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4篇
  免费   749篇
  国内免费   855篇
测绘学   319篇
大气科学   340篇
地球物理   304篇
地质学   2893篇
海洋学   460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315篇
自然地理   65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1年   2篇
  1942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流域演化与泥石流的系统性——以云南东川蒋家沟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典型的云南东川蒋家沟为例,根据Strahler面积-高程曲线的积分将其分区,揭示了流域的演化差异.证明了泥石流发生在特定的演化区域,并具有特定的物质组成.通过概率模型,定性说明了泥石流在流域的形成和扩张,其结果就表现为间歇性的阵流.阵流的时空特征反过来证明了泥石流的系统性.统计还表明,阵流的流量分布和衰减取决于最大流量;最大流量序列很好继承了作为流域系统行为的动力学特征.最后,可以根据单沟泥石流的过程系统考察区域泥石流活动.泥石流在大尺度水系的分布,从概率过程看,完全等同于泥石流源地小分支在单个流域的分布,而且满足相似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82.
根据对蒋家沟泥石流源地的崩塌、滑坡、散流坡,在旱季与雨季不同时段,降雨入渗后的土壤含水状况观测,以及泉水季节性变化,详细分析了泥石流源地崩塌、滑坡、散流坡土体的应力应变特性对降雨的响应过程差异.在雨季滑坡临空面和滑坡体内的土体含水量分别为6.67%、4.8%,滑坡活动主要是通过前缘剪出口崩塌方式补给下方沟床.崩塌体由于土体结构极为松散,在雨季该土体含水量通常高达8.85%~16%,使其土体的抗剪强度(C、φ)处于极限应力状态,一旦遇到降雨浸润和冲刷,迅速触变液化,转化为高浓度泥石流的侵蚀产沙过程.  相似文献   
983.
蓝天、白云、花海、石林、牛羊,组成一幅草原画卷。我们饱览重庆市石柱县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林海景色后,沿318国道在革命老区鱼池古镇方斗山岩口下车,进入千野草场风景区,观赏石林石芽奇观,陶醉红红的火棘丛中,在茫茫草原骑马射箭,领略蒙古大草原马背民族的勇猛膘悍,做一回"射雕英雄",烤全羊、吊脚楼  相似文献   
984.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缘,九万大山南麓,东与融水、罗城两县相邻,南接宜州(县级市)、河池两市,西与贵州省的荔波、从江两县毗连,距首府南宁市334km,面积4553km2。地理位置为东经107°51′~108°43′,北纬24°44′~25°33′。  相似文献   
985.
喀斯特流域降雨-径流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分析及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才  陈喜  张志才  魏琳娜 《中国岩溶》2009,28(4):375-379
喀斯特流域降雨-径流响应是一个非线性过程,分析确定地下河流量过程的主要影响因子对喀斯特流域水文过程模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普定后寨河流域实测降雨、径流系列资料,采用神经网络权重分析法确定该流域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为两个隐含层、三个输入变量,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可以保持降雨-径流模拟的稳定性。模型经交叉训练与验证,训练期效率系数(NSC)达0.9以上,验证期NSC达0.88以上。说明神经网络权重分析法能够较好地确立预报因子与预报对象的关系,为喀斯特流域降雨-径流模拟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986.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variability in rainfall threshold for debris flow (critical rainfall for debris flow triggering) after the ML 7.3 Chi-Chi earthquake in central Taiwan in 1999. Two study sites with different ge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surveyed in the earthquake area. Streambed surveys were conducted to continuously monitor debris flows between 1999 and 2006. During the 7-year study period, every debris flow event was identified, and the streambed characteriz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infall threshold for debris flow was remarkably lower just after the Chi-Chi Earthquake, but gradually recovered. To date, this rainfall threshold is still lower than the original level prior to the earthquake. This variability in rainfall threshol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ount of sediment material in the initiation area of debris flow, which increased rapidly due to landslides resulting from the earthquake. With the increase in sediment material, the rainfall threshold was lowered severely during the first year following the Chi-Chi earthquake. However, heavy rainfalls mobilized the sediment material, causing debris flows and transporting sediment downstream. With the decrease in sediment material, the rainfall threshold recovered gradually over time. Furthermore, debris flows occurred only in the subbasins that had sufficient sediment material to cause significant movement. Hence, these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sediment material in the initiation area of debris flow is a crucial component of the rainfall threshold for debris flow.  相似文献   
987.
各向异性弹性波动方程多分量联合叠后逆时偏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可洋 《内陆地震》2009,23(4):455-460
为了更好地描述地下介质的各向异性特性,实现准确的波场成像,开展了各向异性介质逆时偏移研究。采用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推导出各向异性弹性波动方程叠后逆时深度偏移方程,证明各向异性介质向各向同性介质转化的条件,并研究Thom son参数对弹性波场的影响,合成了各向同性介质和各向异性介质多分量零偏移距剖面,实现了多分量模拟记录联合叠后逆时偏移。计算结果表明,能够准确地实现多分量波场叠后逆时成像,使地质层位中的断层、断点等目标成像清晰准确,且偏移成像精度较高,因此各向异性逆时偏移法是一种高精度的深度域偏移成像方法,可以指导实际天然地震资料和人工地震资料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988.
2.5-D稳定电流场h-自适应有限元的后验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2.5-D稳定电流场问题,用Galerkin方法推导了其变分问题;基于残值推导了h-自适应有限元方法求解2.5-D稳定电流场边值问题的后验误差公式,阐述了2.5-D稳定电流场的基于超收敛恢复的后验误差估计方法.为2.5-D稳定电流场h-自适应有限元方法的后验误差的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89.
稀性泥石流的平均运动速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斌 《地震学刊》2009,(5):541-548
泥石流的运动速度是泥石流动力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参数。稀性泥石流是常见也是危害较大的泥石流类型,准确而简洁地计算稀性泥石流的运动速度非常重要。现有的稀性泥石流平均速度经验公式,在使用上和适用地区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一系列稀性泥石流观测资料中的体积浓度与稀性泥石流的运动速度和阻力特征的关系,得出了一个新的计算稀性泥石流平均运动速度的经验公式,该公式能适应各种类型的泥石流沟,适用于一般急流的稀性泥石流;对于缓流稀性泥石流,计算值与观测值相比偏大,但很接近;不适用于缓慢稀性泥石流。本文提出的经验公式,使用简洁,计算稳定,与其他方法计算的稀性泥石流平均运动速度很接近。该速度计算经验公式也适用于稀性泥石流堆积扇上游沟道,但对于堆积扇上的速度,计算值偏大,且越往堆积扇的下游,偏差越大。  相似文献   
990.
本文利用MODTRAN 3.7和TOMRADE模式分别计算了308.0 nm、312.5 nm、317.5 nm、322.3 nm、331.2 nm、360.0 nm六个紫外波段的后向散射强度并进行了比较,且利用两个模式计算得到的插值表,对EPTOMS实测资料分别进行反演,得到结论如下:1)两模式算得的后向散射强度随着太阳天顶角、卫星天顶角、地表反照率的变化特性基本一致,均能较好的反映紫外后向散射的辐射特性;2)总体而言,两模式计算的后向散射强度值相对偏差在-6%~18%之间;3)分别把MODTRAN 3.7和TOMRADE模式计算的插值表用于2003年7月30日中纬度地区EPTOMS实测资料的反演,得到的臭氧总量相对偏差在-3%~5%之间.本文对紫外波段大气辐射传输模式的研究和紫外后向散射探测臭氧总量的反演误差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