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5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492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133篇
地球物理   200篇
地质学   1219篇
海洋学   292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120篇
自然地理   23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碳酸盐岩复杂的孔隙结构如何影响其弹性性质一直是地球物理研究的难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如何半定量甚至是定量地对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特别是如何有效地获取孔隙结构参数相关的地震属性体一直是油气工业界追求的目标.本研究从数字岩心角度入手,联合测井以及地震数据尝试探究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代表性碳酸盐岩储层样品获取;(2)CT扫描数字岩心数据体获取;(3)数字岩心数据的图像处理;(4)数字岩心数据的静态弹性模拟;(5)数字岩心子数据体的孔隙结构因子提取;(6)孔隙结构因子表征与分类下的弹性性质与孔隙度的定量化量版建立;(7)数字岩心-井-地震联合的孔隙度属性提取;(8)孔隙结构因子的地震属性体获取.本研究分为两篇系列文章上篇与下篇,上篇主要阐述如上提出的(1)—(4)方面,重点在于针对碳酸盐岩二值化图像处理的流程建立与验证,以及数字岩心静态弹性模拟的理论方面,这两方面是基于数字岩心获得精确的碳酸盐岩弹性性质模拟结果的关键所在;下篇主要阐述利用数字岩心数据获得孔隙结构因子的思路、理论与流程,以及为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为目标而获得孔隙结构因子的地震属性体的实际应用方面.由于两篇文章共享数字岩心数据,同时所涉及的研究思路与流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写成两篇系列文章而非两篇独立文章.本文为两篇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上篇.  相似文献   
992.
粗粒含量对滑坡体砾质土的力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乌东德水电站金坪子滑坡体砾质土拟合了5条不同P5含量的试验级配,分别进行饱和状态与非饱和状态的固结排水剪切试验。试验表明,两种试验条件下的变形参数和强度参数均较高,变形参数k值与kb总体上随P5含量的增大而增大;P5含量越高粗颗粒的骨架作用越强,试样的模量越大。砾质土饱和状态的内摩擦角和变形参数低于非饱和状态,说明试样浸水饱和会使强度模量降低,降雨将降低滑坡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3.
当岩石受到机械应力作用时,隐藏的电子缺陷就被激活.这种激活会产生通过释放高移动性的缺陷电子使岩石电导率增加的电子空穴对,相当于O~2-点阵中存在的O-,叫做正空穴,用符号h˙表示.这种电荷载体h˙能够从受到应力作用的岩石中扩散到周围未受应力作用的岩石中.阻止h˙流出改变了岩石的力学属性:使它们得到软化和弱化.进行中的研...  相似文献   
994.
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通过对金顶铅锌矿床矿区的区域地质背景、盆地性质以及矿区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了该矿床的成矿条件,认为正是由于在动荡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巨厚的碎屑岩建造中,在有机质以及蒸发岩中的硫酸岩提供还原硫的环境下,断裂系统长期继承性的活动,使得成矿热液能够稳定地向同一空间部位迁移,并且景星组顶板和云龙组上段的底板均为以泥岩为主的细碎屑岩,从而形成圈闭,使得成矿物质淀积下来,形成超大型矿床。金顶铅锌矿床有可能是以沉积岩为主岩的一种新型矿床。  相似文献   
995.
北山造山带是研究中亚造山带增生造山的关键地区之一,浊积岩是增生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山古生代浊积岩主要出露于营毛沱、柳园和黑山口地区。营毛沱浊积岩发育于下奥陶统,古水流方向由南向北,内部砂岩具中高等风化程度的长英质源区,构造背景为被动陆缘。早二叠世柳园浊积岩内部砂岩具低到中等风化程度的中基性源区,构造背景为大洋岛弧。早二叠世黑山口浊积岩中的砂岩源区具中等风化程度,环境相对柳园砂岩较为稳定,和长英质源区的沉积岩具相似性,构造环境可能为活动陆缘弧。对北山古生代浊积岩的解剖揭示北山古生代经历了复杂的俯冲增生过程。早古生代花牛山-火石山一带发育向北的俯冲,火石山南部被动陆缘形成营毛沱浊积岩,之后的俯冲带局部后撤形成泥盆纪墩墩山岛弧。柳园地区晚古生代洋壳向花牛山和石板山岛弧带俯冲分别形成了柳园和黑山口浊积岩。本研究支持北山增生时间持续到早二叠世的观点,对认识天山、索伦缝合带的衔接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以铁氧化物对坡缕石粘土进行包覆改性,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改性坡缕石吸附Cr(Ⅵ)的特性,探讨了吸附的动力学特征、吸附平衡、热力学参数和吸附机理。结果显示,改性坡缕石对Cr(Ⅵ)的吸附随溶液初始pH值的升高显著减弱,在初始pH值为4.0时,吸附90 min可达平衡,吸附过程能较好地符合pseudo-second-order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k2随温度的升高增大,表观活化能为18.90 kJ/mol;吸附平衡能较好地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过程吸热,ΔH为28.29 kJ/mol,ΔG为-25~-20 kJ/mol,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并存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7.
红色黏土在黏土化过程中,经历了铁、铝质矿物的累积与盐基成分的淋失,表现出高液限、高含水率、高塑性、分散性等特殊物理力学性质。对三峡库区不同深度、高程点、风化程度的红色黏土开展了物理、力学性质实验,并采用X-衍射实验、化学全分析、环境扫描电镜等微观实验手段,分析了红色黏土的物相结构特征,探讨了巴东组残积红色黏土的宏观、微观物性特征及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红色黏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沿水平与深度方向均表现出规律性,其母岩类型、风化程度、矿物组成及结构、粒度特征是影响这一规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8.
纤维加筋土工程性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纤维加筋是一种新型的土体改良技术,是指将分散的纤维丝均匀掺入土体中,达到提高土体的工程力学性能的目的。本文根据国内外近20a来在该领域取得的成果,着重对纤维加筋材料、纤维加筋土的工程性质及加筋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在纤维加筋材料方面,主要有人工合成纤维和自然纤维两种; 在纤维加筋土工程性质方面,纤维加筋能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剪、抗压、抗拉强度和承载力,增加土体的破坏韧性和渗透性,降低膨胀土的胀缩性和裂隙发育程度; 在纤维加筋机理方面,目前主要认为纤维的加筋效果主要取决于纤维-土界面的力学作用,即界面黏聚力和摩擦力。最后,针对目前纤维加筋土的研究不足,提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主要包括: 开发简单可行的纤维土施工器具和工艺、开发更专业的纤维产品和降低纤维成本、开展大尺度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纤维-土界面作用机理研究、纤维加筋土的破坏和失效机理研究、纤维加筋土的力学模型及计算理论研究、纤维加筋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等。  相似文献   
999.
南极乔治王岛南端的菲尔德斯半岛被认为是研究南极生态与生物资源的理想之地。本研究从该半岛全岛范围采集了3类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采用传统最大或然法(MPN)对其所含氮循环各类群微生物的总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利用常规Griess试剂、纳氏试剂等显色法初步估算了各菌群的功能活性强度,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和采样点生态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目的是对该半岛土壤氮循环微生物进行先期初步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它们的其他特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3个土样中所含氮循环微生物总量趋势为氨化菌反硝化菌硝化菌和固氮菌(活菌数),除极个别样品外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硝化、反硝化、氨化活性。其中,所有土壤样品均具有比较高的氨化菌含量及氨化活性强度;丘陵山坡土壤的反硝化菌含量与反硝化活性强度要高于动、植物区土壤(极个别样品除外);动物区和植物区土壤的硝化菌含量较少,但硝化活性强度较高,预示着可能存在高效功能菌株;而丘陵山坡土壤的硝化菌含量及硝化活性强度则表现得高低不一。本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地区氮循环微生物提供了前期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Two important nonlinear properties of seawater thermodynamics linked to changes of water density, cabbeling and elasticity(compressibility), are discussed. Eddy diffusion and advection lead to changes in density; as a result,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of the system is changed. Therefore, cabbeling and elasticity play key roles in the energetics of lateral eddy diffusion and advection. Vertical eddy diffusion is one of the key elements in the mechanical energy balance of the global oceans. Vertical eddy diffusion can be conceptually separated into two steps: stirring and subscale diffusion. Vertical eddy stirring pushes cold/dense water upward and warm/light water downward; thus,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is increased. During the second steps, water masses from different places mix through subscale diffusion, and water density is increased due to cabbeling. Using WOA01 climatology and assuming the vertical eddy diffusivity is equal to a constant value of 2×103 Pa2/s, the total amount of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increase due to vertical stirring in the world oceans is estimated at 263 GW. Cabbeling associated with vertical subscale diffusion is a sink of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and the total value of energy lost is estimated at 73 GW. Therefore, the net source of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due to vertical eddy diffusion for the world oceans is estimated at 189 G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