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7篇
  免费   1633篇
  国内免费   2890篇
测绘学   158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472篇
地质学   10764篇
海洋学   10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031篇
自然地理   376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350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347篇
  2015年   351篇
  2014年   613篇
  2013年   432篇
  2012年   572篇
  2011年   557篇
  2010年   453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467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308篇
  1999年   433篇
  1998年   379篇
  1997年   290篇
  1996年   271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238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474篇
  1991年   584篇
  1990年   449篇
  1989年   347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48年   4篇
  1947年   6篇
  1946年   3篇
  1944年   5篇
  1943年   5篇
  1942年   7篇
  1941年   2篇
  1937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本文通过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从稀土地球化学、微量金分布及硫、铅同位素特征等方面,初步论述了矿化与古老变质岩系、混合岩化及韧性剪切变质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2.
崇礼—赤城地区的金矿,主要受太古宙变质基性岩、不同时期的中小型碱性岩体、深大断裂、构造脆弱带和钾长石化蚀变作用等多方面因素的控制,综合分析和研究这些因素对金矿的控制作用,从而进一步确定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73.
红土风化剖面内的粉状、粗粒状及块状金的出现对矿床成因论提出了新的问题。印度南部尼伦布尔地区表生金矿床中金的形态及结构特征是在风化环境下,由于低温溶液的化学溶解、迁移和再沉淀作用而形成的。剖面上部的金粒为似球形,并有许多蚀斑,而下部的金粒则呈不规则状,且很少被腐蚀。那些外形似海绵状、树技状或丛束状、花瓣状的结构以及在原生颗粒上“涂金”的包壳都表明,它们是次生金初期阶段的产物。根据金粒的赋存状态和外部形态特征,我们总结了一个包括黄铁矿的氧化作用在内的模式,即在酸性环境下,原生矿脉中的金发生溶解,并以氯化物络合物形式移迁。在高Eh值和中等酸碱度条件下,氧化带中的含金络合物就会被分解,以纯金属的形式沉淀下来,并导致金纯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974.
本文根据“中国金矿成矿远景区划系列图”及大量实际资料,分析和总结出我国金矿成矿与分布的若干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975.
976.
仑山金矿,处于区域地球化学场的汤山—仑山As、sb、Ag、Pb、zn、Mo高背景带上的40号异常范围内。我队在该区进行了七年的普查找矿工作,现已基本查明了矿床的成因、规模和矿体特征等,并进行了系统的原生晕地球化学探矿工作,取得了一些效果。本文从地球化学角度,通过研究仑山金矿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总结出了评价硅化岩含矿性的地球化学标志,提出了找矿方向,对  相似文献   
977.
矿产地质科研和地质勘查的终极目标是发现当前有工业价值的矿床。如何在一定的时间内,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有效地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实现上述目标,是当前地质矿产部门面临的紧迫课题。其中,研究和推广先进的预测和普查方法,对于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的效果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系统分析是系统论和管理学相互渗透、互相溶合而成的一种崭新的科学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978.
桂西北金牙金矿床的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金钟  范德廉 《矿床地质》1992,11(3):233-240,266
该矿床是桂西北典型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本文通过地层含金性比较、矿体外围的金负异常、Li与Au的相关性、稳定同位素、有机质特征及模拟实验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金牙金矿床中成矿元素的物质来源,认为中三叠统板纳组是主要的矿源层。  相似文献   
979.
福建上杭紫金山铜金矿床地质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宏观角度介绍紫金山铜金矿床地质背景,论述了火山机构、次火山岩、隐爆角砾岩、围岩及围岩蚀变、矿化带及矿化特征,着重总结该矿床找矿标志,以期在地质找矿中得以借鉴。  相似文献   
980.
论祁雨沟式金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衍景  崔毫 《矿产与地质》1992,6(2):103-110
祁雨沟金矿是典型的爆破角砾岩型金矿。系统地论述了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根据围岩蚀变和矿物包裹体温度、成分的研究,确定了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其各阶段的演变;通过氧同位素研究证明了成矿溶液的来源由早期岩浆水转变为晚期大气降水;用硫、碳和铅同位素组成说明成矿物质的复杂来源。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建立了矿床的形成模式,并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