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6篇
  免费   1071篇
  国内免费   919篇
测绘学   594篇
大气科学   172篇
地球物理   424篇
地质学   5568篇
海洋学   282篇
综合类   1038篇
自然地理   838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471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456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406篇
  2011年   376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453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202.
边坡变形系统失稳控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顺层变形几何非线性和连续变形物理非线性边坡模型的讨论,建立了边坡为形系统失稳的条件,找出影响系统稳定性的控制变量,并就控制变量的因素进行探讨,提出了人为调整控制变量,来防止边坡系统失稳措施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3.
用地质学的观点探讨洞庭湖的治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董和金 《湖南地质》1997,16(3):141-146
洞庭湖是一断陷盆地,至今仍在继续下沉,因围湖筑垸使水面减小,泥砂堆积速度大于湖区下沉速度使湖面进一步缩小,致使洪水季节常泛滥成灾。按地质规律科学治理方案,一是退垸还湖,二是垸湖置换,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洞庭湖的水灾。  相似文献   
204.
腾继奎 《吉林地质》1997,16(2):62-64
本文针对吉林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各类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及其危害进行了论述。对其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切合本省实际的五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5.
对茅坪滑坡体上两个监测点的位移时间序列进行尖点突变分析,发现茅坪滑坡EJ14监测点的尖点突变模型的两个控制变量均远大于0,而EJ8监测点的尖点突变模型的控制变量a<0,这表明茅坪滑坡将来不会发生整体滑动,但其前缘(I-I'剖面)将会失稳.  相似文献   
206.
以具体滑坡工程为例,详细分析了该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其滑动机制进行了阐述.依据滑坡的整体现状,进行分区评价,得出不同区域的稳定性状.同时运用刚体极限平衡方法对滑坡进行了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了支护设计参数,而后在此基础上采用了锚喷、素喷护面、锚索等工程措施进行了综合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7.
谭捍华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Z1):333-338
抗滑桩是贵州山区高等级公路滑坡治理的主要手段,随着应用经验的不断积累,目前已在高等级公路滑坡治理中采用了单桩、桩板墙、排架桩、刚架桩、锚索桩、刚架锚索桩和整体桩等多种类型的抗滑桩.这些抗滑桩与公路特点和滑坡的成因、规模和地貌、地质特点相适应,形成了具有公路特色的抗滑桩系列.  相似文献   
208.
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和平沟泥石流特征研究与治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石流作为地质环境较差的山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对于泥石流的研究思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将对山区的工程建设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工程地质研究思路的角度出发,对位于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西口和平沟泥石流进行了研究。采用工程地质分析的方法对和平沟泥石流的形成环境(地层岩性条件、构造条件、地貌条件、气象条件、植被发育及人类活动)、基本特征(泥石流沟的基本特征、泥石流的堆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泥石流沟沿岸的岸坡稳定性(可能泥石流的物源)等进行了评价分析。对泥石流的活动趋势以及可能泥石流的方量做出了较为科学的评价预测。经过这样的系统分析对工程建设中的泥石流防治提出了治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9.
2004年7月5—20日短短半个月时间内,云南省西部德宏州和保山市部分地区接连两次遭受历史罕见的暴雨袭击,引发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灾害的发生,引起了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国家有关领导人亲临灾区慰问了受灾干部和群众。  相似文献   
210.
刘利晓 《中国煤田地质》2004,16(Z1):109-110
根 据 某露 天 煤 矿 非工 作 帮 移 动监 测 的 多 年资 料 ,总 结 出 露 天矿 非 工 作 帮的 监 测 方 法,并 初 步探 讨 了 露 天 矿非 工作 帮 移动 滑坡 的 规律 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