limnetica Lemmermannn),色球藻科(Chroococaceae),念球藻科(Nostocaceae)等。依据叠层石的生态环境特征,结合沉积物中的环境信息,重建泥河湾古湖的古环境、古气候特点,属温和略干的淡水-半咸水滨浅湖,其周围植被属森林-稀树草原。  相似文献   
57.
安徽岳西地区的含白云石柯石英榴辉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张泽明 《岩石学报》1992,8(1):97-102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介绍了第四平原湖沼相沉积的特点,论述了第四纪平原湖沼相沉积地区供水井设计施工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并有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59.
陕西双王金矿床含铁白云石的某些标型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炎金才 《矿物岩石》1993,13(4):27-33
含铁白云石是双王金矿床矿体和围岩中的主要矿物,按其产状可分为四类:Ⅰ.产于层状钠质岩(矿体围岩)中的含铁白云石;Ⅱ.产于含金角砾岩体钠质岩角砾中的含铁白云石;Ⅲ.产于含金角砾岩胶结物中的含铁白云石,Ⅳ.产于近矿蚀变岩石中的含铁白云石。Ⅰ,Ⅱ类为热水沉积成因,Ⅲ和Ⅳ类为热液充填交代产物;它们在化学成分、有序度及碳氧同位素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一定的差别。研究表明,含金角砾岩胶结物中的含铁白云石主要来自层状钠质岩,为矿床的热水沉积—改造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60.
济南泉域排泄区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文章通过分析研究济南泉域排泄区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特征及形成过程,结合岩溶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揭示了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循环的水质存在差异的原因。为保护泉水、优化泉域内地下水的开采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